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志病重住院,弥留之际向上级提出一请求:我还想再见见我弟弟

景天聊过去 2023-08-27 04:39:11

在1922年的这个世界里,毛远志的呼声穿破了寂静的夜晚,宣告她踏上了人世的旅途。然而,早于她的,还有毛岸英,那个比她早出世一年半的毛主席的长子。

记忆中,还保存着1913年的一幕:那时的王淑兰,年仅17岁,却已嫁作了毛泽民的人。在那个年代,这种联姻更多的是家庭传统的延续,少有出自两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然而,王淑兰与比自己年纪小两个月的毛泽民结为连理,也算是家庭习俗的一种体现。

在毛家这个大家庭里,毛泽民扮演着长子的角色,为家庭分忧解难。虽然严格按照出生顺序来说,这个职责本应落在毛泽东的肩上,但他从小志向远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探索与期待。他离开了小山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追寻他的梦想。于是,毛家的重担就由毛泽民承当,而王淑兰作为他的伴侣,也自然成为了儿媳的责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21年春,毛泽东的归来像是家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波澜。在哥哥的感召和引领下,毛泽民心中也燃烧起了革命的火花,决定从韶山赶往长沙,投入到革命的浪潮之中。

毛泽东对王淑兰有着深厚的关注,他深知,想要让毛泽民顺利走上革命道路,不能缺少她的同意。如果她不答应,那么所有的计划都将不得不暂时搁置。

尽管王淑兰未受过多少教育,她的智慧却不受影响。她深知毛泽东的学识和魄力,他是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同时,她也感受到了丈夫的期待和坚定,不想做拖他后腿的人。经过深思熟虑,王淑兰终于表达了自己的决定,她说:“丢掉家中的那些琐碎物件,为了追求美好的社会,我心甘情愿。”

于是,在1922年,毛泽民与毛泽东一同走到了长沙。他们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做起了校务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后来,他们又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工作和学习。在这期间,王淑兰也始终陪在丈夫的身边,共同进步,一起奋斗。然而,好景不长,王淑兰发现了自己怀孕的事实。

1922年5月5日,王淑兰为毛泽民生下了一个女儿,他们给她取名叫毛远志。然而,在毛远志的记忆中,她并非家中的独生子,她还有一个哥哥。

在1938年,毛远志的人生旅程带她来到了延安。此时,毛主席以父亲的身份轻松地与她分享起往日的家事,他温和地告诉她:“你不知道的是,你曾经有一个哥哥,他在7岁那年不幸患上肝炎。一场高烧将他送进了长沙的医院,但他没能熬过去,他在一个洗澡后离开了我们。”

毛远志随后就成为了毛泽民与王淑兰唯一的孩子。当她襁褓中哭声还在空气中回荡的那个冬季,毛泽民已经踏上了前往安源路矿的征程,投身于工人运动的热潮之中。她的叔叔们也相继离开了长沙,她只能跟随母亲返回到韶山的故乡。

随着家庭成员纷纷投身革命,毛远志的童年是在父亲的身影稀疏之中度过的。在她稚嫩的记忆深处,只有那么一次,是父亲和伯伯回家的那一天。

那是1925年的2月,那一天,毛泽东带着家人与毛泽民一同回到韶山,一下子,家里热闹起来。一些陌生的面孔成为了日常的客人,家里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欢快起来。

在她还小的时候,毛岸英和毛岸青是她的玩伴,他们三人的亲密关系在艰难岁月中给毛远志带来了难得的欢乐,成为了她少有的快乐回忆。

然而,直到后来,毛远志才知道父亲和伯伯回家的真正目的是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他们试图把革命理论付诸于实践。然而,在不久后,毛泽东和毛泽民兄弟又一次离开了韶山,家人们又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毛远志不知道的是,在伯伯和父亲回家之后的某个时刻,她的母亲王淑兰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的1月,毛泽东再次回到乡下,进行农民运动的考察。王淑兰也在一旁提供了帮助,还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湘潭特别区各界负责人座谈会。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纷纷被逮捕,王淑兰也名列其中,并连续两次遭受监禁。

在1929年的一个转瞬之间,王淑兰被出卖,被关进了湖南省陆军监狱。然而,让毛远志意外的是,她的母亲在监狱中提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带到身边。

