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百多年,西域却始终没有纳入版图,难道是明朝皇帝们“不作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打下了一个堪比汉唐的大帝国,可惜明朝统治者始终未能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彻底控制西域。
西域,不仅是通向中亚和欧洲的门户,更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
汉朝班超、唐朝高仙芝都曾在这里创造过辉煌,但到了明朝,却是另一番景象。
明朝并非没有机会对西域动手,但这些机会一次次溜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朱元璋的“开局局限”
朱元璋是个狠人,开国二十多年,北伐元朝、横扫草原、镇压南方,硬是把一个分裂的大元帝国打成了明太祖的江山。
但问题在于,朱元璋的眼光始终被北元的威胁牵制住了。
他深知,控制西域的前提是搞定草原和青藏高原,否则,河西走廊随时可能被截断。
但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修长城、建九边重镇”上,西域这件事就只能往后排了。
就在他准备谋划大动作时,太子朱标却突然去世,打乱了他的所有安排。
朱标死后,这位“老朱”忙着传位的事,根本顾不上西域。
可以说,明朝错过了一个绝佳的开局时机。
2. 朱棣的“北伐执念”
到了朱棣这里,明朝终于腾出手开始“做点大事”了。
朱棣不仅搞了郑和下西洋,还设了哈密卫,准备以哈密为跳板逐步控制西域。
但朱棣这个人,偏偏有个“北伐情结”。
他对北方草原的鞑靼、瓦剌势力恨之入骨,一心想着“复刻”成吉思汗的荣耀,每年都要亲自带兵北伐。
几次北征打得是风生水起,但最后一次北伐,他却死在了路上。
朱棣的死,直接让明朝的西域战略戛然而止。
3. 土木堡事变的“致命打击”
明朝原本还有机会。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在位时,国力渐渐恢复,朝廷开始筹划向西域推进。
但这位年轻皇帝却英年早逝,接班的明英宗朱祁镇年纪太小,政治上稚嫩,军事上更是外行,最后闹出了一场“土木堡事变”。
瓦剌在这场战役中大败明军,甚至把朱祁镇给抓了去,直接导致明朝的精锐力量几乎全军覆没。
火器军队断了档,草原威胁重新抬头,西域问题彻底被搁置了。
这三个关键节点,直接决定了明朝与西域无缘。
更可惜的是,等到明朝国力稍有恢复时,世界的“游戏版本”已经更新了。
大航海时代来了,欧洲人绕过陆路,通过海洋直接找到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
西域,已经不再是“最优解”。
从此,明朝的“西域梦”彻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