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霸榜140多个国家,小投入获得大产出,证明资本并非万能

肥鱼商业 2025-02-04 02:46:14
deepseek热度不减

关于deepseek的热度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下降,反而现在愈演愈烈。目前在140多个主要国家的应用商店下载了都已经登上榜首。

不管有再多的诋毁和质疑,成绩实实在在的摆在这。美国的巨头(AMD、英伟达、微软、亚马逊、戴尔等)从刚开始的各种抗拒,到现在纷纷倒戈合作,就已经说明了这个AI模型的含金量。

这个AI开源模型现在已经让美国上上下下都感到紧张。不仅间接的造成了美国科技股的下跌,也让硅谷的工程师,还有美国的智库,不停的开会研究应对策略。

四两拨千斤的故事很多

在商业和科技的发展历史中,四两拨千斤的例子很多,比如早期的腾讯打败了微软的MSN,后来阿里巴巴的淘宝击退了ebay的中国电商平台易趣。

但是像deepseek这样,能够搅局美国上万亿美元的科技资本,还是从未见过。深度探索公司的规模非常小,只有100多人,资金量也非常小。整个团队研发deepseek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粗算一下整体成本应该在5亿人民币左右。(deepseek训练成本是500多万美元,并非整个公司的开销支出)。

为什么在全球真的多AI公司中,反而是一个小团队杀了出来。这几年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我相信也是属于偶然中的必然。

资本的叙事方式

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国的资本叙事,让很多创业者误认为,要取得突破就一定要巨量资金的投入。这种观点不仅在美国很流行,在我们国家也同样流行。经常在视频中,就可以看到某个领域的专家说,美国突破某个技术,用了多少钱,我们的投入还太少了。

现在来看,这似乎已经是反过来了,美国开始迷信资本投入,才能带来大的产出和技术突破。于是有了5000多亿美元的Stargate Project(星际之门)。

像openai这样的公司,融资的胃口也是越来越大,目前的计划融资金额达到了400亿美元,3000亿人民币了,仅仅这轮融资就能创造600个deepseek了。

其实从openai逐渐变大的胃口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资本推动技术,最后都会变成某个利益群体的金融游戏。

openai的创始人和大量员工拿着极高的工资,优越的工作环境,他们是铁打的既得利益维护者。更大的受益者就是openai的股东,以及对其进行了投资的机构和个人。

哪怕他们明明知道openai不需要花这么多钱,也可能并不值这个价。但是他们一定得把自己捧的更高,拿到更多的钱,至于这些钱有多少是挥霍了,有多少是分了都不重要,重要的维持这个故事不被打破。

于是也就有了离AGI(完全人工智能)永远只差一年,要不断购买GPU进行算力堆叠。其他公司和工程师,就对这个行业头部玩家的话奉为圭臬。慢慢的,这条技术路线的话语权,不仅被openai掌握,还被美国资本控制。

deepseek打破了资本的谎言

deepseek就像是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他不再按照前辈的“技术手册”来做事。你们大公司都做闭源系统,我就要回顾初心,做成开源系统,不为资本服务。

你们说已经要基于CUDA进行编程,我就往底层再走一步,重构技术逻辑,绕开英伟达。

只有真正不被眼前利益所控制,也不被资本所裹挟,沉下心来做技术,才有可能突破已有的框架。

很多懂商业的人,把这种小团队的大突破归咎于决策成本,他们认为小公司的决策速度和反应速度更快。

我认为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症状,并没有了解到问题的根源。如果有在大公司呆过的小伙伴,可以仔细想一下。是不是公司越大,受到的资本裹挟也就越难挣脱。

0 阅读:124
肥鱼商业

肥鱼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