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别无选择。
一
武则天当时的继承人选择有三个,第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或者睿宗李旦,第二个是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第三个是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或者武承嗣。
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利弊和不同的历史走向。
武则天在立储这件事上也是反复权衡、左右思量,但在神龙政变以前,她没有真正下定决心。
传位李显或者李旦,也算是名正言顺,毕竟“子承母业”,李唐王朝又回归到正统。
但武则天心有不甘,自己一介女流,凭自己的本事开基立业,居然只延续了一代,末了又回到了李氏手中,这算什么事儿。
她也想让自己亲手篡夺的王朝能够万世一系的传下去。
但她遇到了一个技术性难题,一个至今还困扰着部分女性的难题。
那就是生的儿子随谁姓的问题。
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生的孩子自然都姓李,武则天登基建立武周后,曾给李显和李旦改姓武,但这种改姓毫无意义,因为等她一闭眼,李旦和李显可以再改回去。
就跟现在随母姓一样,长大了也可以再改回父姓。
当时武则天对待李显和李旦并不好,他们当傀儡皇帝的时候每天都吓得要死,当年他们大哥李弘被杀、二哥李贤被逼自尽的惨象还历历在目。
如果让他们登基,武则天会不会被清算就很难说,武则天大概率心里没底。
二
武则天如果传位给太平公主,大概率能规避被清算的风险,她对自己的闺女那是好的没法说,两人都好到共用一个男宠。
假如太平公主登基,随母姓是个大概率事件,但是还是解决不了另一个技术性难题。
那就是太平公主百年后再传位给谁,给自己的儿子还有改朝换代的风险,继续传位给自己的女儿,那她有没有手腕保持权力也是一个疑问。
唐朝的女性虽然地位很高,但还没有能力碾压男性官僚,武则天传位给太平公主有守不住江山的风险。
武则天曾经计划过传位给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或者武三思,他们二人已经先后封王,在武则天眼中,比亲儿子李旦和李显的地位还高。
武则天立其中一个为太子,这样就能确保武周王朝永远姓武,自己好不容易开创的武周王朝就能延续下去。
但是她还是遇到了一个技术性难题,假使武三思或者武承嗣继位,那么太庙之中,武则天该摆在何种位置。
还是狄仁杰老道,他一眼看出了问题关键,他跟武则天说:自古以来就是母子比姑侄更亲近,而且你百年之后,你的子孙会把你供奉在太庙之中祭拜,你的侄子可不一定把你放在太庙中祭拜,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侄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中的先例。
武则天一听这话心里就没底了,自然就不敢立武三思或武承嗣为太子。
换位思考下也确实是这么回事,武则天登基后,还不是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父祖追认为皇帝,如果武三思或者武承嗣继位,也是先把他们的父亲追认为皇帝,武则天在武氏王朝中将会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从技术上考虑,武则天立太平公主或者武氏子侄为帝,都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
三
除去技术性难题外,更关键的是武则天无法压服李唐一族的支持者。
尽管武则天通过内卫和酷吏来打压李氏王朝的支持者,但无法将他们消除殆尽,她的政权已经不像她刚登基时那样稳固。
她登基时就已经六十七岁,现在更是垂垂老矣,她已经没有时间和能力来降服这些阳奉阴违的叛逆者。
综合多方面考虑,武则天不得不立李显为皇太子。
还没等到武则天咽气,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就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病入膏肓的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皇位又回到了李氏一脉。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基称帝,已然成了历史上唯一一朵奇葩,但她无法左右皇位的归属,势力庞大的李唐皇室仍旧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武则天:老娘就想当一下皇帝瘾……[大笑]
不退位就得死,没有选择的选择
神龙政变了解一下,武则天没得选,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