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出现罕见奇迹,花9亿巨资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后,赚翻了!

昭华文使 2024-11-19 17:15:46

沙漠,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干旱、荒芜和死寂,然而,在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态变革正在上演。

那么,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为何非要斥9亿的巨资完成这个项目呢?

沙漠的前世今生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库布齐沙漠,还是一片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荒漠。

每到春季,狂风裹挟着沙尘,肆虐着这片土地,当地居民不得不在风沙中艰难度日,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

除此以外,这片沙漠横跨内蒙古自治区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

然而,这片如今荒芜的土地,在远古时期曾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原,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游牧民族的乐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的放牧、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这里逐渐沙化,最终变成了我们所见的沙漠。

而库布齐沙漠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和草原。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过度放牧和砍伐,植被逐渐退化,加上气候变干,沙化进程加速,到了明清时期,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片沙漠。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家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呢?这个想法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黄河水含沙量高,直接引入可能会造成更多问题,其次,如何在沙漠中修建水渠,防止水分快速蒸发或渗漏,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泥沙可以帮助固定沙粒,防止沙丘移动,同时,泥沙中的有机物质还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直到90年代末,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个想法终于有了实施的可能。

工程实施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比如,他们在水渠两侧种植了耐旱植物,既可以固定沙土,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这个工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把水引入沙漠,而是一个系统的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师们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水循环系统,将黄河水、地下水和雨水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滴水。

工程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工程从2004年开始,历时6年,耗资3.6亿元,这期工程主要是修建引水渠道和水库,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第二期工程从2011年开始,历时5年,投资近9亿元,这期工程重点是扩大引水范围,增加生态湿地面积。

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工程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截至2016年,库布齐沙漠已经有超过50%的面积被绿化。

曾经的黄沙地,如今已是绿树成荫、湖泊点缀,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不仅长出了植物,还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栖息。

据最新统计,现在库布齐沙漠已经有超过20种鸟类在此安家,其中不乏珍稀物种,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生态公园。

具体来说,通过引水工程,库布齐沙漠形成了近10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湿地,在这些水域周围,各种植物蓬勃生长。

最常见的是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它们不仅能固沙,还能为其他植物创造生长环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一些原本不适合在沙漠生长的植物,如杨树、榆树等,也开始在这里扎根。

动物方面,除了鸟类,还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如沙狐、跳鼠等,也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水域中更是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包括鱼类和各种水生昆虫,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也标志了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

生态奇迹背后的科技创新

同时,沙蒿的地上部分能够阻挡风沙,为其他植物创造生长环境。

这个系统能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精确控制灌溉量,做到一滴水都不浪费。

这套灌溉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植物生长状况,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天气预报等信息,制定精确的灌溉计划,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还能确保植物得到最适宜的水分供应。

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数百倍于自身重量的水分,并在干旱时缓慢释放,有效地改善了沙漠土壤的性质。

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来此观光,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统计,2023年库布齐沙漠地区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人民币。

这些收入不仅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治沙的资金,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许多原本靠放牧为生的牧民,如今成了导游或生态保护员,收入大幅提高。

此外,沙漠绿化还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比如,当地种植的沙棘不仅能固沙,其果实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保健品,深受市场欢迎。

这些新兴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目前,库布齐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沙棘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为当地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2023年,该地区沙棘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

例如,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一些国家正在尝试借鉴中国的经验,实施类似的引水工程,在中东地区,一些国家也开始采用中国的沙漠固沙技术。

这些项目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了积极的效果,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向其他国家传授治沙经验。

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沙漠治理合作项目,培训了数千名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库布齐沙漠的变迁,是人类智慧战胜自然挑战的生动例证,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个奇迹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一片沙漠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力量,看到了科技创新的魅力,更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库布齐沙漠这样的生态奇迹。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

参考资料

新华社客户端 - 引黄河水入库布其沙漠:水害变水利,沙地成“湿地”

人民网 - 杭锦旗库布其沙漠“水生态长廊”添绿增收

0 阅读:41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