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关羽在襄阳、樊城及汉水一线和曹仁、徐晃对峙时,孙吴忽然偷袭荆州的公安、江陵。
孙吴这边,吕蒙率两万余人马屯陆口,一直图谋关羽的半个荆州,这几年孙权和吕蒙接连对关羽出阴招。
孙权为了离间刘备和关羽,派人到江陵,愿和关羽联姻,即孙权之子娶关羽之女。
刘备曾娶孙权的妹妹孙氏,后来孙夫人逃回东吴,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联姻名存实亡。若关羽的女儿嫁到东吴并生下儿子,关羽是帮大哥刘备还是帮外孙?荆州到底算是刘备的还是孙权的?
表面看孙权自降身份,实际上包藏祸心、怀诈暴憎,关羽立刻识破,将孙吴使臣骂了回去。
此时孙权在东汉的官职是拜讨虏将军(军职三品),领会稽太守(官职三品)。不过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军职二品),领徐州牧(官职二品),只是未得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认可。
孙吴的官职都是孙权任命的,而非东汉官职。由于孙权本身官职偏低(相对曹操和刘备),便以护军来节制诸将军,最早是周瑜任中护军。周瑜去世后,吕蒙任左护军,蒋钦任右护军,同样可以节制军职相同甚至高于自己的将领。为了制衡左右护军,孙权又以堂弟孙皎任都护,位在护军之上。
孙吴偷袭荆州前,军职排名靠前的几人是:
孙皎任都护,拜征虏将军(军职三品),接替程普镇江夏郡,屯兵夏口。作为孙权的堂弟,孙皎有江夏郡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四县为食邑。汉水下游是孙皎的防区,也是其食邑所在。
吕蒙任左护军,拜虎威将军(军职三品)。吕蒙屯兵长沙郡的陆口,在巴丘到柴桑的长江段操练水军。几年前吕蒙曾袭击荆州,最后通过谈判为孙权取半个荆州,在蜀汉和关羽方看来,吕蒙是孙吴威胁最大的将领。
蒋钦任右护军,拜荡寇将军(军职三品),领濡须督。蒋钦镇守长江下游,以濡须口为中心,对抗夏侯惇、张辽、臧霸等曹魏名将。
贺齐拜安东将军(军职二品),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贺齐虽然军职高,但不任都护和护军,反而兵权小,这是孙吴的特点。
孙吴偷袭荆州的主要统帅,就是前三位,即都护孙皎、左护军吕蒙、右护军蒋钦。
虎威将军吕蒙虽然只有四十一岁,但征战一生,落下不少病根,为了麻痹关羽,便请辞回到建业。孙权以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右部督,拜偏将军,前往陆口接管吕蒙的部曲。
关羽水淹七军后,曹操放下身段向合肥战场的孙权求和,孙权立刻与曹操订立秘密盟约。曹操为表达诚意,撤走合肥、居巢等地的魏军,给东吴缓解压力。
孙权偷袭荆州,主要将领就是都护征虏将军孙皎、左护军虎威将军吕蒙、右护军荡寇将军蒋钦、偏将军陆逊。这年孙权三十七岁,他计划兵分两路偷袭荆州。北路由老将蒋钦率扬州水师西进汉水,堵住关羽水师归路,不到三十七岁的孙皎除了策应蒋钦,还在陆路上阻击关羽军。南路由四十一岁的吕蒙领衔,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先锋,向公安、江陵进发。从年龄看孙权和其主要将领整体上正值当打之年,而他们偷袭的关羽已经五十九岁。
十月,右护军蒋钦率领扬州水师,水陆并进,溯汉江而上,过江夏的夏口、竞陵北上,堵住关羽水师的归路。
蒋钦的军队原本是在东部长江下游,抵御夏侯惇、张辽的曹军,进攻或许差强人意,但防御绝对是密不透风,坚不可摧。
与此同时,左护军吕蒙悄悄赶到陆口,统偏将军陆逊、将军李异、将军谢旌等,率三万大军,八十余艘船舰,水路并进,溯长江而上。吕蒙军皆穿白衣,伪装为划桨摇橹的船夫,所谓白衣渡江。吕蒙用小船靠近烽火台,装作商人主动接收盘查,并送上礼品,结果荆州数十个烽火台一个都没点火,烽火台中守军竟全部被俘。
关羽在南郡大本营是如何布置的呢?
