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hatGPT的横空出世,直接给AI与人类的交互方式带来了质的变化,多模态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历一年多的技术与性能迭代,窥见AI应用多元生态图景的雏形。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机器人专家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款Open-TeleVision的新型机器人遥控器,可以通过Vision Pro或其他VR设备控制其运动。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借助Open-TeleVision系统,测试员戴上Vision Pro,可通过转动头部来移动机器人的头部,移动自己的手臂、手和手指来操纵机器人的手臂、手和手指,以带来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
行业发展潜力广阔
无疑,具身智能,或者说人形机器人,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 AI热门的投资项目,人形机器人通过仿生形态,提升应用深度和广度,将实现和人类共同社会化分工。
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体现在,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建立以人类适应为出发点,人形机器人通过以类似人类的能力不需要改造环境就能应对复杂的人类环境,使用场景更广,能作为简单、重复、危险的劳动力替代,也能适应非标服务场景的同时满足情感需求和交互。
业内人士指出,在硬件上,人形机器人可借鉴或复用部分汽车产业链;在软件上,AI 的超预期发展则成为人形机器人应用的较大变量,成为其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人形机器人渗透率提升或快于电动车。
总之,从人形机器人产品未来发展来看,在其运动控制方面,还可以做比较多的事情,至少目前人形机器人还没有超越人类,其应用场景正有望逐步展开。
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押注
Figure AI
Figure AI 在获得各界大佬入局后,估值和关注度持续提升,作为人形机器人种子选手,公司官网披露了其目前专注的领域,主要设计一个完全机电的人形机器人,达到手,目标是开发具有非专业人类物理能力的硬件。
此外,Figure AI 团队正在根据运动范围、有效载荷、扭矩、运输成本和速度来衡量这一点,并将通过快速的发展周期继续改进。类人机器人将与工作场所的人类互动,安全至关重要,其设计需要符合机器人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
特斯拉(TSLA.US)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公司正在招聘近800名新员工。媒体分析称,最近几周这些招聘信息不断出现在特斯拉官网的“工作机会”页面上,这些职位同时涵盖人工智能(AI)专家以及较为普通的服务工作岗位。
报道称,特斯拉新招聘的很多职位都专注于AI和机器人领域的产品,至少有25个职位与自动驾驶开发或Autopilot有关,超过30个职位专注于 人形机器人“Optimus”。
这些动作反映了马斯克对公司的愿景,他本人也多次提到,他现在更多地将特斯拉视为一家AI公司、机器人公司以及可持续能源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
英伟达(NVDA.US)
日前,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机器人技术将在2-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并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
2024 GTC 上,英伟达五款全新 Omniverse Cloud API 发布,借助 Omniverse Cloud API ,开发者们可以轻松地将 Omniverse 的核心技术直接集成到现有的数字孪生设计与自动化软件应用中,以及用于测试和验证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的仿真工作流中。
谷歌(GOOG.US)
7 月 13 日消息,科技媒体报道,谷歌旗下的 DeepMind 团队正在使用 Gemini 训练其机器人,让其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且能在复杂的环境下自由穿梭。
谷歌 DeepMind 机器人团队已经发表了最新的研究论文,利用 Gemini 1.5 Pro 的上下文窗口(达到 200 万个词元),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使用自然语言指令与 RT-2 机器人互动。
微美全息(WIMI.US)
据了解,微美全息长期以来夯实多模态AI技术,对AI应用迭代、底层大模型进展持续投入,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保障AI产业的支撑作用。在自身技术的推动下,微美全息还带来了其通用大模型和AI人形机器人应用的新突破,正在改变机器人研发的范式。
目前,微美全息人形机器人围绕多模态AI,大模型场景做深做透,扩大人形机器人在具体场景的应用,包括延伸直播、教育、政务等重点落地项目,不断以通用模型为基础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或场景做精调,现已能看到机器人具有强泛化能力的可能性,可为产业发展注入发展动力。
结语
自1969年世界第一台人形机器人诞生起,人形机器人发展已经走过50余个年头。如今,随着AI的爆发式发展,人形机器人发展“步伐”加快,国际领先科技巨头纷纷入场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赛道已经变得沸腾。总之,当下人形机器人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前沿新赛道,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加快商业化落地正逐步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