毛远志终于明白,母亲王淑兰的目标是通过她与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狱中的战友罗醒也有一个儿子,罗华初。这两个孩子就这样成了秘密信息传递的关键。

直到1930年的7月,彭德怀带领的红三军团攻占了长沙,王淑兰才带着女儿成功越狱。

然而,由于王淑兰的脚是绑过的小脚,行走困难,使得她离开了红军。王淑兰选择收养罗华初,并赐给他新名字——毛华初。母子三人在没有找到党组织的那段时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且由于王淑兰曾积极参与革命,她们不得不四处躲避敌人的追捕。

对于毛远志来说,那段时期的记忆深入骨髓。她始终在期待有一天能拥有一个真正的家,不再被人欺凌。

直到1937年,父亲毛泽民从千里之外的延安发来信件,希望毛远志能够到延安去学习。

于是,王淑兰陪伴着章淼洪和毛远志先去了长沙,然后经过八路军长沙办事处的转手,他们终于抵达了延安。

1938年的3月底,毛远志和章淼洪到达了延安。章淼洪由于年纪稍大,被安排到了抗日军政大学四期学习,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来到延安后,毛远志终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在毛主席的照顾下渐渐长大。

他们抵达延安的那个晚上,章淼洪和毛远志就被带到了毛主席居住的凤凰山窑洞。在离开家之前,王淑兰叮嘱他们带上一些云片糕给毛主席,毛主席一边品尝着这些久违的家乡美食,一边不停地夸赞道:“真好吃,多年没尝到家乡的味道了。”

毛远志到延安后,急切地问毛主席:“我的父亲在哪里?”毛主席慈祥地告诉她:“你爸爸已经去新疆工作了。”尽管一瞬间,毛远志感到了失落,但很快,毛主席的关怀让她感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在章淼洪被安排去抗大学习后,毛远志也向毛主席表达了想去抗大学习并参加八路军的愿望,毛主席便笑着为她写下了五个字,结果毛远志一字也没能认出来。

毛远志抵达延安的初期,她的伯伯,毛主席,为她规划了教育道路,她被送到了延安的鲁迅小学。很快,这个学校变更为延安保育小学,成为毛远志接受基础教育的地方。

由于缺乏早期的学习经历,她在同班学生中的年纪尽管最大,但她的基础知识却是最薄弱的。面对这种情况,毛远志并未沮丧,反而展现出顽强的学习精神。她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挑战,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之后,她如实地对别人说:“生活的苦难让我深深感受到,学习的机会是多么的宝贵。”

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后,毛远志和她的表姐章淼洪有机会去探望伯伯毛主席。那天,他们聊得非常开心,毛主席偶尔问道:“你什么时候出生的?” 毛远志回答说:“民国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毛主席随手翻看了一下桌上的日历,发现今天正好是毛远志的生日。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并决定立即为她庆祝生日。那一天,毛远志和她的表姐章淼洪不仅享用了毛主席特意为她煮的挂面,还吃到了由警卫员亲手烧制的两个猪蹄子。

毛远志在离开毛主席住处之后,才被她的表姐告知,这一切都是毛主席为她精心安排的生日庆祝。听到这个消息的毛远志深深地感动了,她告诉自己:“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是伯伯为我庆祝的。”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关怀。

在延安的日子里,毛远志顺利完成了五年级的学业,并于1939年9月被安排在中央军委二局担任机要工作。一年后,她在党组织的认可下成为了预备党员,尽管她那时并未满十八岁。她以一颗热忱的心,等待着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那一天。

1942年冬天,毛远志返回延安的途中,她决定拜访她的伯伯,毛主席。她将自己已经成为预备党员的消息告诉了毛主席,这让毛主席高兴不已。他为她准备了一些特殊的奖励——一堆纸和两支铅笔。在战争年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奖品实际上是难得的珍宝。

