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节,送寒衣4个规矩别忘,几点烧,在哪烧?别搞错了

小谈食刻 2024-10-30 07:21:21

俗语云:“十月一,送寒衣”!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祭祀节日,它已经渐渐没落,相比清明节,还有中元节,它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在我看来,这和其本身不无关系,清明节,它是多个节日的融合,毕竟在这天还会放假,它作为最大的祭祀节日,可以排在第一。中元节,虽然不放假,但是却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这个被人推崇,自然也能理解年。

反观,寒衣节,大家可记得有哪些传统?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那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农历的九月,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准备衣物,要开始过寒冬了。

也就说,最早人们说的是九月,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从而变成了十月,一个如此重要的日子,时间上还不确定,那么它的重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那为啥我还要来讲一下,寒衣节呢?

当你对寒衣节的习俗规矩足够了解的话,会发现,它其实就是清明节还有中元节的一个融合,为啥我会这么讲呢?

先来看一下送寒衣的4个规矩,看看是在几点烧,在哪烧?你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规矩一:晚上烧寒衣

你可能不知道,寒衣具体要什么时候烧,这里告诉大家,如果按照传统的话,必然是晚上烧寒衣。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何为晚夕?指的是日落之后、天色将黑未黑的时段。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晚夕大致对应17点到19点,即傍晚时分。

这个时间段,恰巧也是中元节烧包袱的一个时间段,因此,作者说的如中元仪,是比较能理解的。

规矩二:在家门口烧

知道了时间之后,那么具体要在什么地方烧呢?同样,我们是可以从书籍当中,发现其规律的,“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也就是说,在大门外,先进行祭祀,然后把它烧掉,这个就是送寒衣,因此,送寒衣的地点,是在家里的大门口。

规矩三:要上坟扫墓

前面我就提到过,寒衣节融合了清明节和中元节两大祭祀节日的内容,这上坟扫墓,就是最好的证明。

清明要上坟,添土,修整坟墓,寒衣节同样也有这个说法。

《析津志辑佚·岁纪》:“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在这天要去上坟,把坟墓修整一下,主要的任务就是去掉坟墓之间的一个落叶。

规矩四:要吃赤豆羹

饮食习俗,也自然源自于清明节的一个说法。不过清明节是吃青团,而寒衣节,则是吃赤豆羹。

这一习俗也是以前宫廷流传下来的。在明朝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

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因此,在寒衣节这天,根据老传统,还要吃上一点赤豆羹。

其实不管是清明节也好,或者是中元节也罢,亦或者说现在的寒衣节,它本质上,就是祭奠祖宗,以示孝敬,告诉我们不忘本。虽然,现在寒衣节可能没有那么盛行,但是传统的规矩,我们要知道。

15 阅读:3972

小谈食刻

简介:分享身边的美食生活,用筷子行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