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太会安慰别人,也很难被别人安慰到。
很多时候,别人安慰我的时候,我还要下意识得反向安慰:我没事,别担心。
而我安慰别人的时候,也常常会用一些标准的、错误的安慰方式。
比如:
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
我给你讲讲道理,这件事你不需要伤心;
你知道吗,我比你惨多了;
你坚强点,这没多大的事……
在面对自己的,或者别人的悲伤时,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希望对方的悲伤赶紧过去,仿佛悲伤是一种令人避之不及的情绪。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悲伤是需要时间缓冲的,是需要慢慢消化的,是应该被允许的。
有一位读者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夫妻离婚了,怎么才能让孩子快速接受?
我想了想,怎么才算“接受”。
大概就是假装不伤心,恢复到以前的快乐,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正常的孩子,正常吃饭正常睡觉,成绩丝毫不受影响。
如果一个孩子做到这些,可能会被家长认为,这孩子接受了,没有被父母离婚影响。
就像《家有儿女》中的刘星,他是全剧中最调皮,看起来最大大咧咧的一个孩子。
父母的离婚好像对他没有什么影响,在新的重组家庭中,他也能过的很开心。
可实际上,他是全剧最聪明,也最委屈的一个孩子。
父母离婚这件事,不管他接不接受,他都要被迫接受。他必须扮演那个调皮的孩子,给妈妈凶他的机会,给妈妈发泄的空间。
到了新的家庭,他依然要做那个最调皮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妈妈此刻是别人的后妈,她很难扮演好那个角色,也不敢去管教小雨和小雪。
刘星不能比那两个孩子优秀,也不能比那两个孩子乖巧,他一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地位。
唯一的方式,就是多闯祸,多做那个“坏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和谐。
从别人的视角看,刘星这个孩子是接受了父母离婚这件事,可是他真的发自内心的,坦然接纳这个结果了吗?
并没有,他一直在为了这个结果买单,一直在隐藏自己也受过伤的事实。
我们不允许一个人悲伤,不允许一个人缓慢接受一种丧失,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从心理学上讲,悲伤不是突然来临,突然消失的,而是分为五个阶段的。
人在生活中,经历一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伤害,丧失,打击,痛失所爱时,悲伤的阶段是人必然经历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拒绝。
我们会否认已经发生的事实,就像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一样。
或者是我们经常劝慰别人的,就当这件事没发生,你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就像离婚的父母,告诉孩子,你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就当父母没离婚。
在内心深处,我们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丧失,只能通过否认的方式让情绪有个缓冲。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生气。
常见的表现,是我们开始责备别人,错误的寻找一个指责对象。
比如,“我恨我的父母,他们太不负责任”;
“都怪他当时做了那件事,才会导致这个结果,我恨死他了”;
有时候,我们也会恨自己,怪自己。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
我们开始设想一系列的“假如”,好像在和命运讨价还价。
“是不是我乖巧一点,父母就可以不离婚”;
“是不是当时我对她好一点,就不会失去她?”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10岁的时候,妈妈哄睡她之后,就喝农药自杀了。
从那之后,她经常失眠。
她的半生,都停留在“讨价还价”的阶段。她一直认为,如果当时自己没有睡着,妈妈就不会自杀。
我们与自己讨价还价,与命运讨价还价,努力设想各种假如,这些都是在经历悲伤与丧失的缓慢过程。
第四个阶段是绝望抑郁。
我们会觉得痛苦,觉得绝望,觉得人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
沉浸在那份痛苦中,久久不能自拔。
我们会自我封闭,会意志消沉,生命里失去了亮光。
最后一个阶段是终于接受。
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挣扎,我们终于接受了事实。
我们敢于面对现实,能够面对生活的改变。
不再逃避现实的发生,努力寻求新的生活状态。
也许在这个时间段,我们还是会觉得不开心。
但是,至少生活已经有了希望,我们也愿意去积极追寻。
这五个阶段,就是悲伤的全过程。
当然,这五个阶段不是必然按照顺序发生的,也不是仅仅发生一次。
我们的情绪,会反复在这些阶段中跳跃,最终才能积极接受。
认识到这五个阶段,很多时候,就能够情绪地认识到自己或者别人,正处在哪个阶段。
也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些阶段,我们才能更好的允许自己,允许别人悲伤一会。
人不会永远悲伤,也不会突然就不再悲伤。
悲伤有不同的形式,那是因为悲伤有不同的阶段。
下次在遇到自己,或者别人悲伤的时候,最好的安慰方式,不是劝别人别伤心了。
“别伤心了”,这就是一句废话。
更好的做法也许是——你可以悲伤一会,你可以消沉一会,因为悲伤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有的人的悲伤会持续几天,有的人的悲伤会持续几年,这都应该是被允许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唯有深度关系,才能治愈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