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材上少有或没有提到对越自卫反击战?

殷红如似血 2025-01-08 10:03:47

李双江的《再见吧,妈妈》、《我爱老山兰》这两首歌,似是直戳人心的长啸,泣血咏叹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勇事迹。

时光已过去几十年,这段历史不会被轻易遗忘。

那是一场足以刻进时代记忆的战争!

从1979年开始,直到1993年尘埃落定。

从参战士兵到当地百姓,无数人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史。

这场战争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

为什么教材上少有或没有提到对越自卫反击战?

挥戈反击守疆土

1979年初,中越边境烽烟再起。

在广西与云南两地,越方接二连三地挑衅,屡屡闯入中国领土,伤亡无数,百姓嗟叹。

各种边境纷争被越方挑得火光四起,甚至连细小的火星也添油加醋。

中国政府一再交涉,言辞不乏锋芒,奈何对方置若罔闻,反倒愈发狂妄,俨然一副要与中国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

边境之上,枪声四起,硝烟蔓延,越军连番进攻,而中国忍无可忍下终于反击。

197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挥戈出征。

中国军队从云南、广西两地同时发兵,对越南的侵略势力展开凌厉反击。

云南这边,战局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他对越南军队兵法烂熟于心,料敌如神。

广西那头,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统领,雄才大略,排兵布阵有章有法。

此次中国出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两炮兵师、两高炮师,再加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各类兵种齐齐上阵,杀声震天,直捣越南。

战场上,越军虽号称全民皆兵,拿捏着“以退为攻”的战术与中国军队周旋,但面对中国这般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显得力不从心。

退则被追,进则被围,几次反击未能奏效,越军开始动起歪心思,装扮成平民偷袭中国军队。

我军仁至义尽,不忍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动手,可这些“百姓”却暗中持刀,悄然杀害了中国军人。

这一切,终让我军忍无可忍,举起重拳,炮火齐发,将越军与冒充的平民一同击溃,直到部队推进至距河内仅20公里处,战火方才稍息。

此役,中国军队以压倒性兵力狠狠教训了越南,打得越军狼狈不堪、仓皇逃窜。

中国边防部队在越南打了一个漂亮仗,狠狠教训了越军,完成既定任务后,便潇洒地开始撤军。

1979年3月5日,撤军令一声下达,边防部队浩浩荡荡地回归中国。

我们要的不是越南的山河,也不图什么地盘。

中国所取的,无非是一个和平与安定的边境罢了。

3月16日,所有中国士兵已全部撤回国境,战斗的烟尘渐渐散去,然而,越南的数十万大军却依然盘踞在柬埔寨,死活不肯挪窝。

这时,事实已然摆在明眼人面前。

国际社会的目光,渐渐聚焦在柬埔寨的局势上,而越南则成了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中国已凯旋而归,坦坦荡荡。

国际舆狠狠指向越南,谴责声如潮水般袭来,将越南推向了被动的泥潭,无法自拔。

对越自卫反击战尘埃落定后,中国军队有序撤出越南。

越南并未甘心作罢,反倒趁机占据中越边境的高地山头,骑线上,密布阵地。

接下来的五年里,越南依仗着这些天险之势,屡次跨越国境线,频频犯我边境,冲突不断,犹如顽疾,挥之不去。

自罗家坪、法卡山到扣林山,再至老山、者阴山,战火在这片山脉间蔓延。

于是,在这一片险恶局势中,1984年,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提出了以老山为主战场、坚守防御为策略的轮战模式。

其目的并非简单地击溃越军,而是牵制敌人、支援柬埔寨、巩固边疆,并在此期间锻炼军队战力。

12月9日,老山进入轮战状态,兵将换防,战局持续而紧张。

1军、67军、47集团军,乃至27集团军、13集团军37师,皆在此地轮流驻守。

此后,五年光阴悄然流逝,战斗依旧在山谷间回荡,直至1989年10月,轮战的接力棒交至成都军区守备1师手中,老山的坚守任务至此暂告一段落。

而1990年2月15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正式将老山防御作战的指挥权移交给云南省军区前指。

至此,昔日硝烟弥漫的老山战场逐渐归于沉寂。

1993年2月10日,中央军委批复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任务,轮战终于落下帷幕。

空军航空兵和地空导弹部队也从中越边境撤出,各支援分队陆续离开。

到了1993年4月1日,中越边境终于恢复和平。

借力发展筑和平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后一场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军事冲突,更是关乎中国人民和军队命运的重大篇章。

这场边境战争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且通过短兵相接、轮番作战,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能力,犹如烈火炼钢,造就了一批战场上的精兵强将。

然而,这场战争同样也暴露了我军内部诸多问题:编制模式固化,战术灵活性欠缺,装备更是与战场需求相差甚远。

正是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军后续国防现代化的指南针,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战争,从来不仅仅是钢铁与火药的对决,更是一次次国家认同的重塑。

正所谓“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在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人义无反顾,舍小我而为大局。

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如同一剂催化剂,使得公民的国家身份意识日渐深刻。

这种意识,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在血与火中凝成的钢铁意志。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中,军民上下同心,敌忾一致,共同缔造了享誉四方的“老山精神”。

回望这段历史,老山精神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号角,更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民族骨髓中的信念。

那么为何到了今日,教材上几乎难觅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踪影?

