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中医入门应该怎么读书?”小王双眼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语气中带着几分迫切。
谢老师点点头,笑道:“这是个好问题。中医博大精深,想要入门,需要读很多书。不过,读书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翻翻就能学到精髓。让我来告诉你一些经验。”
小王立即打开笔记本,准备详细记录。
“中医也是民族的,是民族的就是永恒的。做有造诣的中医,要读的书实在太多。”谢老师顿了顿,接着说,“首先,我们来谈谈启蒙书。你应该读的书有《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诀》、《汤头歌诀》、《内经知要》和《医学心悟》等。过去学徒入门大致是读这些书。”

“这些书听起来很重要,”小王一边听一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写着,“可为什么要先读这些书呢?”
“说它们是启蒙读物,并不是说它们浅白不经,而是指通俗易懂。像《医学三字经》的《医学源流》,把中医的历史概括地串在一起,然后谈经典著作,一直贯通到临床。读时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其他几本也都有此特点。”谢老师的声音温和,带着些许骄傲,“比如《药性赋》,每味药点一两句,非常精练,又非常实用,读熟了,可以受用一辈子。”
小王用力点头,“明白了,这些书不仅仅是入门,还是打基础的重要读物。”
“正是如此。”谢老师笑了笑,继续说道,“《医学三字经》是清代陈念祖撰写的一本医学书籍。全书采用三字一句的歌诀形式,主要依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的内容,同时吸收了各医家的重要论述,并结合了陈念祖的个人经验,附上了简短的注释。你可以试着每天早晨读几段,慢慢积累。”
“好的,老师。”小王认真地记下了这些建议。
“然后是《药性赋》。”谢老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小王,“《药性赋》以韵语口诀的形式写成,流传广泛。近代以来,这本书被推崇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并常用作中医教育的启蒙教材。现代版本的《药性赋》多选取总赋部分进行整理和出版。这本书对每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都有简明的介绍。你要熟读它,最好能背下来,这对你以后辨证论治非常有帮助。”

小王接过书,郑重地点头,“我一定会好好读的。”
谢老师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学生,继续说:“《濒湖脉诀》和《汤头歌诀》是脉诊和方剂学的重要参考。《汤头歌诀》由清朝的汪昂在1694年编撰完成。书里收录了300多个常用的中药方子,把它们分成了20类,比如补益、发表、攻里和涌吐等。每个药方都用七言诗的形式写出来,并且每个方子下面还有简短的注释,方便初学者记忆和理解。你一定要熟悉各种方剂的组成和应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开方治病。”
“那《内经知要》和《医学心悟》呢?”小王接着问。
“《内经知要》是明代李中梓所著。李中梓一生精熟《黄帝内经》,他抓住《黄帝内经》的重点,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内经知要》共有上、下两卷,分成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概括无遗,所以至今仍为后学者所欢迎。”谢老师详细解释道。
谢老师又说,“《医学心悟》是清代程国彭撰写的,共五卷,成书于1732年。全书基本涵盖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大部分内容。卷一为总论,阐述八纲辨证等内容;卷二辨析《伤寒论》六经证治;卷三至卷五为各科杂病证治。”

“原来如此。”小王恍然大悟。
#####
正在这时,诊所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退休女工人进来了。王阿姨的今年已经50岁,她因为进入更年期而出现了月经紊乱、夜寐心烦、难以入睡、容易惊醒、食欲不振、大便偏结等症状。尤其是在月经前后,这些症状更加明显。谢老师和小王都看出,王某正处于更年期的不适阶段。王阿姨舌脉呈现,舌红少苔,脉细弦。
“请问王阿姨,您这些不适已经多久了?”谢老师温和地询问道。
王某坐下来,略显疲惫地说道:“大概一年多了吧,开始时还没有这么严重,最近几个月越来越明显,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
谢老师细心地观察了王某的舌苔和脉搏,然后说道:“王阿姨,您的这个年龄段,女性身体经历了很多变化,特别是在更年期,内分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你出现这些不适。不过,不用担心,中医有很好的调理方法。”谢老师安慰道,“我给你开了一副药方,希望能够帮助你缓解症状。”
他把药方递给小王,小王立刻接过来,仔细地看着药方上的各种药材和剂量。
“生地、知母、百合、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浮小麦、绿萼梅、女贞子、旱莲草、红枣。”小王一边念着,一边记录在笔记本上,“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对的,就是这个方子。”谢老师点点头,“这些药物选自于百合知母汤的加减配伍,针对你的症状进行调理。你按时服用,配合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应该能够有所改善。”
王阿姨接过药方,神情有些感慨地说道:“谢谢医生,我会按时服药的。”
王阿姨带着信任和期待离开了诊所。她决心严格按照谢老师的嘱咐去调理自己的身体。
过了一个月,王阿姨准时来到了谢老师的诊所进行第二次复诊。
“王阿姨,您服用药方后的情况怎么样?”谢老师询问道。
王某面带笑容地回答道:“谢医生,我服用了您的药方已经7剂了,现在睡眠明显好转,心烦也已经平静下来了。每晚我能够睡7个小时,精神状态也好多了,食欲和二便也都正常了。”
她说着,伸出舌头给谢老师看,舌质已经由之前的舌红少苔变为淡润。
“很好,很好。”谢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药方对你的调理效果不错。不过,这个阶段仍然需要巩固。我建议你继续按时服用这个药方,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和饮食。”
王某郑重地点头道:“谢谢您,谢老师。我会继续按照您的建议去做的。”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读什么书也是变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