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阳春三月野菜香,农历三四月份,乡村蔬菜青黄不接。黄瓜、丝瓜、苦瓜、南瓜、辣椒、茄子,都刚开始下苗。你像在我老家湖南邵阳、娄底一带,每年春节过后除了白菜、萝卜,基本上没有蔬菜食用。到了三四月份,白菜萝卜也基本殆尽了。因此在阳春三月,老百姓就会去地里采摘各种野菜来代替蔬菜食用。
你像蒲公英、荠菜、香椿芽、枸杞芽、榆钱、花椒芽、野芹菜、蕨菜、藜蒿、大春笋、小竹笋等野菜,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记得小的时候每年三四月,家里的长辈都会去竹林中挖竹笋或者去山上摘蕨菜来炒菜吃。作为植物科普博主,笔者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种非常古老的野菜。很多人都没有吃过,它就是蕨菜。
不过这个蕨菜非大家想象中的蕨菜,在我们生活中通常蕨菜是指欧洲蕨。其实在湖南这边蕨菜指的是另外一种蕨菜,它的学名叫紫萁,古人称其为薇菜。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这种植物。
认识薇菜、了解薇菜
薇菜,最早记载于周朝,《诗经·国风·召南》中有诗歌曰:“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女生爬上高高的南山,去采摘蕨菜,没有见到心上人,心生忧虑。
薇菜,也叫紫藄、藄蕨、茈萁、紫蕨、蕨基、毛老鼠、毛狗子、紫萁贯众,之所以有这些别称,就是因为薇菜的嫩芽是紫色的,茎秆上面有很多绒毛,顶部卷曲起来,上面还有很多类似于蜘蛛网一样的白色丝状物,因此得名。薇菜是紫萁科薇菜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在我国湖南以及云贵川等地广泛分布,喜欢生长在山坡林下以及溪边的酸性土上。
薇菜的价值
薇菜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植物,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薇菜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它在我国食用历史就超过3000年。郭璞在《尔雅》中就对薇菜做出了注释说:“薇菜,即紫藄也,似蕨可食”。至今在湖南、重庆、湖北、贵州等地都有吃薇菜的传统。
你像在我老家湖南邵阳、娄底一带,说春天去采摘蕨菜,通常指的是薇菜。每次和朋友去采摘蕨菜的时候,看到他们将欧洲蕨当蕨菜,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解之后才知道,蕨菜其实也分很多种,薇菜包括欧洲蕨菜只是其中之一。薇菜味道微苦与涩感,通常需要焯水之后反复浸泡去苦在食用,特别适合用来炒腊肉,超级下饭。
薇菜除了可以直接炒菜之外,还可以煮熟之后晒干做成干菜。听说日本人和韩国就对薇菜情有独钟,将其称之为“雪国山菜”,是一种非常高端的食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日本和韩国都会从国内进口大量薇菜,你像重庆、黑龙江每年都会出口数十万斤薇菜干制品,为了应对这庞大的市场需求,如今薇菜甚至已经开始人工种植。
薇菜除了可以作为野菜食用之外,同时它也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传统中药材中紫萁贯众指的就是它。传统中医认为薇菜幼苗期,顶部的白色棉毛,可以用来止血,其次它的根部也是一位非常好的中药材。所以春天我们去野外挖野菜的时候,遇到它可不要错过了,非常美味的一种野菜,纯天然绿色无污染。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薇菜了解了吗?在你的家乡蕨菜指的是欧洲蕨还是薇菜呢?这两种蕨菜你都吃过吗?你更喜欢哪种蕨菜?在你的家乡有薇菜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