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津当初没有成为直辖市

一苇旅游 2024-10-01 05:23:21

天津,一座六百年造就的城市,从漕运中心到帝都卫所,从通商口岸到超大城市,傲视渤海湾畔又蛰伏于北京身旁,洋气到“上青天”又俗气到杨柳青......六百年岁月流转,一身峥嵘历史的天津落后了,不但在四座直辖市中垫底,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也排在了四十名开外,甚至居于济南和太原等北方二线城市之后(中科院《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

别看现在的天津是中国超大城市中的小透明,但没有哪座城市随随便便能够成为直辖市。从古到今,天津的历史可简化为三个时代:古代的天津卫,近代的租界区,现代的直辖市。这三个时代也让天津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百年难遇的机缘巧合迈上了三个台阶,而每一次机遇都跟其身边的那座城市--北京脱不开关系。

天津的命运起于大运河,但从隋唐至金元,三会海口的天津都只是一个漕运中心。天津的第一个机遇出现在明初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江山后又定都北京的朱棣将起兵之地改名为“天津”,并就地设立“天津卫”。清初的天津卫进一步先后升为天津州和天津府,为天津后面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末的两次鸦片战争让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如果说哪座城市在客观上得利最多,恐怕要属天津这座晚清见证不平等条约最多的城市。成为通商口岸后,天津的租界区成为北半个中国最有“国际范儿”的区域,也蜕变为鱼龙混杂的“北方上海滩”。当然,天津能有这一切,大概率与它和北京之间仅两小时火车的近距离有很大关系:不管是早期过气的王爷,还是后来下野的军阀,都把这里当成了随时可东山再起上北京的蛰居之地。

至民国初年,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和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仅次于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于是,天津三设直辖市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新中国成立的当年,经历八年抗日战争和四年解放战争的天津,依然能在全国GDP十强城市中占据前二的位置。又经近20年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几次进出河北省的天津于1967年恢复为直辖市。

那么,如果当初没有被恢复为直辖市,现在的天津会是什么状况呢?可以肯定的是,天津依然可以占据河北省会这个位置。少了作为直辖市的超然地位和政策红利,但却多了环首都的京畿资源。至少,天津可以作为河北一省的“霸都”,完全避免了现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在省内尴尬的窘境。

河北多元化的地理环境和省内特殊的行政区划构成造就了这个“北方散装省”内各地市谁也不服谁的现状,而套娃式的“嵌套散装”更让这个区县和县级市数量多达170个左右的省份施政效率很难提高。如果天津没有直辖,而是河北省会的话,河北不但会有一个“强省会”,而且会形成省内一超多强的良性竞争态势,这“一超”自然就是天津。

虽然跟邯郸、正定、保定这些历史上千年的城市比天津尚属后起之秀,但和靠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比,天津的人文底蕴和经济厚重感明显会让河北全省更加服气。从2023年的经济总量来看,河北超过天津的2.5倍,但河北省内经济总量最高的唐山市仅有天津的一半多一点。

如果天津当初没有直辖,改观的还有河北在全国的地位。假如合并2023年河北和天津的经济总量,那么在全国能居第五,仅在粤、苏、鲁、浙之后,大大提前两地现在第12和第24的位置。而以近北京市1.4倍经济总量的实力,将改变现在天津和河北依附于北京的关系,也会更加向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方向转变。

0 阅读:0
一苇旅游

一苇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