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5800字。
七律源于南朝沈约等人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集大成。
明朝大评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总结了唐代七言律诗的发展历程:“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一变也。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七律,确实是唐诗中最重要的诗体之一,唐朝大诗人浩瀚如烟,诗作更是繁如星辰,其中不乏流传千古的七律佳作。
这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写尽了时代变迁和沧桑,人世间的悲喜和离合。
一、《登高》古今七律第一“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胡应麟《诗薮》。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五十六岁高龄的杜甫经历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十年“安史之乱”后,生平好友纷纷离世而去,而自己也终将大志难成。
这一年深秋重阳节,多灾多难的杜甫拖着病体登上高处,遥望眼前的崇山大江,关山锁钥,黑山碧水,满目萧杀。此情此景,忍不住挥笔写下千古绝唱,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深度解析可参加拙作《唐人宋人元人明人清人告诉你,为什么这首诗被后人誉为古往今来七律第一《登高》赏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言律诗其格律非常严谨,严格规定主要在在字句、平仄、押韵、对仗四大方面。就连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都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七律到了杜甫手里,才真正的把七律的格律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的境界,尤其是《登高》一诗,更是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给人以俯观众生的悲壮而不是个人悲哀,给人以悲悯世人的情怀而不是个人悲观的宣泄,最后呈现出来的是悲愤之后的壮怀激烈的激励而不是消沉。
借用清代杨伦《杜诗镜铨》的一句话概括:“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不仅是杜集七律第一,更可谓是古今七律第一,正所谓“千家注杜”绝非虚名。
图1 登高
二、《黄鹤楼》千年渺茫不可见“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严羽《沧浪诗话》。
崔颢年少得志,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二十岁就进士及第。中进士后不得志,官位不显,随后游历天下二十年。直到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初年,才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游历天下的二十年中,一日游武昌,登黄鹤楼,心生感慨,写下这首千古绝唱《黄鹤楼》(深度解析可参加拙作《千载渺茫不可见—崔颢《黄鹤楼》深析》)。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
所以,本诗虽然不古不律,却大有章法,亦古亦律。
《黄鹤楼》千古传诵,首在意境。登上黄鹤楼,远眺长江,鹤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世事茫茫,岁月难再,乡愁依旧,这是每一个人对世事和人生的蹉跎和依恋。
千载之下,读来尤仿佛回到了那个仙人跨鹤翩翩而来,却又始终看不清摸不到,眼前一关一城,一草一木,却又无比清晰终是梦幻的梦境之中。
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评价道:“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图2 黄鹤楼
三、《锦瑟》一篇解人难“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刘攽《中山诗话》。
一生困在“牛李党争”的李商隐,到了晚年期间,李商隐更是凄凉。这段时间,他写出了最难索解的作品。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诗人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首诗中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转化为诗中的情境。
到底是自伤身世,悲叹诗人自己的一生遭遇?还是写给令狐楚家侍女的爱情诗?还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
到底是简单的描写音乐的咏物诗?还是影射政治,抒发爱国之情?
其实诗人表达什么主题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诗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寄托。
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评价道:“义山晚唐佳手,佳莫佳于此矣。意致迷离,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于初盛诸家中得未曾有。三楚精神,笔端独得。”
四、《登金陵凤凰台》身在台上,言在天外“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方回《瀛奎律髓》。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中途赦还后,又回到金陵所作。
写出《鹦鹉洲》之后,穷困潦倒的李白又辗转到了金陵,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六十一岁高龄,基本靠接济为生。
同为模仿崔颢,《鹦鹉洲》痕迹太重,不像《登金陵凤凰台》偶然得之,所以相信《登金陵凤凰台》在后。
所以,就是在六十一岁高龄,多舛多难、病患缠身的李白又回到自己最喜欢的金陵,登上了城郊的凤凰台,写下这首千古名篇《登金陵凤凰台》(深度解析可参加拙作《身在台上,言在天外。看似看见,实则不见—《登金陵凤凰台》深析》)。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整首诗看似写的都是诗人登凤凰台所见所感,但是,细细读来,其实都是写的看不见。
已经六十一岁的诗人历经劫难,已经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浮云蔽日”,皇上看不见天下有理想有才德的人;
奔波一生,多舛多难,诗人看不见自己一直怀揣的伟大梦想。
李白一生桀骜不驯,曾经自比麒麟,甚至自比孔丘,而他自比最多的是大鹏。
这首诗里,李白则是以凤凰自比。
而李白在凤凰台已经没落的时候,登上凤凰台,显然也是来不逢时。正如那头生不逢时的麒麟一样,只能是怀才不遇,没落一生。
而今日,已经六十一岁高龄的李白,再次来到谢安曾经建功立业的金陵,回首自己,只是一个参加了永王叛军而被流放遇赦的“逐客”。
胸中虽然梦想不灭,怎奈天不遂人愿。正如杜甫所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时此景,怎么能不深深的叹息流泪。
五、《蜀相》英雄悲歌,万载不衰“悲壮雄劲,此为七律正宗。”——王文濡 / 岳文群《历代诗评注读本》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此时的杜甫在成都安居下来,浣花溪畔也建起了自己的草堂,颠沛流离的残酷生活终于告一个段落。
这一年的春天,杜甫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独自去成都城西北,拜访诸葛亮的武侯祠,看着已经破败难寻的祠堂,看着同样壮志未酬的诸葛武侯,杜甫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蜀相》(深度解析可参加拙作《这首诗一出就是顶峰,人生百年,此憾无尽期—《蜀相》深析》)。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整首诗以实写虚,以武侯祠的实景,武侯真实的历史,写诗人自己的一生。以武侯的悲剧来写自己的人生凄凉,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蜀相》这首诗充分体现出了杜诗千锤百炼的特点。
