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的女兵,从来没打过枪”。一个老兵留言说,他服役的时候,当时所在单位的女兵别说实弹射击了,就连训练都很少参加,这是女兵和男兵不同的地方,也是“特别”的关照。女兵不用参加训练,不用进行实弹射击,老实说这种话听听就行了。在部队当兵,其实只有好兵和孬兵的区别,没有男兵和女兵的区别。干得好,在哪都会受到欢迎,如果又懒惰做事情又差,那么在哪都会让人嫌弃。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来头,就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甚至就可以不搞训练,不参加集体劳动,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方面真正有来头的人,往往会非常谦逊低调,不但会认真训练,而且更不会摆谱,把自己的来头拿来说事,他们恨不得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来头,而不会用这种所谓的关系来显摆,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一方面,在基层连队,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靠干工作说话,靠群众评价,靠自己的贡献和能力。
说得不好听点,你自认为有来头,殊不知别人还有更大的来头。千万别把这种东西当成自己的资本和护身符,那样就让人笑话了。还有人会说,很多女兵本身家庭条件好,大多数人也是来自大城市,锦衣玉食习惯了,之所以到部队,无非是为了过渡一下,把部队当成平台跳板,当两年兵,然后回到地方安排工作,实现曲线救国。当然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到了部队就由不得你了,尤其是在野战部队,在战斗班排,或者甚至就是在特战部队,女兵也是战斗员,怎么可能就不搞训练,怎么可能能躲得过去?以前部队有一句话,女兵当男兵用,男兵当声口用。说的大体意思就是,根本不会因为你是女兵就会不一样,该训练训练,该劳动劳动,该骂还得骂。看过一个女兵写的回忆军旅生活的文章,她就是因为来例假了,那天不是很舒服,想请假不参加训练,结果被连队的指导员,平时的知心姐姐,好好批评了一顿,将她骂哭了。
部队从来不是安乐窝,也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尤其是在基层连队,那是实打实要做事、要训练的地方。在部队无论是男兵还是女兵,新兵连就必须进行实弹射击,下了连队又会根据分到不同的单位,训练的强度和内容会不一样。如果你是女兵,又被分到了卫生队,或者是部队的医院,那么训练确实会很少,有的人从此之后确实没有再进行过实弹射击。而一些被分到通信连的女兵,虽然实弹射击少了,但是跑步爬杆却成了必修课。
问问当过有线兵的战友,在野外作业,在40多度的高温下放线、布线、爬杆,是不是比实弹射击痛苦多了。不得不承认,在部队确实有那种少数的不用参加训练和射击的岗位,不论男兵,但是只要聚焦到作战部队,绝大多数都必须参加训练和射击,也不论男兵。想要清闲,就别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