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干。旅饭二年无此味,故园千里几时还。
异方时节三巵酒,残岁风烟一惨颜。曾奉龙旗典邦礼,岁穷祠祀少休闲。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春日》。描写春天的诗有很多,这首诗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张耒从立春美食写起,引发思乡之情,进而感慨岁月流逝,仕途多蹇。他在春天里感受的不是温暖,而是遗憾。读完这首诗会有些心疼张耒,独自一人远离家乡遭遇人生困境。

张耒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20岁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成为一名主簿。后来他又参加了制科考试一路高升,40岁的时候就成了龙图阁学士。他的这份官场履历足够惊艳。不过宦海沉浮,哪能事事如意,该来的坎坷挫折迟早都要经历。当赵佶登基之后,他的仕途之路出现了波澜。

这件事还要从宋哲宗亲政讲起,他启用支持变法的章惇为相。这原本是件好事,只不过在执行过程中渐渐变了味道。从政令改革逐渐演变为排除异己,打击政敌。当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分别是支持变法的元丰党人和反对变法的元祐党人。宋哲宗只活了25岁,由于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弟弟赵佶登上了皇位。

赵佶登位初期朝政大权把控在向太后手中,向太后反对变法废除新政。不久之后,向太后身患重病只能把权力归还赵佶。赵佶听了蔡京的建议,继续搞变法。为了统一朝中大臣的认知,蔡京给赵佶出了一个主意。赵佶把曾经反对变法的一百多位臣子分别定罪。还把这些反对者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称之为奸党。张耒被列入“元祐党籍”,一贬再贬离开京城。

《春日》是张耒晚年作品,写于被贬之后,这就能理解他为什么没有喜悦之情只有浓浓忧伤。诗中写道,莴笋切成细丝做成精美食物迎接春天到来。春盘,不是春天的盘子,而是在立春时候吃的美食。唐宋时期就有了“咬春”的习俗,把春饼和各种切丝的菜品装盘,可以馈赠亲友,可以自己享用,这些美食都叫作春盘。还有春天的韭菜,叶片呈现出金黄色,新鲜得好像上面还有冬日积雪。

立春象征了春天的开始,张耒在这一天看到了各种迎春美食。只不过由于一直漂泊在外,已经两年没有好好过节,没有吃到家乡的美食了。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张耒感慨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啊!张耒是江苏淮阴人,他晚年贬官之后到了陈州。思乡之情已经让他痛苦烦恼了。还有更让他郁闷的事情,内心充满忧思。

人在他乡迎接立春,张耒喝下三杯酒,满脸愁容显露悲伤。回忆当年,他曾经手持龙旗参加朝廷迎春盛典,在年终岁末的时候格外繁忙。张耒并非只忧虑自己的境况,他还担心师友,害怕党争毁了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