图源@茶团子呀
“无代餐”是因为走了一条没人走的路
有的游戏虽然暂时没有国服,但却始终在国服留有传说,《代号鸢》是个典型。
游戏自2023年3月上线以来,热度就始终居高不下。曾经因为在微博超话的反超《原神》,一度被玩家戏称为“鸢神”,成为现象级产品。
当然,《代号鸢》之所以能够取得超高的热度,与其本身完成度分不开关系。无论是高质量、无代餐的故事剧情,亦或是技术力拉满,且演出恰到好处的Live 2D,不仅给到玩家极佳的游戏体验,同时在无形中抬高了门槛,毕竟玩家体验过更好的产品,自然对厂商有更高的期待。
游戏热度一路攀升,也带来了额外的关注度,与之而来的,还有“圈外人”因为不够了解游戏对其产生的刻板印象。或者也可以说,外界对游戏的关注并未跟上游戏内容不断成熟的步伐,自然多了些误会。
比如《代号鸢》究竟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成为玩家口中“无代餐”的存在的。再比如为什么这款产品能够同时拿下看重恋爱感,又看重故事的女性用户。那些曾经被误会的、对游戏抱有热情的玩家,在更垂直的用户群体中,她们总是以“鸢种”自称,看上去充满自嘲意味的称呼似乎并不像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围绕这款产品的争议其实并不仅局限在上述三个部分。趁此机会,我们不妨来聊聊《代号鸢》身上的这些争议点,也不只是争议,还有那些活跃在互联网中的女性向玩家群体的想法。
另一种可能的女性向
市面上不是没有女性向产品存在,但却均无法动摇《代号鸢》在玩家心目中“无代餐”的地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代号鸢》走了另一种突围路线。
先看游戏剧情,传统的女性向产品中,虽然也强调大女主,也强调成长过程,但无论是在与男主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在主线推进的路线上,相较于搞事业,大部分产品会在长线运营中将侧重点转到甜宠的恋爱剧情上。
得益于架空的汉末背景设定,你能发现,《代号鸢》的剧情设定精巧且多层次。在乱世背景下,玩家拿到的身份牌是女扮男装游走于朝堂之上的“广陵王”,并且还有绣衣楼这样的团队作为依仗。这为广陵王在纷乱的政局中某得一席之地提供了基础,毕竟最开始,广陵王就是参与势力角逐的重要一方。
再看人物塑造。在短时间内立住人物,给到人物足够的记忆点相当重要,《代号鸢》当然深谙此道,在落地时,项目组大胆地运用反差,以角色刘辩为例,前期的剧情中,玩家看到的郁郁不得志的傀儡皇帝,似乎是为了强调其低微的话语权,项目组甚至在一开始就大胆地写“死”了这个人物,真正让他成了玩家心上的“朱砂痣”。
但正是因为这一“死”,刘辩反而能够更好地涅槃再生。通过给这个任务灌输诸如“巫傩”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个看似偏执疯狂的人物多了几分鲜活。当然,在针对广陵王的反派阵营中,刘辩频繁出现的身影也为故事的走向埋下伏笔,一边强调“爱”,同时毫不留情地“杀”,刘辩身上的反差,或者说在女性向产品中难得一见的“逆反女主”态度,成功吊足了玩家的胃口与期待值。
再看另一位角色傅融,同样是男主之一,《代号鸢》通过对贴近玩家生活的日常元素让这个角色丰满起来。比如傅融是个非常爱财的打工人设定,在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后,也只能在城郊购入非常破败的房子。在与广陵王的日常相处过程中,他也分毫不差地记录着自己到底为甲方公司,也就是绣衣楼垫了多少钱,账本不离手。这些看似出格却有趣的设定,反而是让这些“纸片人”活起来的关键,自然也是《代号鸢》让玩家欲罢不能的原因。
人物设定不同寻常是一回事,但对游戏中小人物、NPC的生动刻画则是让玩家更沉浸在《代号鸢》世界中的又一个原因。即便是玩家天天调侃别见面了的许攸,官方也为其编撰了详细的故事情节。看似古板的他,实际上也怀揣着寻找明主的抱负与志向。有意思的是,他同时还是个女儿奴,并且与亡妻有着令人唏嘘的过往。这样细腻又有反差的角色设计,当然让玩家对《代号鸢》的一切都充满挖掘的好奇。
