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书法巨匠,王羲之曾亲手教导,唐太宗却十分抵制!

三余书社啥 2024-12-01 19:44:35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的痴迷,那可是有目共睹,不仅提拔继承“王字”笔法的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人,还花费重金,从民间收购王羲之的字帖,命褚遂良专门进行鉴定,据资料记载,当时内府珍藏的王羲之真迹,数量多达千纸,正是因为唐太宗的大力推行,朝野无人不学“王书”,奠定他的“书圣”地位。

至今王羲之的名字,仍是如雷贯耳,无论是否学习书法,皆知其名号,乃是书法史“最闪耀”的人物,世人常说“虎父无犬子”,王羲之具有如此高超的功力,其儿子自然不差,他的7位儿子里面,最得真传的就是小儿子——王献之,他获得王羲之亲自教导,自幼立志超越其父。

据说他聪明好学,专攻草书和隶书,每次练字的时候,父亲会悄悄走到身后,突然抽他的毛笔,观察他笔力是否到位,由此练就强悍的控笔水平,当然除了父亲的辅助,王献之自身也十分刻苦,为了写好字,把门前的18缸水全部染黑,这种不懈精神,使其真正掌握父亲的技法,同时独具个人思想。

他把张芝的“一笔书”与王羲之笔法融合,一改前人的“內擫法”,用笔外拓舒展、狂快洒脱,前后衔接自然顺畅,线条简练果断,笔笔干净有力,相比王羲之浓厚的古韵,其字更显痛快爽利,章法动荡起伏,富有节奏韵律,随兴变化、不拘常规,这种奔放风格,比“王字”更有艺术气息。

李嗣真曾称赞:“子敬草书,逸气过父。如丹穴凤舞,清泉龙跃,倏忽变化,莫知所成……”,张怀瓘《法书考》也评价:“子敬行草之外,更开一门……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骏,古今独绝也”,论就草书水平,王献之远远胜过其父,亦是书坛的“宗师级”人物。

可惜观察当今书坛,王献之名气十分微弱,几乎没有学者临摹其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唐太宗有关,虽然他追崇王羲之,也十分抵制王献之,公开批判曰:“观其字势,疏瘦隆冬之枯树;观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恶隶”,声称其字单调无力,好似枯枝一般,没有活力,生动感不如王羲之。

后世听信李世民的言论,顺势排斥王献之,比如孙过庭就曾说:“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确实王献之追崇创新和自然意态,对于笔力和质感不太看重,在这方面不如父亲,但是换个角度分析,其字确有可学之处,乃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书法巨匠,大家分析时,不能只看一方面,要做到客观、多元化的评赏。

您对王献之书法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3 阅读:268

评论列表

泼墨

泼墨

2025-01-08 08:21

沙发,小王和大王还是有差距的,他的局限就是只能在大王的框框里转

三余书社啥

三余书社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