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带来银行业春天的信息?

价投谷子 2025-04-23 17:08:57

好多粉丝问我,你又不持有平安银行,为什么要常年跟踪平安银行的年报和季报呢?我在这里统一回答一下,首先我不持有平安银行,是因为我觉得它的质地不如招商银行好,但并不代表平安银行就是一家烂银行。至少在信披这个环节上,除了招行没有任何一家上市银行可以和平安银行相提并论。

其实我非常感谢平安银行这么多年来一直抢先发布年报和季报,同时在报告中披露了详尽的信息。很多信息对于判断整个行业的表现和趋势是有很大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披露的信息,哪些包含了行业的趋势:

1,贷款收益率环比上涨?

平安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收益率4.15%,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4.06%上升了9 bps。那么这种贷款利率上升是否具有行业共性呢?

我们继续深入分析平安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明细。对公贷款的利率环比下降了14 bps。拉动整体贷款利率上行的是零售贷款。2005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零售贷款收益率5.17%环比上升29 bps。我们看一下平安银行的贷款结构明细,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零售贷款当中只有住房按揭贷款环比是增长的。住房按揭贷款现在的常见利率大概是在3.2%左右,远远低于平安银行一季度5.17%的零售贷款利率。利率较低的按揭贷款占比提升,整体零售贷款的收益率反而上升了。这说明其他利率较高的贷款,比如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的利率进一步提升了。

我们都知道,在第1季度各家银行都在打消费贷的价格战。消费贷的利率从过去的3.3%左右一路下降到最低2.58%。在这种大环境下,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收益率能够逆势提高,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平安银行对部分客户进行了下沉。很显然,这是平安银行自己的一个战术选择,并不具有行业的代表性。

2,存款成本下降?

根据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显示,存款成本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0个bps,从1.91%降到1.81%。我们来研究一下平安银行存款成本的明细,如下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安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存款成本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价格方面的因素,即定期存款成本环比都下降了约8个bps。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平安银行的定期存款环比增长并不明显,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大量新增低成本存款稀释整体存款成本的情况。也就是说定期存款成本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旧的高利率存款到期转存为低利率存款而造成的。这一因素很显然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遍性。

第二是存款结构方面的因素,即平安银行对公活期存款的占比有明显提升。平安银行对公活期存款平均余额占总存款平均余额的比例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3.13%提升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24.09%。同期对公定期存款的平均余额是环比下降的。也就是说在对公存款总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部分对公存款从定期转向了活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平安银行的对公客户,其经营活跃程度有所提升。这因素有可能是平安银行自身客户群体特征,也有可能是整体经济的反馈。

综合上面两条,整体存款成本在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下降较多,很可能是银行业整体的行业趋势。所有银行都将受益于这一趋势,特别是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以及存款中定期占比较高的银行。

3,财富管理业务复苏?

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披露:2025年3月末,本行财富客户147.6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其中私行客户2 9.8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私行客户AUM余额19,911.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2025年一季度,本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12.08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38.7%,代理个人理财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6.4%,代理个人基金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5.7%。

通过这部分数据披露我们可以看出在总客户数和AUM环比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其代理保险,理财和基金的收入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说明在同比费率下调影响因素消失后,即便客户总AUM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更多客户选择将资产配置在保险,理财和基金等产品上,而不是存款上。这预示着整个行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出现了复苏。

重视理财业务的银行将受益于这一变化。理财业务手续费占比越高的银行受益越大,比如招行、兴业。

4,其他非息收入大幅下跌?

根据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他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超过30%,环比下降超过50%。我将平安银行其他非息收入相关数据整理成如下表1:

表1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安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非息收入下降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30.8亿。很显然,造成平安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大幅亏损的原因就是一季度国内债市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回调。

这一趋势具有行业普遍性。所有底层资产是债券性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都将会受到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占比以及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越高的银行受到的影响越大,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越大的银行,今年第一季度这块负增长的可能就越大。我选取了9家银行,国有大行三家,股份行三家,城商行三家,统计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和2024年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占当季总营收的比例,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大类银行中,受影响概率较小的分别是大行中的建行,股份行中的招行和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但是,这里面要提醒的是这种统计只是说受影响的概率较大,但是如果银行在一季度的配置策略或者套保策略发生了较大变化,最终影响可能小于预期。

0 阅读:2
价投谷子

价投谷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