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阵营迅速制定了“援助乌克兰和削弱俄罗斯”的战略计划。这项战略计划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向乌克兰提供全方位的援助,确保乌克兰不崩溃。同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尽可能地削弱俄罗斯的整体实力和战争潜力,使其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再对美国和西方构成威胁。
针对美国和西方实施的对俄“削弱”战略,俄罗斯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俄方也祭出了“能源武器”、“核威慑”和“促变”这三个经济、军事及政治层面的策略与之对抗,并期望以此阻止西方阵营对乌克兰的军事、经济援助以及道义上的支持。
在俄罗斯祭出的三大策略中,“能源策略”是指将能源“武器化”。直白地解读就是利用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迫使欧洲国家妥协,或至少造成欧盟在援助乌克兰和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无法统一立场。
俄罗斯“促变”策略的原理是:西方阵营多为高福利国家,一旦因为对乌援助和对俄制裁导致经济滑坡、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些国家的民众就会产生厌战情绪,其国内的在野党派别也会借此向政府发难,从而逼迫政府改变政治态度,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
俄罗斯的“核威慑”策略是指利用西方国家和民众害怕核战争的心理,不断释放出西方阵营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和对俄罗斯的削弱会导致乌克兰战争升级以及可能会引发核战争的信号。直白地说,那就是吓唬西方国家,使他们在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等级上不敢太造次,以便于俄罗斯利用这个“时间差”尽快搞定乌克兰,或至少搞定“新入俄”的卢甘斯克等四地。
苏联和俄罗斯先后花费了50多年的时间与欧洲国家建立了能源供应体系。然而,自俄乌战争爆发后,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体系就已经崩溃,双方的直接贸易额已基本清零。
在俄欧能源博弈之初,曾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价格飞涨,欧洲企业的成本加大。客观地说,欧洲国家的损失巨大,而俄罗斯似乎赚了个“盆满钵满”。因此,舆论场上也就有了欧洲人将难以度过这个冬季,以及俄罗斯“越被制裁越强大”的论断。
在这场能源博弈中,俄罗斯过高估计了“利益”的价值,看低了“价值观”的分量,低估了欧洲国家与俄罗斯“断舍离”的决心。此外,俄罗斯以及舆论场上的俄罗斯支持者们忽略了经济制裁的内在规律性,即制裁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而且是不可逆的。
在西方的制裁效应逐渐显现后,占俄罗斯国民经济支柱地位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等产业均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产量、销量和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俄罗斯2022年的GDP下降2.5%。天然气产量下降25%,销量的下降幅度更是高达45.5%。
在石油领域,自2月5日起,欧盟将对俄罗斯的成品油实施限价。至此,欧盟、七国集团等西方组织已经对俄罗斯的石油进行了三波限价。据报道,限价导致俄罗斯的石油利润大幅下降。
据世界银行等专业机构的预测,在2023年,俄罗斯的能源贸易量将会有一波更大幅度的下降,俄罗斯的财政状况会进一步吃紧。而俄罗斯官员也已经表示,由于天然气和石油贸易量的减少,基于储存和成本等因素的考量,俄罗斯的能源会适度减产。
显而易见,印度等几个亚洲大国对俄罗斯能源的“吃进”还不足以填补俄罗斯失去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要知道,为了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哪个国家都“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尽管能源很重要,但能源毕竟不是“芯片和光刻机”,世界上的能源基地并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家。
客观地说,在这场能源问题的博弈中,俄罗斯寄望于用能源逼迫欧洲国家妥协的策略没有成功。相反,俄罗斯因此失去欧洲能源市场则是不可逆转的,可谓是“辛辛苦苦五十年,一夜回到零起点”。
这场俄乌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此背景下,西方国家的国内也难免会对援助乌克兰发出不同于政府立场的声音。因此,在一些国家中出现了民众抗议活动,以及一些在野党的“逼宫式”行为。而这似乎给了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支持者们某种期望,以为会导致西方“援乌削俄”战略的生变。
在法国和意大利大选,以及美国的中期选举时,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意大利总理候选人梅洛尼以及美国共和党众议院领袖麦卡锡都曾对本国政府的“援乌削俄”政策颇有微词。于是,俄罗斯以及舆论场上的俄罗斯支持者很兴奋,从而造成了某种幻觉。
然而,当法国大选尘埃落定,梅洛尼当上意大利总理,麦卡锡如愿以偿成为美国众议院议长后,这三个国家对这场俄战争的立场和态度却依然是“涛声依旧”。
直白地说,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支持者们期许西方阵营“内部生变”的愿望之所以会落空,源于缺乏对西方国家体制运行的深度了解。因为,这些国家民众的抗议活动本来就是“家常便饭”,而这些政客的言论不过是为了在国内的“上位”需要而已。
最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社会中,基于“价值观”的政治正确显然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再者,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仇视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寄望于西方“反俄”阵营的内部瓦解,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令自己一次次的失望,导致信心受挫。
自俄乌战争爆发后,有个现象比较耐人寻味。那就是,每当俄军在战场上拉胯,在战事中被动,或西方阵营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即将“升级”之时,以“嘴炮达人”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俄罗斯政治精英们,就会发出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核武器的“暗示”,或可能会爆发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言论。甚至于,有俄罗斯议员直截了当地将伦敦、柏林列入了首批核打击目标。
显而易见,梅德韦杰夫等人的言论自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意在通过这种威慑言论吓唬害怕核战争的西方国家,使它们不敢向乌克兰提供先进的、远程的进攻性武器。然而,俄罗斯人在言辞上设定的“红线”却一次次被西方踩踏而过。或者说,“核战争”的威胁并没能阻止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武器援助的一次次升级。
自俄乌战争爆发后,从最初的便携式单兵作战武器,到普通火炮,再到“海马斯”系统。从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到现在的西方主战坦克,而且,战斗机的援助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显而易见,俄罗斯的“核威慑”颇有点“狼来了”的反讽意味。从实质上来说,俄罗斯的“核威慑”策略已经失败。
直白地说,在俄罗斯的“三大期望”相继落空后,现在的俄罗斯已经陷入战略困境中不能自拔。而假如没有更好的招数扭转乾坤,俄罗斯的国家命运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即,可能会内部生变,也有可能会像苏联那样再次解体和分裂。
基于常识和逻辑分析,普京如果想摆脱目前的困境,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乌克兰战争中获胜。因为,除此之外的任何方式都会导致普京本人或俄罗斯的命运难测。比如,战败,俄罗斯可能就会解体。现在撤回去,普京的整个执政体系都有可能崩塌。
那么,俄罗斯还有在乌克兰战争中获胜的可能吗?客观地说,俄罗斯的获胜可能已经微乎其微。因为,即便是打成消耗战,也是俄罗斯输了。原因就在于俄罗斯会因为这场战争而实力大跌,特别是俄罗斯的国家发展机遇将丧失。而如果使用核武器话,则不能用胜负来衡量了,因为那是“共同毁灭”的模式。
综上所述,俄罗斯似乎已经无路可走,而普京也难以再有破局“大招”。直白地说,普京只有咬牙坚持打下去,而打下去的“代价”则极有可能是俄罗斯的国运。
实话实说,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之日,世界再无“三角战略”,只有“两极格局”。感慨一句:有的人一生糊里糊涂,但却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盲动。而有的人则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