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懂得这3种平衡,帮你趋吉避凶

董悦道 2022-09-17 20:25:16

人们大都倾向于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趋福避祸。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平衡原则”,懂得了这几个平衡原则,只要稍加调整,不利的一面就可转化为有利的一面。

1、 人因什么而得,就因什么而失

前两天和一位朋友(老板)聊天,她吐槽自己的糟心事,说以前一位很好的员工,因为工作特别认真,她经常发奖金给他。

结果,这个员工现在很嚣张,经常在公司吵架,把风气搞得很坏,她很头痛,准备让他走。

我劝朋友说:这名员工先是因为“认真”而得,后来也为此而失,你的奖励让他膨胀了。

他不懂得“长处用得合理才是长处,用得过分就成了短处。”

所以,当我们因为长处得到好处,要赶快调整心态加以预防,千万不要让它转换为失。

相反地,当我们因用错长处而失,要立刻反求诸已,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方可趋吉避凶。

2、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姜维本来是魏国的一名小将,孔明看中他,把他收到蜀国来,教给他很多东西,他就为蜀国拼命,最后中箭而死。这是害生于恩。

刘备刚出来干事业的时候,到处寄人篱下,先投公孙瓒,后来也投过袁绍、刘表。没有一个人看中他。

但就正是因为这样,他后来才能把事业做大。无论和前面哪个人处得好,可能也就在人家阵营里做个高级的干部罢了。这是恩生于害。

所以,有时候别人对你好,也并不一定是你长久的福气。

相反,有人对你不好,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既然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那,为什么还要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别人怎么对自己不重要,自己怎么对待自己更重要。

别人对你不好,但你自己争气,就可以让恩生于害,或者说让利生于害。

3、一个人不应该什么好处都得到

曾仕强教授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假如一个人表现得非常好,领导想升他官,可能就会找他谈话说,你想升官,还是想有一个甲等的业绩?只能选一个。

然后大家就看到,一个乙等业绩的人,却升了官。”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替这个人觉得亏,明明是他优秀,为什么要把功劳让给别人?

事实是,如果一个人得到太多,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会犯众怒。

分一些成果出来给别人,就大家都好,更容易趋福避祸。

因此,有时候吃亏是福,不必计较。

10 阅读:2152

评论列表

清养贵和

清养贵和

2
2022-10-13 16:18

看懂这些的,还要需要一定社会阅历,达者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