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300年定律和马尔萨斯陷阱

吴聊的历史 2024-12-01 13:19:20

先秦之后,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有一个三百年定律。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西汉,持续了210年。

天命之子大魔导师刘秀的东汉,持续了196年。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晋朝,东晋西晋加起来也不过156年。

即便是盛世大唐,其实也不过持续了290年。

此后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98年,明朝277年,清朝268年。

关于没有一个王朝能超脱三百年这件事,网上众说纷纭,有人归咎于阶级固化后的利益再分配,有人归咎于小冰河期等恶劣气候,也有人说是封建制度的局限性,至今没有定论。

其实国外也有类似的讨论,其中有一个说法就是马尔萨斯陷阱。

1798年英国大数学家马尔萨斯就指出,人口是指数增长形式,而粮食是线性增长形式,随着时间线的拉长,一旦粮食增量赶不上人口增量,饥荒、疾病、战争等灾难就会周期性的爆发。

中国古代其实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重农抑商的制度也好,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也好,本质上都是想最大程度开发农业生产潜力,追赶上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掌权者的一些决策失误,通常这种追赶游戏都在三百年内就结束了。

不过马尔萨斯陷阱同样也有其局限性,不然按照马尔萨斯的模型推算,世界在1930年就应该已经被饥荒毁灭,更不会发展到如今七十多亿的人口规模。

首先人口增长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数值,不可能一直按照指数增长下去。但是即使如此,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确实几度压垮人类。

但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粮食增长也并非永远是线性,袁隆平老爷子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袁隆平院士之前,西方农业能反超东方农业,甚至达到能缓解全球粮食压力的武器是化肥,更准确一点是氮肥。

德国犹太人哈伯在1905年首次提出固氮的办法,并且沿用至今。哈伯也借此获得了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与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人齐名的顶尖科学家。如此造福人类的科技善举,加上诺奖得主的荣誉地位,讲道理应该是被后世人极为推崇才对,如今却鲜为人知。

其实相比工业固氮之父的名头,哈伯更广为人知的是化学战之父,或者是毒气弹之父。

恶名远扬的芥子气,同样也是出自哈伯之手。他发明的工业固氮方法养活了二十亿的老百姓,但是他开启的化学战仿佛是打开了地狱的大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哈伯将曾经一座座用来生产化肥的工厂改装成制造毒气的工厂,给这个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这位曾经拯救世界于饥荒,又将世界陷于化学毒气之中的天才科学家哈伯,最终也受到了反噬,他的妻子和长子先后自杀,哈伯本人也因为犹太人身份,被德国纳粹迫害出逃,最终身死异乡的小旅馆,结束了这天才而又罪恶的一生。

世界运行的规律其实就是没有规律,正如人生。人的一生如果都是全部设定好的,即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那和楚门又有什么区别呢?

困扰了古代王朝几千年的粮食危机,也会因为一两个天才而发生改变,每个人漫长的人生也会因为偶然间一两个决定而截然不同。

我们的世界不会倒回到困于三百年周期的古代王朝,我们也不会接触到芥子气或者毒气弹,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自己把控自己的人生。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楚门的世界》

0 阅读:8
吴聊的历史

吴聊的历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