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三国时期嵇康在《养生论》中的这句话,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被中医养生奉为经典。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顺应自然规律,进入阳气升发、气血活跃的阶段。此时通过简单的“梳头”动作,不仅能养护秀发,更是古人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

一、传统医学:梳头助阳气升发,通调气血
中医认为,头部是“诸阳之会”,汇聚了人体多条阳经的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等。春季阳气升发,但若气血不畅,阳气郁结于头部,容易引发头晕、头痛、疲倦等问题。用梳子或手指顺经络梳理头皮,可温和刺激穴位,帮助疏通经络,促进体内阳气顺畅升发,调和气血运行。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气者,病在头”,春季养生的重点之一便是养护头部。
二、现代医学:缓解疲劳,改善头部微循环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头皮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和毛囊。梳头时,梳齿或指尖对头皮的物理刺激,能激活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头皮毛囊的供血供氧,有助于改善头发营养状态,减少脱发。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用脑过度的人群,梳头还能放松紧绷的颈部与头皮肌肉,减轻疲劳感。
三、春日梳头有讲究:选对工具,掌握方法

工具选择:以天然材质的梳子为佳,如牛羊角梳、木梳(黄杨木、桃木等)。这类材质不易产生静电,减少对头发的损伤;梳齿密度适中,避免过尖或过密,以免划伤头皮。
正确手法:从额前发际线开始,顺经络走向缓慢梳至后颈发根处,动作轻柔均匀,力度以头皮微热为宜。重点梳理头顶百会穴(两耳尖连线中点)、两侧太阳穴及后颈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
频次与时间:每日晨起后或睡前梳头1-2次,每次50-100下。早晨梳头助阳气升发,提振精神;晚间梳头则可放松神经,促进睡眠。
四、梳头养生,贵在坚持
梳头看似简单,但需长期坚持才能显现效果。春季坚持每日梳头,不仅能改善头发干枯、脱发等问题,还能缓解春困、头痛,甚至对高血压、失眠等慢性病也有辅助调理作用。对于忙碌的现代人,不妨将梳头作为每日晨起的“养生仪式”,用几分钟的时间唤醒身体,顺应天时,让健康从“头”开始。

结语
一把梳子,一方头皮,蕴藏着古人“天人相应”的养生哲学。这个春天,不妨放下手机,拿起木梳,在丝丝缕缕的梳理中感受气血畅通的轻盈,让传统智慧为现代生活注入一份自然的疗愈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