其实是因为中国有意淡化此段历史,毕竟涉及国际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便会引发波澜。

若想探究为何中国当年毅然决定出手打越南,还得从更深的背景说起。

当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越之间便开始生出嫌隙。

越南虽然在中国的帮助下站稳脚跟,但黎笋上台后,对中国的情谊不再挂心,反而公然排华。

再加上那时中美关系缓和,震动了越南的战略思路,逐步倒向苏联,这便为中越关系的恶化埋下了祸根。

谈到印支联邦的问题,虽然中国与越南曾有过商讨,但最终无果而终,双方彻底撕破脸皮。

其实,最初的南北越战争时期,中国可是北越的靠山,而美国则支持南越。

中国虽未直接出兵,但也派去了工程兵,为北越修桥修路,扶持其对抗南越。

然而,越南统一之后,北越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开始忘恩负义,认苏联做大哥,只感谢苏联,而对中国的援助只字不提。

更糟糕的是,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越南更是毫不犹豫地站在苏联一边。

中国自然无法坐视不管,尤其是在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情况下,连招呼都不打,中国的战略利益受到了严重威胁。

正因如此,中国决定给越南一个教训。

而这一决定背后,小平同志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在动手之前,早已在国际间游走一番,争取到了美、东南亚的“不反对”态度,毕竟西方阵营也希望越南撤出柬埔寨,而这正好与中国的目标一致。

1979年,中越之间的战火骤然点燃。

北越的家底中国再清楚不过,毕竟建设他们的是我们自己。

于是,战争一打响,短短半个月,越南的主要力量就被中国扫荡殆尽。

这一仗打完,越南的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待越南从柬埔寨撤回主力时,中国早已撤至边境,战事结束,而此时苏联的援兵还未到达边界。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越南紧绷着120万兵力,不敢松懈。

当时越南兵力耗费甚巨,国内经济如被重锤击打,早已气喘吁吁,无力前行。

反观中国,边境上倒成了练兵的天然场所,各大军区轮番上阵,拉兵演习,倒是乐得其所。

这期间,中国经济不受丝毫影响,反倒如潮水般势不可挡地涌向新高峰。

中国在这时还做了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那就是百万大裁军。

这是军事改革的高瞻远瞩之策,也是中国稳步前进、信心满满的标志。

而就在1986年,黎笋在河内死亡。

黎笋死的时候越南的的军费开支早已占据财政支出的一半。

面对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越南想要搞经济建设不过是白日做梦。

再加上国际社会纷纷对越南的侵略行径大加谴责,重重制裁令越南不得不痛下决心,调整战略,退回原点。

这场战争,真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打得越南毫无还手之力。

随着时间推移,苏联轰然解体,中越之间也再无继续打下去的必要,双方于1993年停战,转年便握手言和。

胜而不言显大义

一场事件的落幕,往往意味着记忆的正式开启。

对越自卫反击战自1979年燃起战火,直至1993年战斗结束,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无数参战士兵和边境百姓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战争的喧嚣曾经是全民关注的焦点,报纸上、广播里,到处是这场战役的声音,仿佛每个人都置身于这段历史之中。

然而,历史有它自己的记忆节奏,时间是最有力的橡皮擦。

当承载这些记忆的人逐渐老去,曾经鲜活的故事也渐渐褪色,最后刻在了纪念碑上,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步淡出大众的视野。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忆,就在这条自然的曲线上,慢慢转变,从国际的、大众的议题,逐步走向了个人与地方的回忆。

至于为何教材上鲜少提及这场战争,倒也不是什么阴谋论的事。

其实,大肆宣扬武力并不符合中华文明的传统内涵。

中国自古重礼义轻兵,武力只是最后的手段。

中国不愿过度谈论战争,除非有必须要传达的特殊意图。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人认为“开战名不正言不顺”,这些猜测其实不过是无稽之谈。

且看老山战役,当年报刊上、新闻里,到处都是老山英雄的事迹。

战场上传扬的“老山精神”在各类文艺作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歌曲,无一不在讴歌那段历史,尤其是那首《再见吧,妈妈》,想必不少人依旧耳熟能详。

老山战役的血染风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股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依然在许多人心中生生不息。

然而,越南毕竟是邻国,且与我国在历史上千丝万缕,有着复杂的关系。

过度宣扬战争,只会激起仇恨,陷入“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这并非大国之风。

况且,如今中越两国国力相差悬殊,回过头再说这些,未免有些“胜者居高自傲”的意味。

彼时动手,乃形势所迫,现今重提,反倒显得失了身份。

中国自古以大国自居,打则坚决,胜则不言,这才是中国的胸襟与气度。

参考资料:老兵忆对越反击战_吕奎元

对越自卫反击战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研究_叶放

0 阅读:321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