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上有一群奇葩,自我身份认定为诗人。其中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写古体诗的,一类是写现代诗的。然后一部分人就开始互相鄙视。
本来这些人在领域里各展所长,写诗写短句(很多现代诗是不是能称为“诗”颇值得怀疑),互相交流也好,孤芳自赏也罢,就算互相之间有龃龉,也不过就是茶壶里的风暴。
就写诗对联这种事,好比是“文化广场舞”,谁都能来蹦跶两下,无非就是水平有高低而已,究其本质不过是场文字游戏。至于说什么“歌咏言,诗咏志”,那只是对“诗歌”的“正能量”期待,诗歌本身不过是种文体,有人“志”在风花雪月,就会有大把风花雪月之词。李后主词写得再妙,不也亡国了?那你说他有志没志?
如果头条平台上有哪位“诗人”对我所言不服,尽管下场与我较量好了,但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
好几年前,趁着“诗词背诵大会”的热度,头条上尽是些诗词,对联的玩意儿,因为这种内容字数又少又能引流量,就会让那些“胸有点墨”的人来“点墨”一下。但这种东西时间一长,就审美疲劳了,因为有题材困境,所以翻来覆去也就那些陈词滥调,很少出现有新意的作品。当这些个“诗人”江郎才尽,不再有新作后,为了突破困境,他们竟然开始无所不能了起来。
首先就是冷雁开始耍左棍了,批莫言,批何祚庥,虽然和我一样嘲笑董宇辉在诗词领域的谬误,但他自己的水平也不过尔尔。







冷雁除了写诗,耍左棍,虽然号称自己是“金融学博士”,但相关金融学的文章倒是一篇没看到。就算说他“不务正业”,“他业”也仅局限在那两样事情上面。相比起其他“诗人”,他的“副业”可就少多了!
一人分饰两角的董小华(筱华园),诗人占国兴,改名为“丁任通”的“丁甲明”,为了替司马南“报仇”,疯狂攻击何祚庥和张洪林,玩各种打油诗和藏头诗,我看不过眼,写了几篇反驳文章,这帮人居然不知死活跑到我评论区上蹿下跳,跟我玩这种文字游戏,殊不知完全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一群技止此耳的黔之驴,那我就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你看看这些个“诗人”们,会点写诗的技能和文字游戏就开始不知天高地厚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所不知”了,然后就开始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了起来,带着那种“武侠小说看多了”的心态,认为中国古人的智慧要远超现代人,学一下就能称霸武林了。问题是你们既缺乏基本的常识,又在传统文化的理解上浅薄无知却还极尽玄幻之能事,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在那里妖言惑众。本质上不就是忽悠那些比你们还蠢的受众,收割流量吗?
特别是董小华,居然不知“牛二”的典故,生生认为是“牛的老二”,就这种水平,还要大言不惭号称自己懂中医,撰文证明经络真实存在,后来被我批了个体无完肤,居然还有脸用“筱华园”的号号称打败了我,当真是牛二+阿Q的完美结合体,果然“无赖+精神胜利法”就是无敌般的存在,这一套倒是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异,难怪那些左棍们为特朗普重新上台而欢欣鼓舞,因为在本质上都是一路货色。被治消停了之后,一心一意替昆仑策卖命,疯狂耍起了左棍,死命维护主子司马南,哪怕在他落难之时,尽管之前司马南坚决要与她撇清关系,但董小华依旧一往情深,视之如岳飞,如此情意当真是可歌可泣!
自董小华耍左棍之日起,其一众“诗友”纷纷在其评论区摇旗呐喊,纷纷@“Q友”以壮声势,集体抱团取暖、意淫自嗨”。但纵观其文章,如裹脚布般又臭又长,理论逻辑破绽数不胜数,只知道空喊口号、乱扣帽子,完全就是文革大字报那一套玩意儿!这也难怪,当初那群“造反有理”的革命小将又能有什么扎实的文化基础呢?他们的后代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除了表现自己的无知加蛮横,还能有什么呢?
奉劝头条这些个“诗人”们给我消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