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陵,将军士仁则屯兵公安,作为江陵城前面的一道屏障。
刘备入川前,一直屯兵公安城,在这里发号施令,公安是蜀汉在荆州的重镇。只是蜀汉在荆州只有关羽一个重号将军,缺少马超、张飞、黄忠,也没有魏延、赵云这样的杂号将军,连黄权这样的偏将军、李严这样的裨将军都没有,士仁以关羽部将镇守此等重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士仁不仅镇守公安,还要为关羽军输送粮草,他和糜芳都未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关羽放话战后要追究责任。从公安以东上百里,沿江南北每隔二三十里便筑烽火台,也属公安管辖。东吴大军一路过来,烽火台竟然未能点燃,这个责任比之前的粮草问题更严重。
士仁字君义,是幽州广阳人,追随刘备多年,身经百战,是一名宿将,没这么容易投降。吕蒙令虞翻作说客,士仁紧闭城门,见都不见,省得对方玩离间计。虞翻是老将,本不会参与此战,因其懂医术,才从建业跟随吕蒙一路为其诊治。
如果关羽不将数千曹魏降卒安置在公安,士仁自认为守几个月没问题。可是现在己军和降卒数量不相上下,曹魏这些降卒是被大水困住才投降关羽的,大多怏怏不服,随时可能兵变,这件事令士仁焦躁不安,但又无计可施。
这时虞翻写了一封信,送到城门口,信上先讲了一番大道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
接着画风一转:“江东大军来袭,荆州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这句是说士仁的防区严重失职,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竟然没有点燃沿岸上百里烽火台预警。东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荆州有内应,当然这是吓唬士仁。
最后这句说到了重点:“蒋荡寇断水路,吕虎威绝陆道,城破之日将军再降,则失义也,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意思是荡寇将军蒋钦在汉水挡住关羽的水师,虎威将军吕蒙围住孤城公安,士仁若等到城破之日再投降,可就没筹码了。
于是将军士仁开城,流涕而降,为蜀汉保留了数千军队。士仁虽然没有麋芳国舅爷的背景,却绝非害怕关羽而降,关羽并没有斩杀帐下将领的记录。
士仁追随刘备、关羽转战各地,经验相当丰富,基于时局的判断,他认为东吴的水师不在荆州水师之下,蒋钦挡住关羽水师归路是大概率事件。公安城外有数万东吴军,内部有数千曹魏降卒,他这几千守军坚持不了几天,至于是降卒从内部攻破还是东吴从外部登城,似乎结局都一样。
四年前吕蒙也曾偷袭荆州,当时刘备率军五万出川,关羽率军三万南下,迫使孙权和谈,签订湘水之盟。出于孙刘联盟的大背景,以及四年前历史的惯性思考,士仁认为孙刘这次大概率还是会和谈,公安城只要不落入曹魏之手,就有回旋余地。
孙吴一方也知道士仁并非真心投降,虞翻向吕蒙献策道:“此谲兵也,左护军当控制士仁到江陵劝降,并留下一支人马镇守公安。”
吕蒙押着士仁到江陵城下,麋芳见士仁投降,也开城以牛酒出降。
南郡太守麋芳投降,成为了这场战争胜负关键点,他为何投降呢?这要从糜竺、麋芳两兄弟说起。
麋竺字子仲,徐州东海郡朐县人。麋家世代经商,是徐州巨富,本地豪族,资产数亿,光仆人都有一万多人。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糜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善于骑马、射箭。
徐州牧陶谦任命麋竺为徐州别驾从事,陶谦与麋竺,有点像刘表与蒯越,或刘璋与张松,是朝廷命官与本地豪族共治。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公孙瓒随遣平原相刘备前来助阵。到了第二年,陶谦病重,遗命由刘备继任,而向刘备传达这一遗命的便是麋竺。
196年,袁术进攻徐州,吕布趁机夺了刘备的老巢。刘备兵败,残部向东进攻广陵,又被袁术打败,退守海西因军粮耗尽,将士们甚至自相残杀,以人肉为食。