诗中第五、六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浓墨重彩,仅仅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杜甫的诗是唐诗集大成之作,沉郁顿挫,千锤百炼。十四个字让我们一下子穿越到三国时期,瞬间回溯完诸葛亮光辉艰难而又复杂的一生,可谓神笔。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道尽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人生百年,常怀千年之志。怎奈天时地利人和,缺一即难成大事。
等百年之后,回首往事,却已经发现人生将灭,壮志难酬。
这两句诗,是英雄暮年的悲歌,迁万载而不衰。
图3 蜀相祠堂
六、《钱塘江春行》如是浅深春光中“平平八句,自然清丽,小才不知费多少妆点。”——何焯《唐律偶评》。
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因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自请到外地任职,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十月到任。
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春,白居易春游西湖白沙堤,写下千古名篇《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面初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早春一至,春水上涨,西湖水面与堤岸几乎相平;二是说明诗人一直很关注西湖,只有对西湖持续的热爱,日久天长的关注,才会瞬间注意到水面的变化。
“云脚低”堤岸相平的水面与天空低垂的云在远处相接,水天一色,构成了一幅难描难画的西湖水墨画。可以想象到层层叠叠的远山和千变万化的白云,水天相接的画面。
第五、六句是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写出春光遍地,满目生机,诗人的目光都不知道看哪里才好,琳琅满目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诗人的全部精力。
“浅草才能没马蹄”,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将其写入了诗中看似随意,却为全诗增加了最有雅趣的一笔。
五、六句一静一动。第五句为静,是诗人驻足欣赏,第六句是动,诗人或是信马由缰,或是三五好友踏春游览,马儿也不紧不慢,闲情逸致。
这两句看似描写春景,实在在写诗人内心的感受。把诗人悠闲自在,陶醉于西湖春景的感受写的非常生动。
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则是直接抒发诗人流连忘返的感受。诗人绕过孤山,从贾亭下到西湖边,孤山,西湖,白云,白沙堤,绿杨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马蹄印……
这一切都构成了无限风景。
风景固然是美,更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图3 钱塘江春行
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杜第一快诗“一气如注,并异日归程一齐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绝唱也。”——张谦宜《茧斋诗谈》
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唐军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公元763年(广德元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同年,杜甫在梓州(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听闻此讯,大快人心,喜不自禁,写下了这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诗人当时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初闻喜讯之时的瞬间,那喜不自胜的情景,正如王嗣奭在《杜臆》评价道:“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其喜在“还乡”,而最妙在束语直写还乡之路,他人决不敢道。”
这首诗直叙胸臆,畅快淋漓,真不愧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世态变迁,新必替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
公元826年(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返回洛阳。
同年,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当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感于白居易的同情,刘禹锡就写此诗作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而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评价道:“梦得此诗,虽秋士多悲,而悟彻菀枯。能知此旨,终身无不平之鸣矣。”
九、《客至》空谷足音,真率之趣“经时无客过,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前半见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见贫家真率之趣。”——黄生《唐诗摘钞》。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春,五十岁的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的草堂。
这一天,好友崔明府来访,历尽颠沛流离,有客到访,诗人心情高兴,创作了这首诗。
客至
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这首诗用最平易近人的语言,写出了友人到来,自己欢喜若狂的情形。
诗人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这里春水环绕,环境清幽,过分的清静让诗人多少又点寂寥。朋友的到来,让诗人喜出望外。两人共同饮酒,高声呼喊,还请邻翁共饮作陪。
这首诗生活场景富有情趣,处处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刘克庄《后村诗话》评价此篇若戏效元白体,当然,杜甫在元白之前,怎么可能效仿元白,刘克庄只是说杜甫这首诗平易近人,实是后来元白的启发。
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评价道:“自始至末,蝉联不断,七律得此,有掉臂游行之乐。”
十、《无题》情之所至李贺的诗,写的是大唐的奇诡,大唐的感伤和托古喻今后的鬼仙之辞。
公元839年(开成四年),仕途不顺的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在一次贵族后唐宴席上,李商隐“因窥见后房姬妾而作”,遇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心上人,作《无题二首》。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是一次美好的相遇,当然,极大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单相思。
昨夜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在温馨旖旎的宴席中,诗人邂逅了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
爱情的邂逅与空间的间隔,身世的浮沉结合起来,让本诗自有朦胧缥缈的无题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