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来自5月20日的数据调查:真·单身人士花名册?

安小姐看文娱 2023-05-20 07:20:57

5月20日,很奇怪的一个日子,仅仅是因为谐音,这一日居然成为部分已婚人士及情侣漫天抛洒狗粮的节日。

当然,吃狗粮的对象,通常为暂无伴侣关系人士,即单身人士,俗称“单身狗”。

这个调侃式的称呼,来源于《大话西游》结尾处,紫霞与夕阳武士最终相拥一起,她眼角余光看到自尊宝落寞的背影,不由得轻叹:那个人的样子好奇怪啊!夕阳武士闻言,声称我也看到了,并啧啧称奇:他好像条狗啊!

自此,单身狗之名天下皆知。

目前,单身人士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统计,尽管大数据无孔不入,但更多的也只是从婚姻与否的角度介入,有很多未领证、又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情侣,并不能给单身人士的统计提供多少有效信息。

毕竟未婚人群及离异人群可能会说,我未婚(离异),但我不是单身狗。我有男(女)朋友这件事,总不至于还要向人口普查申报或者去民政局登记吧?

所以如果想从宏观层面来了解这个问题,大数据的统计方法也只能从婚否的角度介入,也即——未婚、离异统统归纳到单身人士。

尽管有户口本作为证明,但求求你们情投意合的情侣速度领证吧狗头保命,你这单身太假了!你再说,假吗,你再说假我领证了啊。

我们收集了2000年以来三次人口普查的婚姻状况数据(2000年、2010年和2020年)。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此处应有陈奕迅的《十年》作背景音乐)。

在婚姻状况这一个统计类别中,我国的人口婚姻状况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15岁以下的人口,不纳入统计;

第二类,15岁以上的人口中,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领过证的统计为未婚;虽然领过证但在统计时处于单身状态,统计为离婚人士,有配偶的(包括再婚的),以及虽然领过证但统计时配偶已经去世而且没有再婚的,统计为丧偶。

按照这些方法,我们得到了历年的人口婚姻数据,再计算得到当年各婚姻状态的人口分布比例,形成下图。

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第一,相对20年前来说,15岁以上人口中,单身人士的比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2000年的比例大约在21%左右,2010年上升到23%,2020年则下降到21.6%。

也就是说全国十五岁以上的人口中仅有21.6%处于单身状态,而且这其中包括了15岁至20岁区间的所有人口,合计2.46亿人。

扣除这部分人群外,真正意义上的单身人士,比例并不高而且过去20年间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第二,能够撒一把狗粮的人士,跟十年前对比,大概有1.4个百分点的上升。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72.7%的人都是有配偶的,虽然他们的配偶可能过成了兄弟或者不在一起生活,可是在法定程序中,他们是有配偶的。

第三,全国有5.7%的人处于丧偶状态。由于女性的寿命普遍长于男性,而且随着我们医疗技术的进步,女性长寿人数据更有明显的上升。所以,这5.7%的丧偶人群中,绝大部分应该属于老年女性。

婚姻可能真的是围城,有人满怀憧憬渴望进入,有人疲于应付充满绝望。似乎这是一处死角。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有的人很幸运,在合适的年纪遇到了对的人,而有的人,甘愿仰面应对非议的刀光剑影,也要守护那个可能不会到来的完美契合。

饥不择食只能悔不当初,宁缺毋滥才能得偿所愿。

最后,希望撒狗粮的轻点,低调一点点,毕竟,520也是单身狗世界保护日(我说的),没有恩爱,就没有伤害。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0 阅读:6
安小姐看文娱

安小姐看文娱

以数据图表角度看文化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