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你知道吗,我们的大脑发育如何,可能一定程度上反应我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感受到过多少幸福快乐。
香港理工大学的仇安琪及其同事们发表在《自然·精神卫生》期刊上的最新研究[1],通过分析亚洲女性及其后代的数据发现,母亲孕期间更加积极的心理健康,与其女儿的双侧海马体容量更大相关,并有利于其女儿、儿子的大脑区域功能连接。
这里的心理健康良好不单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还怀揣有积极的情绪和满满的幸福感。换句话说,孕期的积极情绪是后代大脑发育的潜在保护因素!
论文首页
众多研究表明,孕期母亲具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时,会对后代大脑发育造成重大且持久的影响。可实际上,孕期伴随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除了会引发精神疾病,还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其它负面情绪,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于是,仇安琪等人此次便要证明情绪的影响力。
GUSTO(Growing Up in Singapore Towards Health Outcomes)是一项前瞻性、纵向的新加坡队列研究,通过多种抑郁、焦虑量表来评估孕妇产前、产后、孕期的心理健康,并在怀孕期间提问孕妇“你目前是否为新生儿的降生做足充分的准备”以及“你现在对于生育还有多少热情和兴趣”,以探寻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在其后代7.5岁(大脑发育关键时期)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此次研究共纳入GUSTO 队列的381名儿童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控制孩子实际年龄、母亲平日情绪情况等影响因素后,母亲的孕期情绪越积极,女儿的双侧海马体体积越大(左侧海马体:P=0.033;右侧:P=0.027),儿子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左侧:P=0.580;右侧:P=0.366)。
母亲孕期情绪与后代双侧海马体体积之间的关联
不过,母亲孕期的积极情绪与后代的大脑皮层厚度或其它脑区体积的关系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母亲孕期的积极情绪对其女儿的海马体发育有特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发现,母亲孕期情绪还影响着后代大脑的工作运转模式,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
任务正相关网络(TPNs)和任务负相关网络(TNNs)是大脑功能网络的两个重要类别。TPNs在执行认知任务时被激活,与注意力控制、执行功能、决策制定和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过程密切相关;TNNs则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更为活跃,其中在自我反思、记忆回溯、未来规划、发散思维等思考过程中激活的默认模式网络(DMN)被广泛研究,其过度活跃可能导致“精神内耗”甚至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结果显示,母亲孕期的积极情绪越强,其后代大脑的TPNs功能连接性越强,也就是在功能上协同工作的程度更高;而其后代大脑的TNNs功能连接性越弱。
如此来看,不仅是那些复杂的双螺旋遗传物质,母亲在孕期获得的满满幸福感和积极向上的情绪,可能也可以“纵向传递”给后代。
母亲孕期积极情绪与TPNs功能连接性呈正相关,与TNNs呈负相关
简而言之——并非没有精神疾病就大可安心啦!从对后代大脑发育的影响来看,即使孕妇没有表现出精神疾病,其情绪仍然需要重点关照。一个元气满满的孕妇,能够得到大脑发育良好的娃子。
当然,祝愿孕妇的幸福感不仅仅存在于怀孕期间,产后感受到的不是落差,而是人生新阶段的快乐呢。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02-8
本文作者丨张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