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人口大国,为何中国经济能起飞,印度却不可以?

西府赵王爷 2022-03-16 18:23:46

在经济学中,人口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在市场关系中,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方面,人口代表劳动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生产力输出;另一方面,人口又代表着消费市场,可以把生产力转化成财富。一般来讲,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那么生产力就难以提高,消费能力也会减弱,经济自然也就随之走向下行。

简而言之,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是一个国家走向强盛的最大动力。对此,我们往往将其称为“人口红利”。

在当今世界,中国算是成功收获“人口红利”的典型。众所周知,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而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并成功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人口方面的优势。

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人口大国,都能够像中国一样,享受到如此巨大的红利,比如印度。

印度乃是当今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在2020年,印度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3.8亿人。而印度医疗网站Medindia,更是在最近宣称印度人口已达14.15亿人。而作为对比,咱们截止2021年末,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比前面的数据少了差不多三百万。所以前段时间网上都在传,“印度人口超过中国”,“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只不过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因为印度那边的数据只是民间机构估算得出,缺乏普遍性,连印度官方都不认可。所以就当下而言,咱们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是要领先于咱们的,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另外与中国相比,印度青壮年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源储备充足。

所以客观来讲,印度在人口数量方面对比我们并不存在劣势,甚至还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往往就代表着更多的新生人口,这些人都是日后的劳动力和消费群体,潜力十足。

从这个角度去看,印度似乎也应该像中国一样,拥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并借此让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重要引擎。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前的印度虽然是能与中国媲美的人口大国,但他并没有享受到如中国一般的“人口红利”。

以GDP数据为例,印度在2020年的GDP总量约为2.6万亿美元,而同年中国的GDP总量则是达到了14.7万亿美元,是印度的5倍多。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当年的人均GDP仅有1900美元,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里面只能排到150位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而中国在2020年的人均GDP则是能够达到1.05万亿美元,刚好处于平均线以上。

对比中印两国的GDP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印度虽然人口和中国接近,但经济水平相差甚远,完全不在一个阶层。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为何没有成为下一个中国?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得出结论:人口红利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然而想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却还需要诸多的条件辅助。比如教育、就业以及健康等等。印度虽然拥有庞大的人口,但在这些领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而限制了人口红利的发挥。

首先,印度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一个国家想要崛起,教育无疑是需要首先抓起来的,因为教育水平决定人口质量。

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印度曾长期推行精英化教育,将教育资源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从而忽略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教育投入。许多农村的孩子在该上学的时候,却找不到学校,更找不到老师。

如果想要孩子们读书,那就得自己花大价钱去请私人教师,或者是去上一些水平极差的草根学堂。然而一般的家庭是请不起私人教师的,而上草根学堂的成材率又非常低,有时候还不如回家种地。这使得印度的基础教育长期滞后,更养成了一种“读书无用”的惯性思维。

印度政府在独立之后,开始实施全民义务教育,但效果并不太理想。有数据显示,印度小学阶段的辍学率高达30%,而中学阶段的辍学率更是超过50%,这还没算升学率。要知道在印度,小学升中学的学生比例仅有三分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印度政府的魄力不够。很明显,“精英化教育”在印度推行已久,弊端已经成了顽疾。而沉疴需下猛药,印度想要改变这一情况,那就得下大力气,花狠功夫。

然而印度政府目前依旧倾向于“精英化”教育,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非常有限,无法调动底层百姓的读书积极性。

目前印度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很大,几乎可以和发达国家媲美,但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却很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如印度小学的师生比差不多是1:42,也就是平均一个老师服务42个学生,而中国则是1:17。

邓公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印度显然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而这无疑将会对印度的“人口红利”造成巨大的影响。

最为显著的一点,基础教育水平落后,文盲率就会居高不下。印度目前的文盲率超过20%,而中国则是维持在4%以下。更为关键的是,两国对于文盲的定义是不同的,咱们中国对于文盲的定义是识字数在1500个以下,而印度的大多数邦,则是定义为能不能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印度文盲率其实是被低估的。

这种文盲率过高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大量的劳动力无法胜任工业化的“工作要求”。比如对于“人口红利”最具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虽说对于劳动力的文化要求不高,但好歹是技术活,很多东西多少要点文化,至少得认识操作流程吧。你这一个字都不认识,自然是很难上岗工作。

如此一来,即便是印度有着大量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也无法得到资本的青睐,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其次,就业机会少。

对于“人口红利”,契合度最高的无疑是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中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对于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很高,可以充分吸收庞大人口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相比之下,第一产业的生产力有限,无法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而第三产业更多的是需要高端人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有限。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崛起。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凭借巨大的“人口红利”,顺利承接了东南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转移,从而成为了有一个“世界工厂”。然后中国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将产业进行升级,扩大市场规模,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印度和中国走的经济路线则完全不一样,其经济发展重心并是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目前在印度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大都是一些技能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比如软件、银行、通讯等等。这些行业虽然利润较高,但对于雇员的文化和技能要求也比较高。

很明显,这与印度目前的劳动力情况是严重不匹配的。因为前面我们提到过,印度的劳动力大都文化很低,甚至连文盲都有一大堆。这些人连“第二产业”的工作都无法胜任,更不要说要求更高的第三产业了。

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市场,无法为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造成 这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最后,医疗卫生水平差。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是关键。因为如果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水平受到影响,那么他就无法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甚至还会成为负担,拖经济的后腿。反之,如果劳动力健康状况良好,那么便可以发光发热了。即便是过了劳动年龄的老年人,也依然可以工作,创造财富。而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工作时间的延长,是增加社会生产总值的有效手段。

印度是一个人口健康和营养状况比较差的国家,不管是平均寿命,还是诸多疾病的患病率,都要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印度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无法给予百姓足够的健康保障。我看到这些年许多人都在夸赞印度的“免费医疗”,殊不知以他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很多东西即便“免费”了,也没法治疗。

很明显,这也是印度人口虽多,但整体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印度目前的人口红利难以发挥,主要是因为其在教育和医疗方面表现不佳,拉低了人口的总体质量水平。而人口质量水平不够,印度就无法像中国那样顺利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中低端制造业。再加上印度本身对于第二产业就不重视,无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发展的助力属实有限。

作为对比,中国曾经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收获人口红利,主要就是得益于基础教育的大规模普及,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全面建设。人口质量上去了,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合格劳动力也就不愁了。

如果印度想要效仿中国,依靠人口红利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经济引擎,那就得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否则印度这庞大的人口不仅不会成为“红利”,还会成为负担。

0 阅读:3029
评论列表
  • 2022-03-17 20:47

    这个小编,有点料,不像以前的,瞎逼逼

西府赵王爷

简介:写点通俗易懂的历史,让历史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