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医圣张仲景留下了被誉为古今回阳救逆的第一方——四逆加人参汤,记载于《伤寒论》。
方名: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附子15~30克,干姜8克,炙甘草10克,人参5克。
用法:加水久煮,去渣后分两次温服。
主治:元阳虚脱,表现为四肢逆冷、汗出如珠、呼吸微弱、意识模糊、脉微欲绝。
证析:
• 主证:肢冷脉微。
• 病机:元阳虚脱。病至末期,肾中元阳衰竭,心阳随之减弱,导致阳气无法到达四肢,出现四肢逆冷;血流无力,脉象微弱;阳气衰微,阴津外泄,形成汗出如珠;阳气上浮,阴虚无法留恋阳气,导致阳虚欲脱。
病机:元阳虚脱。
治法:采用回阳救脱法。
方义:此方专为元阳虚脱、危在顷刻之症设计,旨在迅速回阳救脱,挽回生命。张仲景此方开创了回阳救脱法的先河,成为救脱方的鼻祖,参附汤即由此演化而来。方中的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大温元阳,甘草助人参益气,干姜助附子回阳。阳气得到温补后,能够通达四肢,使四肢温暖;心阳振奋,鼓动血流,脉象变得有力;阳气充盛,阴津得到阳气的保护,自汗停止;五脏生机旺盛,呼吸微弱、意识模糊等症状得以缓解。
《伤寒论》中提到:“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然而,原著并未明确指出此方治疗的是虚脱危证,因此临床医家很少使用。相比之下,《景岳全书》将其改为四味回阳饮,用于治疗“元阳虚脱、危在顷刻”,颇具卓识。原著中的“亡血”,实际上是指血中阴津亏损。
应用:
1. 《卫生宝鉴补遗》记载:“治伤寒阴证,身凉而额上、手背有冷汗者。”身冷、额汗,正是阳气衰微、阴津外泄的表现,投以四逆加人参汤回阳益气,可谓对证下药。
2. 《方舆》指出:“血脱及手足厥冷者,与四逆加人参汤,迟延则不可救。”这里提到本方能治疗两类疾病:一是阳不固阴,血中津少;二是阳气衰微,手足逆冷。
文源:陈潮祖医学论坛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请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