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位在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女儿,赵芸熙的成长过程与众不同。她的家庭生活充满了特殊的节奏:母亲在轨道上执行任务数月才能回家,父亲赵鹏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退役后成为全职照顾她的“超级爸爸”。为了让她的成长过程更顺利,国家为航天员子女提供了四项优待,这些优待分别是什么?
神舟十号圆满发射与太空授课
2013年6月11日17时5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内,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根据北京飞控中心传回的报告,三名航天员的状态良好,飞船各项参数正常。
此次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为王亚平、聂海胜和张晓光。飞行中,他们肩负着多项任务,包括对接、操作以及一系列在轨实验。在进入轨道后的稳定阶段,他们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进入天宫一号内,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活动。
2013年6月13日,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教学任务。在这个独特的环境中,王亚平通过视频连接,向全国的中小学生展示了微重力状态下的各种物理现象。她向学生们演示了水在失重状态下的表现,展示了水珠在失重中如何形成球形并漂浮在空中。她还通过实验展示了在地球上看似平常的现象在太空中如何变化,并解释了这些变化的原理。
作为中国第一位在轨道上教学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航天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实验展示和清晰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太空的神奇与独特。
在王亚平完成授课后,来自美国的前宇航员、世界第一位在轨道上教学的女教师芭芭拉·摩根通过新华社记者向她表达了特别的祝贺。芭芭拉·摩根曾在2007年执行过一次太空任务,当时她也曾在轨道上完成过一次教育演示,成为了第一位在太空中授课的教师。她在信中向王亚平表达了鼓励,并提醒她不仅要关注任务,还要在任务的间隙中时常望向地球。
芭芭拉在信中还提到,自己当年在太空中教学时,同样面对许多技术上的挑战和陌生的环境。但她鼓励王亚平要把这段特殊的教学体验看作是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芭芭拉希望王亚平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将她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感受到探索太空的乐趣和意义。她还希望通过王亚平的授课,能够激励更多的中国学生加入到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行列中,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做出贡献。
神舟十三号发射与任务完成
2021年10月1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架上,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飞船迅速突破大气层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其中包括再次飞行的王亚平,她也成为中国首位进行长期空间驻留的女性航天员。
10月17日9时50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打开货物舱舱门,进入已提前运抵空间站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上存储了大量航天任务所需的补给品和实验设备,确保了航天员的长期驻留需求。天舟三号的货物分门别类,包括航天员日常生活的补给、科学实验的仪器,以及维护空间站的维修设备等。完成对接任务后,航天员们即刻投入到空间站建设和设备操作任务中,为更长期的空间站运行做准备。
在这一驻留期间,王亚平也发挥了她的经验和专长,通过视频通讯完成了与地球上的互动活动。2022年1月,她通过视频向祖国的边防战士们送去新年祝福。视频中,王亚平表达了对边防战士的问候,并与地面工作人员一同庆祝新春,这一互动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首次长期驻留的女性航天员,她通过多项在轨活动与地面互动,为公众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成就与精神。
2022年1月31日,王亚平还参与了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通过太空与地面的实时连线,以特别的方式迎接新年。王亚平在太空零点钟声的时刻与全国观众共同庆祝新年,成为当天晚会的亮点之一。通过实时视频,王亚平在太空中向全国观众致以新春的祝福,并展示了太空中不同于地面的环境条件。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平稳着陆。地面搜救人员迅速前往着陆点,为航天员的出舱做好准备。神舟十三号自发射以来,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创下新高,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操作。
10时59分,航天员王亚平在地面医护和搜救人员的帮助下安全出舱。这一刻,她的安全返回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王亚平在舱内进行了长时间的在轨操作和科学实验,是中国第一位驻留太空超过半年并完成多项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在完成任务后平稳出舱,确认身体状况良好。
王亚平荣获“英雄航天员”称号背后的支持
王亚平被授予“英雄航天员”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航天员,王亚平长期处于严格而高强度的训练之中。每年超过300天的时间,她都在进行不同类型的训练,涵盖体能、心理、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高强度的训练要求不仅要求她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还要求她掌握多项复杂的空间任务操作技能,以适应不同任务环境的需求。她在训练中面对的挑战十分艰巨,包括失重环境中的操作、长时间舱内生活的适应、以及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些年里,她为航天事业付出极大努力,将航天事业作为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王亚平全身心投入航天事业的背后,是她家人默默的奉献与支持。她的丈夫赵鹏,曾是一名出色的空军飞行员,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与扎实的飞行技术。在王亚平决定进入航天员行列之后,赵鹏逐渐减少了飞行任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以支持妻子的航天事业。为了让王亚平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时能够没有后顾之忧,赵鹏承担了大量的家庭事务,逐步适应了原本不熟悉的家务角色。
赵鹏每天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一日三餐的准备、家务整理、女儿的接送等工作,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照顾孩子方面,赵鹏承担了几乎全部的育儿任务。女儿的家庭作业、兴趣爱好的培养、课外活动的安排,赵鹏逐一打理妥当。这些任务对于他来说曾是陌生的领域,但他通过不断学习与适应,逐渐变得熟练而自如,为家庭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赵鹏对王亚平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精神上给予了妻子极大的鼓励。当王亚平在训练或任务中遇到困难或挑战时,赵鹏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陪伴在侧,给予她鼓励和理解。他与妻子保持紧密的沟通,帮助王亚平应对任务中的压力。在王亚平的航天事业中,赵鹏扮演了不可或缺的支持角色,为她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懂事的赵芸熙和她享受的航天员子女优待政策
赵芸熙现年8岁,正在读小学一年级。作为航天员王亚平的女儿,她从小便对母亲的工作有所理解,虽然年纪尚小,但表现得特别懂事。王亚平的工作常常要求她长期离家,执行太空任务时更是数月不归,而赵芸熙早已习惯了母亲的忙碌。每次母亲短暂回家时,赵芸熙总会在家里为她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自己画的画和亲手写的贺卡。她会把画和贺卡放在母亲常坐的地方,让母亲一回家就能看到。
赵芸熙作为航天员子女,享有一系列优待政策。首先,在教育方面,赵芸熙有机会进入专门的航天学校读书。这些学校为航天员子女提供了针对性的教育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并在学业上给予他们支持。这类学校的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确保航天员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不用担心经济负担。
其次,赵芸熙享有全面的医疗优待。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她的医疗费用都由国家承担,确保她能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完善的医疗保障。除了常规的医疗服务外,航天员子女在医院就医时享有专门的绿色通道,优先接受治疗。这项政策确保赵芸熙在遇到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减少了家庭的担忧。
在探亲方面,赵芸熙也享有特殊的优待。如果她与父母有探亲需求,部队会进行全面的后勤安排,提供人员、车辆和住宿支持,以确保探亲期间的安全和便利。
此外,在将来的工作安置方面,赵芸熙也享有相应的优待政策。无论她未来希望去哪个城市工作,她的户籍安置问题都将得到妥善解决。这些政策既是国家对航天员家庭的特别关怀,也使航天员在长期执行任务时能更加专注。
参考资料:[1]柳刚,张晓祺,王通化.王亚平:飞天神女亦凡人[J].共产党员(下半月),2013(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