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一首诗绝唱古今,开篇两句,惊艳世人1200年

槐序文史 2024-10-09 19:53:36

精读古诗词

岁月惊鸿,一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又称“重九”。

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这是一个寓意非常好的吉祥节日。

重阳节源自古人对天象的崇拜,相传为元帝得道之辰,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鼎盛于唐。在这一天有,人们有登高望远、祭祀祖先等活动,因此又称登高节、祭祖节、祈寿节、茱萸节等。

适逢佳节,我们读一首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

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15岁的王维离开家乡蒲州,开始游历两京,并很快凭借过人的音乐天赋,得公卿贵族们推崇。

甚至可以说,在盛唐诗坛,王维是那一段时期最红的人,虽然写诗是他所有技能里最弱的一项。

除了精通乐理以外,王维的山水画更是了得,有“南宗鼻祖”之誉,苏东坡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公元720年,王维曾向神会禅师问法,从“渐修”转为“顿悟”,从而开创了山水画南宗。董其昌在《画旨》有云:文人之画,自右丞始。

遗憾的是,王维的画作并没有真迹流传下来,现存的《辋川图》《雪溪图》《江山雪意图》等,均为后人摹本,不过王维所著的《山水论》《山水诀》现犹在,是非常珍贵的绘画理论著作。

凭借这些本事,王维迅速在长安城站稳了脚跟,同时因为他身出“河东王氏”,为“太原王氏”的分支,其家族背景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就连岐王李范都对他青睐有加,还特意向玉真公主引荐,并在玉真公主的帮助下,登状元第。

甚至玉真公主和王维之间,还有一段野史传闻。

公元717年,王维在长安求仕,适逢重阳佳节,登高望远,因思念亲人,便写下了那首绝唱千古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题中的“山东”并非指现如今的“山东省”,因祁县是王维的故里,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故称。

王维是家中的长子,有四个弟弟,分别为王缙、王繟(chán)、王纮(hóng)和王紞(dǎn),五兄弟皆在朝为官,而王缙更是在代宗升至宰相。

关于王维与王缙的感情,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堪比苏东坡与子由。“安史之乱”后,王维因被安禄山授伪职而遭到弹劾,按律当斩,幸王缙以自己的官职换兄长平安,王维才得以保命。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看出王维很惦念自己的几个弟弟。

诗文大意可解为:

独自在异乡漂泊,适逢佳节,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头插茱萸,唯独少我一人。

在南朝梁国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期,豫州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一家人守着几亩良田过安分日子,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发了瘟疫,死了许多人。因此,桓景便寻仙问道,找到了在山中修行的费长房。

费长房跟他说:在九月九日这天,你家将会有灾祸降临,但只要全家人各做一个绛红色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登上高处,饮菊花酒,这样灾祸自可避免。

桓景谨遵费长房的嘱咐,然而这一天,家中的牲畜却全部死了,桓景不解,费长房就告诉他说:这些禽畜已经代你们全家受了灾难。

从那以后,人们便在每年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饮酒,佩戴茱萸,这也是重阳节的起源之一。

由此也可以推断,王维诗中的“茱萸”,当为“吴茱萸”,是一种药材,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

纵观整首诗,情感真挚,流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同身受。

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经典永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