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起,欧盟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暂停90天”
4月10日,就在特朗普对75个“听话国”暂缓加征关税90天,这个消息一出,欧盟又再一次不出意外的“反水”了。
就在几天前,欧盟还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和中国一起反制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结果美国暂缓的消息出了还没多久,冯德莱恩也就立刻表示也会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暂停。
而且在此前冯德莱恩来电时,她还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够主动和美国协商关税问题,但是却被中方直接给否定了。
那么欧盟此次“反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他们不怕被美国“再摆一道”么?

面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局势的发展令人颇感意外。4月9日,美国突然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86个国家和地区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关税一口气飙升至125%。

显然,这是特朗普政府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制造声势,急切摆出的强硬姿态。
美国此举,原本是希望以极限施压,迫使各国尤其是中国低头妥协。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现了些许尴尬的转折。
中国方面的反应迅速而明确。商务部当天就宣布反制措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从34%提高至84%,同时配合出口管制和实体清单制裁,精准打击美国军工、稀土供应链与农业等关键领域。

中国的立场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晰,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畏惧挑战。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方坚持对等反制,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维护国际经贸秩序。中方明确表示,面对任何不合理的施压,都将奉陪到底。
相比之下,欧盟的表现则耐人寻味。就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的同一天,欧盟也曾表现出罕见的强硬姿态。

欧盟成员国以26:1的投票结果通过决定,对美国产品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计划于4月15日生效。
原本外界普遍认为,欧盟这一举动,意味着他们终于决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与中国站在同一战线,共同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
毕竟在这之前,几乎只有中国敢于正面回应美国的贸易攻击,其他国家大多采取观望态度。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强硬只维持了不到一天的时间。4月10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75个国家和地区的“对等关税”措施暂缓执行90天。
欧盟见状,马上紧随其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决定暂停对美反制措施,同样给出90天的“缓冲期”。
不得不说,这种“默契”令人不得不怀疑,欧盟是否只是顺势找了一个下台阶。

更有意思的是,冯德莱恩在宣布暂停关税反制时,还不忘补充一句,如果谈判没有结果,欧盟仍然会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表面上看,似乎欧盟依然想要保持一定的强硬态度,但实际上,这种话语已经透露出他们的底气不足。
欧盟对美国的依赖不言而喻,从能源进口到安全防务,从制造业市场到科技合作,欧盟几乎处处受制于美国。

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之后,欧盟在能源方面受限严重制造业流失加剧,自身早已陷入困境。冯德莱恩虽表态“如谈不成还要反制”,但听起来更像是无力自保的“口头威慑”。
冯德莱恩曾劝中国主动协商更为讽刺的是,早在此前冯德莱恩曾经打电话给中国,希望中国能够主动与美国坐下来协商关税问题。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个对美国始终小心翼翼、深受掣肘的经济体,欧盟竟然寄希望于中国去为他们“开路”,劝说美国减缓对欧洲的压力。
这个要求可谓相当天真,甚至有些不自量力。中国方面对此显然并不买账,果断予以拒绝。
中国明确表示,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不会寻求向美方妥协,不会以所谓的“对话”换取暂时性的喘息空间。

中国的态度很清楚:这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冲突,欧盟若真想应对,就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替他们打头阵。
冯德莱恩的想法固然是出于对自身处境的担忧,但实际上也反映出欧盟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尴尬角色。
既想在中美博弈中保持平衡,又害怕得罪美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欧盟的“反水”,正好印证了普京早前对欧盟的评价:缺乏真正的政治自主权。

无论在经济、能源还是安全领域,欧盟几乎处处受制于美国,哪怕嘴上说要对等反制,实际上也只是姿态上的强硬。
一旦美国稍作缓和,欧盟立刻就收起了“武器”,暂时站到一边观望。
美国还在表演,中国坚定打到底而特朗普这边,则继续上演他熟悉的“交易艺术”。在欧盟宣布暂停反制后,他立刻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社交媒体动态:“更多好日子将到来。”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充满乐观的预告,但实际上,背后显然另有用意。一方面,他需要安抚国内因关税战而紧张不安的市场情绪。
美国国内的股市因关税战动荡不安,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特朗普显然不想让局势进一步失控,因此用这样轻描淡写的言语试图稳定局面。
另一方面,这也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策略。他想通过制造“转圜余地”的假象,引导其他国家效仿欧盟的做法,争取更多在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对于特朗普而言,暂缓关税不过是暂时的战术调整。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各国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纷纷“学乖”,主动配合美国的游戏规则。
然而,中国并未照着特朗普的剧本行事。无论是欧盟的突然“反水”,还是特朗普的暧昧表态,都未能动摇中国坚持对等反制的立场。
中国不仅继续加征关税,还通过一系列措施精准反击美国的关键产业链。

特别是在稀土出口管制和限制美农产品输入等方面,针对性极强,直接击中了特朗普最为关心的选民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坚定姿态背后,并不只是简单的贸易考量。面对美国一再将关税“武器化”的做法,中国显然已不再指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尤其是美方企图将科技、投资乃至特定企业问题与关税战捆绑,要求中国在关键领域作出让步,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也破坏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中国对此早已心知肚明,不会因短期利益而屈服。

从目前来看,欧盟的退场只是暂时的。在90天的缓冲期之后,若美国与欧盟的谈判破裂,欧盟或许还会再次“硬气”一次。
但无论如何,他们早早暴露出的摇摆和依赖,已经说明问题。反观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用实际行动回应外部压力。
正是这种清晰而坚定的态度,使得中国在这场博弈中,至少目前为止,没有被带偏节奏。

特朗普所谓的“更多好日子”,暂时或许能带来一点缓解的假象。但无论是欧盟的观望,还是美国的反复,终究改变不了中方坚持对等反制的决心。
参考资料:
环球网 2025-04-11 《冯德莱恩:若与美国谈判失败,欧盟将对美科技巨头征税》
财联社 2025-04-10 《特朗普“关税态度”大逆转!超75个国家获得90天“暂缓期”,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