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正在亲手摧毁美国自己搭建起来的战后国际秩序。
加沙北部少数能够提供妇产科服务的阿赫利浸信会医院,日前遭到了惨烈轰炸,造成数百人惨死,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在这之前,以色列已向该医院发射4枚火箭弹,造成4名工作人员受伤,目的是要求他们“撤离”,但医院表示无法抛弃患者。
这些患者中间,有未能逃过以色列轰炸的烧伤患者,更多的则是待产的妇女和新生儿。这也是为什么在加沙已经断水断电的情况下,阿赫利浸信会医院依然能拿到周边居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淡水和柴油,继续维持最低限度的医疗服务。
然而这一切,都被一场轰炸毁了。
虽然以色列不断甩锅,说是伊斯兰方面哈马斯或者杰哈德组织的“误炸”引发了这桩悲剧,但国际社会除了“闭眼装瞎”的一些西方国家,没有几个人相信这套说辞。
首先,在这次轰炸之前,以色列就已经向这家医院发出过火箭弹,威胁医生和患者撤离,并且这一轮巴以冲突激化后,以色列在轰炸平民和避难所这方面,属实劣迹斑斑。
联合国近东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证实,该机构设置在加沙中部马格哈兹难民营的一所学校也遭遇了轰炸,造成至少6人死亡,伤者中包括联合国工作人员。该组织也是在巴以冲突爆发第一周,就被以色列炸死了12名雇员的那个。
根据联合国前工作人员透露,该机构每天都会高强度和以色列更新人道主义庇护所的坐标,希望以色列国防军能够“高抬贵手”。
但很明显,以色列不但没有绕开这些点位,反而将其当成了靶子,这样的以色列国防军,干出轰炸妇产科医院的事情并不奇怪。或者说,只有这样的以色列国防军,才能下手轰炸妇产科医院。
其次,从现场传回的视频以及图片资料来看,这种规模的袭击,不太可能是哈马斯或者杰哈德手里的武器能做到的。
现场视频显示,当时击中阿赫利浸信会医院的炸弹只有一发,且发射时有啸叫、是空爆弹,现场也并未留下火箭弹袭击时会留下的非常明显的弹坑。
最后,以色列自己在事发之后的各种表态,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以色列知名媒体人、内塔尼亚胡亲信,称这起袭击是“以色列国防军成功摧毁了一处恐怖分子的据点”,但当全球舆论场沸腾之后,他立刻删帖道歉,称自己信息发布有误,此事的罪魁祸首是哈马斯。
除此之外,以色列官方的说法也前后矛盾。爆炸发生差不多1天之后,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这起爆炸事件应由杰哈德组织负责。
随后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又公开表示,对这起“悲惨事件”,哈马斯应该承担“全责”。一会说是杰哈德,一会又说是哈马斯,足见得以色列其实根本没有经过调查,只想着把这场惨案向阿拉伯世界甩锅。
现在以色列的所作所为,已经在全世界面前引起公愤。
内塔尼亚胡和拜登见面
但美国在干什么呢?美国在忙着送钱送武器,对以色列表示无条件支持,同时在联合国动用一票否决权,阻挠所有谴责针对平民的袭击、要求保护加沙人民获得人道主义援助的决议草案。
美国代表宣称要坚定捍卫以色列的所谓“自卫权”,如果决议中没有相关内容,美国不会让决议通过。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事后甚至叫嚣,加强美以关系,是当下“最伟大的使命”。
美国在以色列问题上,已经不是滥用一票否决权这类程序性的问题了,而是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安理会
最讽刺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年多之后,期间美欧拼命用各种“政治正确”包装自己,企图站上道德高地。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对乌克兰感同身受,对巴勒斯坦却三缄其口。
这样的“双重标准”,不但其他国家看不下去,在美欧内部也会制造出深刻的裂痕。
英媒《金融时报》发布文章,警告西方世界对以色列的无条件袒护,对于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企图推动的议程将会是“致命”的,美国和欧盟将因为自己的“虚伪”而面临全球国家的指控。
这个担忧是正确的。阿赫利浸信会医院遭遇轰炸之后,以色列指鹿为马、美西方无条件包庇的态度,已经点燃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乃至全球南方的怒火。
伊朗、约旦、黎巴嫩、利比亚等国相继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大量示威者高举巴勒斯坦旗帜,高呼“美国去死”“法国和英国去死”。
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驻开罗大使馆等多处使领馆机构均遭到了抗议者的围攻。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美国的中东战略,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桩空谈。沙以关系正常化短期内是想都不要想了,阿拉伯世界只要不把美国视为“公敌”,对现在的美国来说恐怕都是罕见的外交胜利。
虽然过去五次中东战争,美国也是无底线地支持以色列,最后还是有一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屈膝和媾和,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如今美以都不再有傲慢的资格。
美国一手摧毁了自己在中东建构影响力的努力,也摧毁了美西方通过舆论霸权给自己塑造出来的“道德完人”“人权教师爷”的形象。而南方国家会加速团结起来,迈向和美国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拜登开着美国这辆破车,搭着以色列在下坡路上猛踩油门的时候,全球140多个国家正齐聚北京,参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这期间不仅和中方领导人举行了会晤,还借着中国主场的机会,和越南、匈牙利、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元首进行了会谈。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得到了俄罗斯这个稳固的大后方,获得了进入中亚的通行证,而如今美国的倒行逆施,又把本来还想着玩“大国平衡”的中东国家,朝着中国猛地推了一把。
人权理事会
在本周启动的联大第三委员会人权问题一般性辩论上,美国依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试图“教中国人权”。
但这一次,这招已经不灵了。多个国家组织对美西方群起而攻之,坚定地要为中国“讨回公道”。巴基斯坦代表72国作共同发言,支持中国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的一系列立场和处置措施。
“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的19名成员国,更是在现场毫不留情地抨击美西方的“双重标准”。
时代是真的变了,中俄合作日益密切,其他国家也开始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俄议员透露,中俄两国已签署了107份地方合作协议,实现了从高层交往到基层交往的立体化合作体系。
而这一轮巴以冲突之后,中东与中国的合作成果,会不会也呈现出类似“井喷”的情况,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美国和以色列,鲁迅先生的话早已道出了他们的结局——“墨写的谎言,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田柳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