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众多原因,诞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为了遏制这些不好现象,195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三反”运动。“三反”运动主要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对纠正这些不良现象起到了很好效果,不过也造成了一部分冤假错案。比如在“三反”期间,曾经有一位红军时期的革命将领就因为受到错误批判,主动结束了自己生命,49岁就英年早逝,他就是乐少华。那么,乐少华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乐少华出生于1903年,浙江宁波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早年只读了几年私塾,为了谋生前往上海做童工。上海是繁华的大城市,在这里的乐少华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当时大革命如火如荼开展,也是在此期间,乐少华接触到革命思想,开始参与革命运动。
1925年,22岁的乐少华在从事工人运动期间加入我党,不久之后,他担任了上海总工会的宣传委员,因为表现出色,两年后,乐少华被组织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在莫斯科的留学经历使乐少华接触到很多优秀的革命人士,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树立了为革命奋斗终生的理想。
1931年,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学后一年,乐少华由苏联回到国内,进入上海,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不过,因为顾顺章的叛变,上海的地下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革命工作极难开展,乐少华也因此在1932年前往中央苏区,加入了红军。
加入红军之后,乐少华进入红五军团,担任了15军的副政委。第四次反“围剿”期间,乐少华担任了红七军的政委,不久之后他又被任命为红五师政委。这段时期,他指挥红五师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国民党19路军的铁军团,并且还打败了敌人支援的两个营。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乐少华被任命为红七军团的政委,在组织的命令下,他的部队被改编为抗日先遣队。在寻淮州以及乐少华的带领下,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前往福建,开始在福建各地发展抗日力量。不过,当时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抗日先遣队也因此引起国民政府猜疑。1935年,抗日先遣队转移到江西德兴时遭到国民党的伏击,部队损失惨重,包括方志敏、刘畴西等都被敌人逮捕,乐少华也身受重伤,前往上海秘密治疗。
1936年,伤愈后的乐少华前往陕北,不久之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了陕甘宁边区兵工厂的厂长,自此之后,他开始领导我国的军工工业,为整个革命时期的武器装备以及弹药的保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乐少华奉命前往东北,继续在东北领导军工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乐少华担任了东北工业部副部长以及军工局局长等职务,继续领导新式武器的制备以及研发,保障了不久后的抗美援朝弹药供给。
1951年,“三反”运动开始之后,乐少华受到错误批判,作为一名革命将领,他视荣誉重于生命,1952年,乐少华英年早逝,而且是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49岁。好在1980年组织对他的问题重新审查,恢复了他的名誉,乐少华得以沉冤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