值得一提的是,卡牌策略玩法也是《代号鸢》的一大亮点。在传统的女性向产品,你很难见到《代号鸢》这样全身心开荒、研究配对的玩家群体。说白了就是因为游戏的卡牌机制做得足够简单有趣,能给到不同类别玩家足够的正向反馈,才让研究攻略成为《代号鸢》玩家的一大风气。
比如在开服初期,卡牌养成有限的前提下,玩家费尽心思从“概率”入手,偶尔一现的暴击和击退技能让玩家又痛又爱,甚至一度有《代号鸢》玩家个个是“赌王”的梗在社群内流传。到了后期,玩家们的卡牌练度,战力均有一定收益后,洗命盘和配对又成了玩家全新的攻坚方向。
“命盘”可以理解为是对卡牌属性技能的养成,玩家需要一次次刷新才能找到不同效果的机制,这为配队带去无限可能,比如看似是治疗的角色能够偶尔触发暴击等等。配对则是另一个维度的乐趣来源,因为《代号鸢》的配对机制不仅在强度上有反馈,在剧情上亦是如此。比如颜良、文丑在同一队伍中时,就有额外的互动剧情和防护效果。为了找到这些“彩蛋”,玩家们乐此不疲地随机组合。
也因此,《代号鸢》玩家们才流传着“推男主不如推BOOS”的说法,本质还是因为战斗体验与先前体验到的产品截然不同,女性玩家们开始意识到,打牌、研究阵容、研究机制、与数值策划斗智斗勇是件有意思的事。再加上诡谲多变,时刻可能反转的主线、看似忠心却另有所图的男主以及性格各异、生动有趣的其他人物,自然就沉浸在《代号鸢》之中,并发出“无代餐”的感叹了。
恋爱和权谋并行
纵观市面上以女性用户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产品,暂时还没有一款能够做到“既要”“又要”,但《代号鸢》似乎是个意外。玩家们既不排斥与男主们的甜蜜互动,又时刻铭记搞事业才是第一主线。在一路陪伴成长的过程中,玩家们又对相继出场的性格各异的其他角色呈拥抱态度。
探究背后的原因,无非一个,那就是看似内容形式多样,但始终扣紧了女性用户的核心诉求。无论是恋爱亦或是大女主成长,《代号鸢》均能做到女性本位。
呈现恋爱元素时,《代号鸢》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偏执疯狂的、阳光率直的、口是心非的、清冷孤高的……可以说各色男主都出场了个遍,并且在常见的性格背后,还有更多元化的细节描摹,使得这些男主立体且丰满,难以用简单的字样概括。
而这些角色之所以难以概括,是以为其与广陵王相处时的态度相当多变,不仅是冒着粉色泡泡的甜蜜氛围,也有对利益、资源的争夺存在,真假交织的情感,逢场作戏的真心,在这样的设定下,看似旖旎的感情,自然就多出了权谋与成长的意味。在《代号鸢》中,玩家最能感受到的区别就在于,广陵王想要的一切事物,都只能依靠自己实现。这与传统女性向中常见的依靠男性角色,或者说男女双方联手的形式还不太一样。
在《代号鸢》中,最难把握的就是男主的心态变化,情感当前,还有利益纠葛其中。看似甜蜜相处的背后,本质还是对利益蛋糕的再次划分。这也是玩家会调侃男主都是广陵王登基路上的“过客”的原因。
(社群中不少玩家有类似感慨)
在广陵王与几位关键男主之外,游戏中围绕其他角色的塑造也有着相当不弱的笔力。比如陈登,虽然看似不务正业,整日忙于钓鱼,但实际上,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动机与情感。这种“悠然自得”的形象不仅为游戏增添了一抹轻松的氛围,还让玩家在紧张的权谋斗争中得以片刻放松。同时,陈登表面闲适的设定也更容易埋下深层次的伏笔反差,让玩家感受到多变与不可预测性。
女性角色互助的情感让无数玩家与之建立了相当深厚的情感,作为广陵王助手的阿蝉,小到协助绣衣楼主偷账本,大到成为绣衣楼被毁之前广陵王最后可以信任的人,剧情中展现出的相互扶持与坚守在剧情中深深触动了玩家,更别提卡牌战斗机制中能凭借追击技能扭转战局的实际作用,可以说从多个维度建立起了与玩家深厚的情感连接。
对女性角色的高光呈现以外,《代号鸢》的群像也是亮点之一,可以说在现有的人物中,几乎个个都有独特的记忆点,且每个人物都有着相当厚度的生平小传故事。这样多元的、有血肉的人物,同样是构筑起整个《代号鸢》故事的关键。
(群像是代号鸢二创的关键词之一)