在毛主席的照顾下,毛远志在延安住了一周。在她即将离开的时候,毛主席知道她因头痛需要休养,就为她安排了去西北局农场的机会。在那里,她不仅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还可以享受生活的片刻宁静。听说她居住的环境恶劣,毛主席还特别派警卫员为她提供旧报纸和风干鸡肉,用来改善她的生活和营养状况。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毛远志迅速成长,并逐渐展现出领导能力。然而,1943年她的父亲毛泽民在新疆战死,这个消息被毛主席瞒着她直到1945年。那一天,毛远志和她的丈夫曹全夫去看望毛主席,意外听到毛泽民牺牲的消息。她瞬间泪流满面,无法掩饰内心的悲痛。但是,她知道她需要坚强,为了母亲,为了伯伯,也为了自己的事业。

那时,毛远志已经决定响应中央号召前往东北。毛主席知道这个决定,他希望她能从父亲的牺牲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毛远志告诉毛主席,她会变得更强,不会让他失望。毛主席看着她,满脸的爱和骄傲,轻声告诉她:“我对你的学业和工作毫无疑虑,我希望你能继承你父亲的遗志,真心为人民服务。”

毛远志与伴侣曹全夫在张家口受困的时刻,他们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信中,毛主席以暖人心肠的字句,为他们的联姻献上祝福。在那封信的附件中,有一张照片,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中,毛岸英紧紧地抱着李讷,那份亲情暖洋洋地融入这张黑白的照片之中。毛主席并未直接陈述,但他的行动已经为他们揭晓了一个喜讯——毛岸英从苏联回归了。

毛远志与毛主席的亲密关系常常被低调地处理,她在所有的亲属中,可以说是行事最为内敛的一位。虽然她也在年幼之时被送到毛主席身边,享受了毛主席的照顾,但建国之前,毛远志已经拥有了独立的生活,跟随她的丈夫在外工作,直到1954年,她才回到北京。

她的弟弟,毛远新,出生于1941年的新疆。他比姐姐毛远志小了足足19岁,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在新疆的军阀盛世才背叛之后,他与母亲朱旦华被囚禁在牢狱中,度过了苦难重重的四年。直到1951年,朱旦华才带着毛远新来到北京,但毛远新却选择留在了毛主席的身边。他的出现,让毛主席的生活多了些许欢声笑语。

在毛主席的三个兄弟中,毛泽覃的儿子毛楚雄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而毛泽民的儿女,毛远志与毛远新,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第三代的全部。然而在建国之后,毛远志已经随着丈夫到了江西军区工作,他们生活中很少提及自己的家世,也尽量避免打扰毛主席,很少出现在中南海。

在李敏走入婚姻的殿堂的那一年,1959年秋天,毛远志一家踏入了中南海的门槛,参与了这一欢喜的盛事。而后,他们便鲜少有机会再赴中南海。

然后是1963年,毛主席的七十华诞。毛远志与李敏一同踏入中南海,向毛主席献上他们的祝福。这是毛远志第二次为毛主席庆生。毛主席一见到她,便怀疑地向她问道:“你这么多年为何不来看望我,也不写信问候?你那头疼病还好吗?”毛主席对她早年在延安患病的记忆犹新,让毛远志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感动。

然而,毛远志的稀疏平常的拜访,部分原因在于她深深铭记着母亲的叮嘱:“伯父承担着国家大事,你到延安后要少去打扰他,要自立更生。”另一方面,毛远志自身也想回避这种宗族关系。然而,亲情的纽带是割不断的,毛远志听到毛主席的埋怨,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伯伯的手,言语间充满了感动和无奈。

那一晚,毛主席拉着毛远志的手,关切地询问她的生活点滴。毛远志注意到毛主席的呼吸略显沉重,推测可能是感冒,于是嘱咐他多加注意身体。那一天,毛主席的人情味十足,还与身边的工作人员逐一合影。

李讷婚礼之日,毛远志再次来到了中南海,与家人一起合影留念。然而,到了1971年,毛远志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但她坚持参加工作,尽量回避与毛主席的联系。

1972年,毛远志回到了中组部工作。毛主席离世后,她每年都会在毛主席的诞辰和忌日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但是从未在签名簿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

毛远志晚年时,身患重疾,却一直坚持着与病魔的斗争。1990年7月,她的病情恶化,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见弟弟毛远新一面。毛远新与妻子全秀凤赶往了北京的301医院,姐弟两人最后一次相见。

那年冬天,毛远新一家与姐夫曹全夫一家,将毛远志的骨灰送往韶山安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2 阅读:2273

景天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