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当前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连续突破700、800亿元大关,正加速向千亿元迈进。”人民网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近日联合举办的“县域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金台圆桌研讨会上,武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广奇分享了该市“以新提质”的绿色转型发展经验。作为著名的古代冶炼之乡,武安“以钢立市”,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李广奇表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武安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绿色要潜力,让钢铁产业在新时代“绿起来、新起来、立起来”。
李广奇在研讨会上发言。人民网 杨铁虎摄
调结构、促升级,向改革要动力
“推动产业调整,我们首先抓空间,实施退城进园。”李广奇介绍,武安市主城区曾被四个钢铁、三个焦化、两个电力厂包围,“我们推动这些企业退出主城区,进入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园,既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又改善了城区环境”。李广奇介绍,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武安市制定实施了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了钢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续建和新开工项目36个,实现‘5高炉、4转炉、7烧结’限制类装备如期关停退出”。“钢铁是武安兴县立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李广奇称,武安市还充分利用钢铁产业优势,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契机,研发新能源汽车防撞梁等结构用钢,“已经立项”。
上项目、育新产,向创新要活力
“成功制备出纯度达到5N2的超纯铁(5N—6N),标志着我国铁提纯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年产300万吨硅钙基新材料项目主体完工;氢能重卡物流通道正在打造......”李广奇称,除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外,武安市还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3年,武安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45亿元,6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丰硕成果背后,是科技创新驱动。李广奇介绍,武安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启动了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创建,“今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抓生态、促环保,向绿色要潜力
工业大县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李广奇表示,武安市的解法是从工业治理、运输结构调整、水土污染防治、区域生态修复等方面综合施策,抓生态、促环保。“落后的石灰窑、砖瓦厂,能进入钢铁上下游的纳入其中,不能则整体退出。”李广奇介绍,以工业治理为例,武安市实施了重点行业低效治理设施排查整治、一氧化碳精细化管理、环保绩效优化升级三大工程,排查提升整治项目226项。“目前,已退出石灰企业86个,洗煤企业14个。”2022年4月,武安市玉带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一体化项目入选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李广奇称,全长24.3公里的玉带河穿武安城而过,沿线生态环境差等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我们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一期,对河道治理、配套工程、市政管网及周边产业进行综合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选择和必由之路。”李广奇表示,未来武安市将持续发力,“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武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