危急存亡之秋,麋竺与刘备联姻,将妹妹嫁给刘备,还送去奴仆两千、金银无数,帮助刘备东山再起。
曹操也看到了麋氏兄弟的价值,于是表举麋竺为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城相,企图将麋家收为己用,同时分化瓦解刘备军团。然而麋竺、麋芳兄弟不为所动,弃官而去,跟着刘备转战中原。兄弟俩同为地方封疆大吏,此等良机居然放弃,只能说他们对刘备的忠心日月可鉴。
刘备败走徐州,游击汝南,屯驻新野、逃亡当阳,一路走来不管多难,麋氏兄弟都不离不弃。
214年,刘备领益州牧后,拜糜竺为安汉将军(军职二品),排位仅次于刘备,关羽、张飞都不如他。同时麋芳领南郡太守(官职三品),在荆州的地位仅次于荡寇将军(军职三品)襄阳太守(官职三品)关羽。
也就是在刘备取代刘璋占据益州后,与糜氏兄弟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糜夫人早在刘备为刘表镇守新野时去世,没有留下一子一女。当时四十几岁的刘备没有子嗣,荆州本地豪族都顾忌此事,许多人不愿依附刘备,就是担心他后继无人。
于是糜氏兄弟开始为刘备物色继承人,最终确认罗侯之子寇封,改名刘封,立为刘备世子。从此糜氏兄弟与刘封建立没有血缘的舅舅外甥关系,共同进退。后来虽然刘禅出生了,但刘备在取得益州前一直没有稳固的江山。刘封有武艺,率军南征北战,还有一帮簇拥者,世子的地位无人能动摇。到刘备取得益州,也就是刘禅六岁时,刘备决定用亲生儿子取代养子刘封。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立刘禅为太子,拜刘封为副军将军(军职二品)。刘备提拔了很多人,但糜竺、麋芳兄弟没有升迁。此时军中五大将领,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安汉将军糜竺。看起来糜竺的排位很高,但前面那四个都是新提拔的。说到兵权,前面四人都手握重兵,糜竺更像一个光杆司令。荆州这边的麋芳,眼看同在荆州的关羽拜前将军,假节钺,自己却仍原地踏步,很难心平气和。
关羽在襄樊战场,糜芳在后方制造兵器、囤积军粮,这两件事糜芳都有点心有余力不足。而且江陵城中的兵器库还着火了,烧毁不少兵器。关羽曾表示,战后要追究糜芳的责任。
糜芳曾是刘备的小舅子,是蜀汉的早期股东,与关羽共事近三十年,他了解关羽,不可能真的严厉惩罚自己,糜芳并非惧怕关羽而投降东吴。
关羽水淹七军后,俘虏有三万,其中两万多人送到江陵,数千人送到公安。糜芳和士仁原本供应关羽粮草都难以为继,一下子多了三万张吃饭的嘴,而且还要提防这些人随时兵变,压力倍增。糜芳的江陵有守军万余人,但曹魏降卒有两万余,而且头号降将于禁也在江陵,令糜芳坐立不安。
糜芳对时局的判断,与士仁相似,都认为关羽很难全身而退,而自己要看管众多降卒,也难以长久守住江陵。
糜芳毕竟曾是刘备的小舅子,他的哥哥糜竺和众多亲属还在成都,就凭这点他也不能投降。
四年前鲁肃还没死,吕蒙也偷袭了荆州,连蒙带骗取得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后来刘备率军五万出川,关羽率军三万南下,迫使孙权和谈,签订湘水之盟。刘备和孙权以湘水为界,等于孙权将已经偷袭取得的三郡又吐出十之三四,取得湘江以东的荆州。糜芳认为刘备这次仍会率军出川,迫使孙权再次签订和约。上次是曹操征张鲁,刘备着急回防益州,才草草签订和约。这次刘备斩夏侯渊、取汉中,关羽在襄樊之战俘于禁、斩庞德,蜀汉形势一片大好,刘备有充足的时间和孙权周旋,绝不会像上次那样草草收场。
总体上来说,东汉十三州加上司隶,曹操占据约九个,刘备和孙权只有益州、荆州、扬州三州(交州虽名义由孙权控制,兵力和物资都很难北上),双方仍须鼎力合作,一致讨伐曹操,取得更多地盘,否则三足鼎立的格局不稳,曹魏早晚会灭亡蜀汉和东吴。
糜芳的看法并没有错,就连关羽也是这么想的,孙权偷袭荆州的时机还不如四年前。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孙权和吕蒙这回是铁了心要拿走整个蜀汉的荆州,不惜彻底击碎孙刘同盟,至于以后如何与曹操周旋,以后再说。糜芳等人是正常思维,没想到孙权这么短视,更没想到吕蒙如此战略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