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为何不愿意称帝而曹丕就立即称帝了呢?

史说新读 2023-12-01 16:44:42

其实原因很简单,曹操的包袱太重,而曹丕怎则没有这个包袱。曹操做的事情就是栽树,而曹丕作为后人,他就是乘凉的那个人,因此曹丕也就没有任何道德和心理负担,也不会受到那么大的阻力。

公元196年秋七月,汉献帝脱离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掌控,逃到洛阳。曹操见机,将汉献帝刘协迎接到许都,重新创立朝廷,高举天子的旗帜,征讨四方,从而逐步平定了北方。

不管是征讨袁术,还是吕布以及袁绍,北方乌桓,刘表或者孙权以及刘备等等各个诸侯,曹操征讨的名义均是以天子,打的旗号都是恢复汉室。

曹操做的这些事情许多人都信,因此当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都的时候,许多忠于汉室的人都来到许都,或者说许多认为曹操会兴复汉室的人都来到曹操这边,比如孔融就是。

曹操身边有许多人都相信汉室可以兴复,比如荀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因此一直兢兢业业的辅佐曹操,坐镇许都,为曹操操心后方的事情。

曹操不是袁术那样,脑门子上就贴着一纸要当皇帝的告示,也不会像袁绍那样,明明要当皇帝,做得扭扭捏捏的,更不是刘焉那样,搞得偷偷摸摸的。

曹操是不是不想当皇帝呢?当然不是,至少早期的曹操就没有想过要当皇帝,而是真正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而已,至于将来做到哪一步,顶多也就是“霸王之业可成也”吧。

那么,曹操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皇帝梦的野心呢?大概就是公元212年,董昭等人提议让曹操进爵国公、加封九锡。

此时的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占领了荆州大部分地方,而南方的孙权比较弱小,关中已经占领大部分,至于益州刘璋则处于刘备攻击之下自顾不暇,因此曹操的实力最大,几乎处于无敌的状态,没有人可以撼动。

无论是文治武功,曹操在当时的天下已经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因此野心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做一个“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萧何,而是想更进一步,于是有了董昭等人的提议。

然而,董昭的提议遭到了荀彧的否定,这个不是他的一家之言,而是代表很大一部分忠于汉室的人想法,因此惹恼了曹操,此后荀彧被曹操调离,郁闷而死。

如果说先前只是专权擅政,那么到公元212年之后,曹操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专权擅政,而是向那顶皇冠狂奔而去。

在朝廷之上,曹操其实已经没有敌手,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霸王硬上弓,称帝即位,即使有人阻拦,完全可以杀而诛之,消灭一切反抗势力于屠刀中,可是人心呢?人心可以用屠刀覆灭的吗?人可以从肉体上消灭,但是人心需要道义来驯服。

畏威而不怀德大概就是曹操称帝路上的一个巨大的阻碍。朱温可以将大唐朝臣推入黄河中淹死,可是那些人心呢?服吗?当然不服,因此朱温的子孙很难延续朱温的威风而败亡。

将汉献帝刘协迎接到许都的是曹操,创立新的朝廷,高举大汉旗帜的也是曹操,以天子的诏令征讨四方的也是曹操,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汉室天子的名义下举行的,这个是大义,也是道。

曹操自己树立的旗帜,自己怎么能够推倒呢?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后人朱温干了曹操不敢干的事情,因此他被自己的儿子给杀了,自已没有道义,怎么指望后代会遵守道义呢?

曹操不是不想,也不是不愿意,而是无法克服心理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心里的那个道。

因此,曹操在有生之年,终于放弃了自己称帝,而是将这个称帝的机会让给了儿子曹丕。

对于曹丕而言,他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因为曹魏这棵大树是曹操给树立起来的,现在将它冠在自己的头上,也不会遭到激烈的反对,同样道义上也不会有问题,毕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曹操,曹丕乃至他的后代们却一直笼罩在篡夺汉室天下的阴影中,虽然他们凭借着文治武功平定了天下,扫平了战乱,维持了一个大体安宁的天下,可是世人对曹魏一直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以至曹魏居然在其鼎盛时期而亡,这个是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除了源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外,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曹操乃至曹丕得位并不是那么恰当。

曹丕通过禅位而称帝,而司马炎效仿曹丕夺取了曹魏的天下而称帝。

0 阅读:14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