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红楼梦,很多人大概都对北静王的某些行为感到很不解,比如他把皇帝给他的鹡鸰香念珠(代表兄弟之情的东西)大庭广众之下赏给了贾宝玉,还有亲自给秦可卿路祭,甚至在宫中老太妃薨逝的时候,北静王租赁西院,让贾家租赁代表尊贵的东院。其实北静王这些反常的行为正是他的可怕之处,贾府对他避而远之,但却始终没有躲过北静王的祸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f290388731659ac12c7bcd80159995.jpg)
·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看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的时候,书里是怎么写的:“一面走,一面早瞥见那水溶坐在轿内,好个仪表人材。不知近看时又是怎样”。我们知道作者著书一直是用一种真假错乱的手法,比如贾宝玉,外表好看,但腹内草莽,夏金桂和宝蟾生的花容月貌,但却都蛇蝎心肠。北静王的容貌也是非常好的,生得才貌双全且风流潇洒,但是书里特意写了“近看时又是怎样呢?”说明贾宝玉根本不了解北静王,他所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北静王留给世人的外表,北静王真实的为人贾宝玉并不了解。
· 那么再看贾政和贾珍这两个宁荣两府的当家人对北静王是什么态度呢?两人都是避而远之,能躲避就尽量躲避。五十三回的时候,北静王给贾珍送东西,贾珍的做法是,谎称自己不在家,让贾蓉出去接待。
· 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贾珍听说,忙命贾蓉出去款待,"只说我不在家。"贾蓉去了,这里贾珍看着领完东西,回房与尤氏吃毕晚饭,一宿无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b24fe3af8a534ced026a8ef396031f.jpg)
· 贾珍对北静王避而不见,贾政更是处处躲着北静王,不仅自己不愿意接触,还阻止贾宝玉去见北静王。
· 水溶十分谦逊,因问贾政道:“那一位是衔宝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
· 这里说的很明白,水溶几次要见贾宝玉都没有见成,而贾宝玉很多次也想见北静王,都被父亲阻拦了,这次逼到跟前了,贾政才不得不令贾宝玉去会见。要知道,贾政一直支持贾宝玉结交官场,贾雨村每次来的时候,贾政都愿意让贾宝玉去见见,有时候重大的场合,贾政还把贾环也带过去。但北静王这么位高权重的王爷,贾政为何反而不让见了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a36110f021c7b9b054a43090629cb7.jpg)
· 贾政和贾珍的反应其实很正常,因为他们不想卷进北静王所处的权力斗争之中。很多人对此不解,书里不是说北静王不为官俗国体所缚吗?怎么也会夺权吗?前面不是说了,作者一直善用真假错乱的手法,北静王在四王里地位最高,怎么可能甘心躺平呢?那么说明北静王不安分的证据在哪呢?我们看北静王对贾政说的一番话。
· 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 北静王说的很清楚,全国各地有才的人只要来到京都都会去他那里。古人讲究“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些才子们不去为皇帝效忠,都去北静王那里干吗呢?很明显,北静王一直在招揽谋士。这一次也是对贾宝玉抛出橄榄枝,而且很明确的告诉贾政,贾宝玉日后跟着他混肯定能混得不错。可见北静王这次确实是对贾府上心了。因为平日里,宁荣两府的当家人都在尽量躲避他,他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招揽“八公”的头领贾府,所以就把目标放在贾宝玉身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4af299023e13d4e96c474bbbbdf7b04.png)
· 北静王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下轿为宁府的孙媳祭吊,就是昭告天下,“八公”的头领贾家已经是自己的人了,而且两家还有世交之谊,北静王对贾府更青目,更当自家人看,为此还把皇帝给的鹡鸰念珠给了宝玉,特意表明两家人就跟兄弟一样。对于北静王的招揽,贾政和贾珍什么态度呢?书里说“以国礼相见“,可见此时宁荣两府的当家人还是不愿意和北静王走的太近,还是愿意有君臣的分别。
· 贾政暴打贾宝玉那一回,仅凭一条汗巾子,贾政就能下狠手差点把贾宝玉打死吗?贾府里哪个公子没有点特殊癖好?贾珍、贾蓉、贾琏甚至薛家的公子薛蟠都有“龙阳之兴”。贾宝玉豢养戏子,贾政至于要把他打死吗?当然不是因为贾宝玉这点不雅的“癖好”,而是因为贾宝玉不听贾政劝告,跟北静王走的太近,卷进了北静王和忠顺王的斗争之中。
· 蒋玉菡这个戏子不简单,有红学家分析蒋玉菡是“藏玉玺”的匣子,代表的是权力。北静王很可能就是利用蒋玉菡来勾引了贾宝玉,让不知世路的贾宝玉糊里糊涂就卷进了他和忠顺王的权力斗争中。刘心武老师曾分析,宫中有“日月双悬”的现象,也就是有月派和日派的斗争,这说的是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纷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706207740f3802018ceb1a7d1e8cea.jpg)
· 宫中的权力斗争基本上扯不到臣子身上,很多人说能牵扯臣子,毕竟臣子都战队。就算有关系,但此时贾府早就退出了权力阶层。宁荣二公之后,贾府的后代一代代在淡化权力范围,到贾政这里的时候,贾府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有实权的人,就连贾政的工部员外郎都是皇帝额外赏的。贾琏以及贾蓉都是捐了一个虚职,贾敬已经出家,贾赦和贾珍更是靠着祖辈的虚名,天天混日子。
· 所以宫里的事基本扯不到贾家身上,元妃省亲时的状况百出,那是宫里“日月斗争”的现象,贾家能做的就是,不管什么情况都逆来顺受,这是失去权力的臣子最本分的做法。但是北静王这么一拉拢,贾府就稀里糊涂再次卷进了权力的混战中。当然这时候主要的还是宫里的“日月”之争,北静王这种王爷之间的纷争还到不了主线。那么后来北静王夺权闹的动静大吗?确实很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3ae4bd2d27abb95d2d7d2a78381d78.jpg)
· 五十二回的时候,薛宝琴说自己八岁时曾跟父亲到西海沿上买洋货,见到一个真真国美女会讲“五经”,能作中国诗词。有一首五律就是这个外国美女做的。
·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 全诗都在说自己流落于云雾山岚笼罩的海岛水国里很憔悴,昨日红楼生活已成梦境,眼前只能在水国独自对月吟唱,忆昔抚今,不胜伤悼。这里的“朱楼”就是红楼,意指富贵生活,是不是就是作者一直怀念的红楼梦?但如今却流落水国。大家注意一下,水国是不是很像“北府水王爷”也就是水溶?这说明,贾府最后很可能被北静王拉着到了水国,也就是北静王的势力范围里。
· 那么在水国的贾府感觉好吗?并不好,很憔悴且日日怀念以往的生活。北静王是水溶,作者对水并没有什么好感,“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作者认为一抔土要比水强多了,土是干净的,但水最后都会被污染。所以对于北静王这个水王爷,作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感,外表看着好,但最后都会流入“沟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8549b2141d9e86af59de2b1084b9c28.jpg)
· 所以对于贾府来说,北静王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他外表看似与世无争,但是能为了夺权豁出贾府,强拉硬拽让贾府归顺他,让贾府深陷权力的斗争里,最后贾府整个家族都为他送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