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苦难的四种态度,代表着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是畏惧苦难。认为苦难难以战胜,因而并不试图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这是弱者的态度,生命力也就在这种逃避之中走向衰落。
华丽蝶变,生命璀璨
第二种是直面苦难。认为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努力忍受,忍字头上一把刀,时刻有着痛苦的主观觉受,苦难过去了,也只是认为总算挺过去了,松了一口气,并没有战胜苦难的快乐,这是常人的境界,生命力大致保持一种不升不降的平缓态势。苦难结束之后,也会有相应的福报,或早或晚,随之而来。
我为蝶耶?蝶为我耶?
第三种是享受苦难。因为自然是平衡的,天道是公允的,阴阳是互根的,与苦难相伴而生的,是福报,所以经历了苦难,必然也就随之收获福报,苦难必然过去,福报必将到来,这是强者的境界,多少有些悟道的通透,生命力也就获得稳步的提升。
生生不息,心向光明
第四种是没有苦难,制造苦难。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土难生今已生,正法难闻今已闻,盛世难逢今已逢。天幸而生我为人,来此尘世一遭,如何能够虚度光阴安平乐顺呢,于是乎决定极度自我砥砺,就把尘世塑造成金刚道场,什么经典最难就钻研什么经典,什么正道难走就坚定走向什么正道,什么智慧最高就追寻什么智慧,什么圣贤境界最为高远就向谁看齐,于是乎及早确立人生的使命,怀着一份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定信念,勇猛精进,永不停息,直至今生之终结,然后回首往事,已然做到了今生力所能及的极致,了无遗憾,欣然离去,迎接下一轮的新生,或者超凡脱俗,直超彼岸,从而奏响生命的最强音。这是大修行人的境界,人生虽短却已然实现了心灵境界的完美提升。
大美自然,胜境无限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当心向光明,深自砥砺,以期生命终结之时,智慧或境界,较之初生之层次,可以大幅提升,实现跨越,乃至于境界高远,迥脱凡尘。然世间众人,追求不同,境界迥异,所做的选择,定然千差万别,各个不同。菩萨种因,凡人种果,有其因必有其果,有其果必有其因,因果之报,真实不虚,故而一切之一切,尽皆取决于自身的选择,是以泰和偈曰:
各临其境,各从其道,
各行其是,各食其果。
朝闻大道,夕死可矣
【诗文皆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泰和散人于天心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