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朝的说法也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唐朝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朝的说法。
唐朝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入釜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流来流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和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憧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舍中有客,提壶行配,汲水作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耀芋,脍鱼焦鳌,烹荼尽具,铺已盖藏。……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其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字。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饮茶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人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英以当酒。”意思是说,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虽然不完全喝进嘴里,也都要斟上并亮盏。
有位叫韦曜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来代替酒。从此,“以茶代酒”就成了那些不胜酒力的人们逃避喝酒的一个方法,传于后世。
韦曜以博学多闻而为孙皓所器重,但孙皓却是一个暴君,也是末代君主,在位之前被封为乌程侯,韦曜是耿直之臣,常批评孙皓,说他在酒席上“令侍臣嘲讲公卿,以为笑乐”,长此以往,“外相毁伤,内长尤恨”如此竟惹怒孙皓,最终韦曜被借故投入大狱处死。另外,孙皓早先被封为乌程侯的乌程(今浙江湖州南)也是我国较早的茶产地。据南朝刘宋山谦之《吴兴记》说,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御苑”。苑即茶也,一般学者认为,温山出产“御英”可以上溯到孙皓被封为乌程侯的年代,即吴景帝永安七年(264年,是年景帝死、孙皓立)前后,并且可能当时已有御茶园。
也有人认为饮茶自“王肃茗饮”而始。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上说,南北朝时,南朝齐的一位官员王肃向北魏投降,刚来北魏时,不习惯北方吃羊肉、饮酪浆的饮食,便常以鲫鱼羹为饭,渴了就喝茗汁,一饮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阳的人均称王肃为“漏厄”,就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
几年后,北魏高祖皇帝设宴,宴席上王肃食羊肉、饮酪浆甚多,高祖便问王肃:“你觉得羊肉比起鲫鱼羹来如何?”王肃回答道:“鱼虽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春兰秋菊各有好处。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这个典故一传开,茗汁便有了“酪奴”的别名。这段记载说明,茗饮是南人时尚,上至贵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之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需品,而北人则歧视茗饮。所谓“茗饮”,正说出了唐朝之前人们饮茶的方式,就是煮茶。
此外,在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既然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那么也就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