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养”得好不好,光看学习成绩只是表面现象,等孩子长大后即使成为学霸,也有可能成为“白眼狼”,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少回家看望父母,对于父母的态度只是索取,而不是回报。
父母辛辛苦苦培养孩子学业有成,成家立业,满以为孩子会很孝顺,谁知孩子对父母很算计,尤其是兄弟姊妹之间,互相比较,更不肯多付出。
这里面也有父母平时的教育问题,对待孩子尽量公正,孩子出现问题要及时指出,避免性格缺陷,这是为孩子将来的发展着想,也是为自己考虑,孩子孝顺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安慰。
孩子孝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心中有父母,经常嘘寒问暖,买些礼品看望父母,不刻意改变老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老人生活得舒适惬意。
1、知道帮忙干家务活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辛苦工作挣钱养家,努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回到家还要做饭洗衣等等,干很多家务活,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大人的不容易,平时主动帮大人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做饭时帮厨,吃饭时摆放碗筷,有好吃的让父母先吃第一口,吃完饭收拾桌子,扫地擦地。自己整理好书包文具,不让父母操心,让父母心情能放松一下。
2、有主见,也会听爸爸妈妈的话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有主意,到了青春期尤其会有逆反心理,有时候会和父母对着干,亲情关系剑拔弩张,平时说话一不注意,就会引起一场口舌之争。
懂事的孩子有主见,也会有青春期特有的年龄特点,对父母的话不会全部听从,但心理上一直和父母很亲近,没有疏离感,能够认真倾听父母的良好建议,有选择地接纳,亲子关系良好。
3、说话的态度
孩子和父母说话态度很尊重,不会颐指气使,父母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恶语相向。孩子知道父母的难处,知道父母已经尽力,给了自己他们认为最好的,知道生活更需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啃老。
孩子对父母说话态度蛮横,父母也不知道加以规劝,父母要么是懒,不想花费气力教育孩子;要么是太过于溺爱孩子,不肯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越是溺爱孩子,孩子性格就越自私任性,长大后成为“白眼狼”的概率增加。
父母要守住底线,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一定要及时指出,当然不能态度粗暴,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家里有多子女的,尽量一碗水端平,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爱,不偏不倚。
有时越疼爱哪个孩子,哪个孩子长大后反而不孝顺,自己疼爱的孩子往外推自己,而那个平时不常关心的孩子,却是老来能依靠指望的人。
欢迎关注@胡萝卜妈妈育儿说 助理社会工作师,高龄二胎妈妈,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