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关于胡歌身体状况的讨论在网上热度很高。
起因是2月20日,一则"胡歌患肺癌在北京住院"的消息在网上流传。
消息一出,许多关心胡歌的人都非常难以接受,一时间,网上都在热烈讨论胡歌到底怎么样了?难道真出了什么问题?
正在大家激烈讨论的时候,胡歌工作室迅速发布澄清声明,表示胡歌得病的消息是谣言,还呼吁大家停止传播不实信息,同时保留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事情到了这里,总算是告一段落,尤其是菲姑娘我作为胡歌的死忠粉也能安心了。
但是,在这里我也想多说两句,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大家会胡思乱想,几天前,胡歌接受采访时候的一些话,很难不让大家多想。
2月18日,胡歌参加了一期名为《繁花过后》的专访,当时,胡歌在谈及自己对年龄和生命的看法时,直言40岁对他来说,已经进入人生倒计时阶段,并且还说想要多活几年陪陪女儿。
也正是这些话,让许多人怀疑胡歌是身体出了问题!
毕竟,对于刚过40岁的胡歌来说,他的人生刚刚过去一半,怎么会如此消极呢?面对生死,他更是展现出了这个年纪少有的从容淡定。
胡歌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菲姑娘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胡歌之所以这样说自然不是身体原因,大概率和胡歌的经历有关,他的半生,真的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
首先,最难接受的就是母亲离他而去。
很多人不知道,胡歌五岁那年,母亲就被诊断出乳腺癌,这个变故让母亲不得不减少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家庭。
也因此,在胡歌的成长经历中,其实贯穿了很多母亲的痕迹。
胡歌的童年并不富裕,一家五口挤在仅有30平米的小房子里。母亲望子成龙,尤其是自己患病之后,深深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对胡歌的要求也越来越严。
胡歌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及:"我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始终处于母亲严厉的目光之下。"
这让年幼的胡歌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有时候想偷个懒,也会担心被母亲发现,甚至在父母争吵的过程中,胡歌心想,这下母亲没时间注意我了,不曾想,母亲和父亲吵完架,依旧不会忘记对自己唠叨两句。
当然,即便母亲对自己要求严格,胡歌依然很依赖母亲,并且十分害怕母亲的离开。
还是在《繁花过后》的专访中,胡歌就提到自己六岁的时候就严肃思考过死亡,尤其得知自己母亲是癌症,不知道哪天就会离开自己,胡歌真的睡不着。
也因为害怕,胡歌不愿意惹母亲生气,对母亲的意见也是非常尊重。
在这里,插个题外话,胡歌从小到大都很听母亲的话,唯一一次不听话就是高考那年报志愿的时候。
当时,他询问母亲的意见,母亲本来想让他当老师或者律师,可胡歌想学表演,最终,在多次跟母亲说好话的基础上,母亲还是支持了儿子的意见。
不过,因为当时母亲身体不好,胡歌为了方便照顾母亲,虽然已经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去上海戏剧学院上学。
后来,大学毕业,胡歌成为演员,他饰演的每一个角色,接的每一部戏,事前都会征求母亲意见,有时候演的不好,还会遭到母亲劈头盖脸的批评。
甚至人生大事,胡歌也是完全听从母亲的安排。对于自己的另一半,母亲一直要求胡歌一定找个圈外人结婚。
胡歌的前两段恋情包括薛佳凝、江疏影都是圈内人,虽然说和她们没能走到一起,有感情的因素,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母亲的影响。
和薛佳凝分手的时候,胡歌曾在微博上袒露心声,言语中全是在事业、感情与家庭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和江疏影分手的时候,胡歌也表示:"我必须考虑母亲的意见。如果勉强娶了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不得不承认,胡歌多少有些“妈宝”了,但是也因为他和母亲的感情真的太深了。
2023年,胡歌被爆出和圈外人黄曦宁结婚并生下一女,此刻的他终于满足了母亲的愿望,只是,母亲早在2019年已经离开了他,没有了母亲的陪伴,胡歌的日子里一定常常伴有些许心酸。
还有就是眼看着自己的助理张冕离世,直到现在,这件事依然是胡歌的一个心结。
2006年,胡歌接拍了备受期待的古装剧《射雕英雄传》。尽管拍摄任务繁重,他依然咬牙坚持,不愿耽误进度。
然而,8月31日这一天,胡歌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遭遇车祸。
那天,胡歌拍完戏后坐车准备参加一个商业活动,上车后,助理张冕主动让出座位,让胡歌在后排休息,自己则坐在了前排副驾驶的位置。
一路上,商务车平稳行驶,胡歌睡的正香,可走着走着,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辆大货车却撞了上来。巨大的冲击力将胡歌从睡梦中惊醒,他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剧烈疼痛。
当他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已经被甩出了车外。周围闪烁着警灯,胡歌摸到脖子上温热的液体,意识到自己受了重伤。在强烈的求生欲望驱使下,他艰难地呼喊着救命。
后来,胡歌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抢救,他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几天后,一个噩耗传来:助理张冕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这个消息对胡歌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残酷的现实让他难以承受。他回想起与张冕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回想起车祸前他们还愉快地讨论着哪家日料好吃,如今却阴阳两隔,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
如果没有和张冕换座,会不会张冕不会离开?胡歌不住的问自己,这也成了他永远的心结。
不得不承认,车祸给胡歌带来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好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车祸让自己毁了容,另一方面,也是无法面对生命的流逝。
好在,最后随着时间推移,胡歌调整了过来,他知道自己必须好好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逝去的张冕。
2007年,胡歌出版了自传《幸福的拾荒者》,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对张冕的思念和愧疚,也写下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此时的他,已经看淡了很多东西,比如生死,比如名利。
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投身公益,他先是在云南扎西镇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并以张冕的名字命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张冕的精神得以延续,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建立希望小学只是胡歌公益之路的起点。之后,他走进贫困山区,多次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和温暖。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弱势群体发声,用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也用公益延续着张冕的生命。
步入了不惑之年,胡歌成功迎来了角色的转变,既为人夫,也为人父!
在母亲离世后,胡歌曾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生死,心中再无恐惧。然而,在组建家庭之后,尤其是有了女儿小茉莉,让他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
每当胡歌抱着女儿,心中便涌动着无限的爱意,那一刻,他似乎懂了为什么母亲当年会严格要求自己,为什么母亲会把自己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不当爹不知道报娘恩,这句话的含义胡歌深深的体会到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胡歌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多活几年,和当年的母亲一样,陪伴女儿的成长,见证女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每每想到自己不可能陪女儿一辈子,胡歌总是更加珍惜与女儿相处的每一刻。
母亲在世的时候,好几次因为忙,胡歌甚至来不及回家吃顿年夜饭,可现在,即便再多的应酬工作,到了过年,胡歌必须回家陪老婆孩子,因为他深知,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
在谈到家庭时,胡歌总是满脸幸福。妻子在女儿出生后,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付出了很多。
而他,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
写在最后经历过生死和悲欢离合的胡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他知道,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我想,这也是胡歌这件事带给大家最值得引起重视的地方,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