当然,在作为的女性本位之下,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代号鸢》就是因为讲好了属于其中的人物的故事,立起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就让玩家多了几分情感共鸣,而这样的情感共鸣,才是长久链接玩家与游戏的关键。
鸢种,玩家的另一种自我认同
得益于独特的剧情设定、深刻的角色塑造等等因素,《代号鸢》吸引了大量玩家。即便社群内的玩家戏称自己为“鸢种”,但本质也是一种对游戏内容的抽象认可。毕竟玩家与游戏官方的身份地位随时都能转变,这取决于官方的表现。而《代号鸢》玩家的自称,看似贬义味道十足,却可以理解为是玩家对官方的变相鞭策。
游戏内海量的角色小传与稀奇古怪的彩蛋设定,为玩家们的二创提供了相当充裕的空间,也因此《代号鸢》的玩家群体展现出了超高的活跃度和创造力。游戏中的各个角色更是玩家情感投入的焦点,其影响力在UGC创作、线下联动等多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在去年暑假的CPGZ05活动中,《代号鸢》的同人展摊数量与占地面积就相当夸张,其声势之浩大,很难让人想到这是款没有国服的产品,甚至能与头部的二游产品一较高下。也是在那次活动中,玩家们积极产出UGC内容的同时,也不忘整活,在现场拉起了不少游戏的横幅或是举着角色的表情包等等,算是将游戏中的期望投射到了线下。这次活动看似抽象且随意,却在无意间强化了玩家们的情感连接,并让更多群体进一步了解了《代号鸢》权谋、成长的游戏主题。
在更多的线下二创活动中,玩家也曾“绞尽脑汁”地想要为爱发电,小到现场排练舞台剧,大到将only活动开在园林中,以复刻经典游戏场景,真正做到沉浸式体验等等。不难看出玩家对UGC活动充满热情,其充满创意,而在恰好是体现社群生态活力的关键。
UGC社群之外,《代号鸢》玩家还凭一己之力将扬州成为巨大的“代号鸢打卡点”。从“广陵王墓”陈列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到瘦西湖公园如何找到最还原游戏场景的机位教程,均引燃了玩家的热情。
这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代号鸢》玩家的期待,相较于所谓的打卡,她们更想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游戏与现实文化的交织。这样在线下场景展开的文化探索,本质也是玩家对游戏内容认同的体现,更是她们在现实中找到与游戏角色、情节共鸣的重要时刻。
而玩家生态的活跃,全身心投入游戏的热情,不仅是对《代号鸢》内涵的一种丰富,更帮助游戏吸引潜在用户群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结语
《代号鸢》一路走来的确有不少外界的误解,但无法否认的是,它凭借过硬的游戏质量,的确一次次成功地触发并维系了玩家的情感共鸣。
这些优质内容与玩家的关系就像是土壤与植物,没有优秀的底层框架,玩家的UGC也好,线下活动也好,都将失去根基。而玩家的大胆表现,就像是土壤之上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反哺土壤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来到这片土地上,显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对泛用户而言,所谓的流言蜚语总能以猎奇的形式迅速攫取人们的关注度,三人成虎后,萦绕在《代号鸢》周围的,似乎就成了刻板印象。
很难说这样的事情究竟是对是错,毕竟被裹挟着的产品不仅只有《代号鸢》这一款。玩家在责怪厂商们的行事风格愈发保守、没有新鲜感时,或许就是厂商们试图规避所谓负面评价后选择的保守方案而带来的后果。
但无论是从业者也好,亦或是玩家也罢,都不该因为这些站不住脚却广泛传播的流言贴上负面标签,大家本该给到从业者更多发挥和创新的空间。
未来,《代号鸢》周围或许还会有噪音,可厂商的投入,玩家们的共创,都会让我们重新理解这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