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有2张“凉席”,曾吓得雍正帝冷汗直流,仅存3件,不可复制

律令9章 2024-03-18 21:28:54

华夏“上下五千年”,如此漫长岁月中诞生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或有人马上想到了“故宫”,毕竟这里曾是皇帝生活的地方。

这么想也不错,“故宫”里确实藏有不少宝贝,就是地上的一块砖都能称之为“御路”,其价值更不能与乡野土瓦相提并论。

当然,“一块砖都是宝”有些夸张了,不过故宫里确实藏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宝贝,譬如“不可复制”的2张凉席。

追溯起来,早在人类处于石器时代,“凉席”就已经存在了,起初是用生长在河泊、沼泽中的蒲草简单编成。

发展至殷商,人们除了用蒲草外,又开始用芦苇编织,大的叫“席”,小的叫“筵”。

说白了,就是电视上常出现的“跪坐垫子”,明朝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凉席”,竹席。

单从“凉席”的发展史来看,这东西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日用品,直至今天,民间依然有许多会编席子的老人。

直白点讲,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也是人,夏天他也热,用到“凉席”并不奇怪。

既然如此,故宫珍藏2张“凉席”干啥?又为什么“不可复制”?

上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进行过一次藏品清查。

工作人员清理一批席子时,发现其中一张很特别,尽管它被其他破草席包裹着,却仍难掩其皎白光泽。

也是出于好奇,工作人员拨开破草席,拂去表面灰尘,再将那张“发白光的凉席”展开细看,人们禁不住发出赞叹之声“这是象牙席!”

真说起来,“皇宫”里出现象牙凉席并不奇怪。

《西京杂记》就有记载“(汉武帝)以象牙簟赐李夫人”,这里的“象牙簟”,说的就是象牙材质的凉席。

古代皇帝地位崇高,用什么都要最好的,象牙虽贵,但在皇帝眼里算不得什么宝物。

因此,故宫里出现的那张“凉席”,珍贵之处并非象牙材质,哪它究竟“贵”在吗?

首先是美好寓意,古人认为大象是神物,象牙可驱邪、镇宅、保平安,同时有“富贵”之意。

仅凭这一点,“象牙席”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当然不止这些。

单从材质上讲,“象牙席”确实比草席更加凉爽,表面也更光滑,但它并不是实用。

说穿了,“象牙”就是大象的坚硬骨骼,基本没有韧性可言。

无论怎样改变形状,本质上仍旧比草席硬的多,人躺在上面不仅硌得慌,且“象牙席”容易断裂。

加之“象牙”珍贵,民间百姓根本用不起这种凉席,不能普遍使用,岂非“不实用”?

据史料记载,古代皇帝们普遍使用“象牙席”,直至清康熙时依然存在,但到了雍正时代,这种“昂贵的凉席”忽然消失了。

众所周知,古代科技不发达,尤其碰上严寒酷暑天,就是身份尊崇的皇帝也顶不住。

冬天还好,古人的“宽衣长袖”尚能御寒,可到了炎炎夏日,古人该怎么活呢?

据记载,清雍正帝执政期间,时有广东大员进贡了一张“象牙席”,如此体恤君王的大臣,当然会得到嘉奖。

奇怪的是,“象牙席”仅入宫月余,雍正帝便下诏书:禁止生产象牙席,禁止民间买卖!

为表决心,雍正帝带头不再使用“象牙席”,从此将那张凉席充入国库,永不再用。

雍正帝这么一闹,下面官员跟着不敢再用象牙席了,这是啥意思?皇帝不怕热,官员权贵们也要跟着遭罪!

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雍正本就不是一个好皇帝,他闹啥幺蛾子都不奇怪!”

实事求是地讲,这么评价雍正有点冤枉他了,刨去“外族统华”情结,现实中的“雍正帝”称得上是一位干实事的明君。

当时的“雍正”从康熙手中接过帝位,别看康熙素有“雄主明君”之称,实际中的清王朝是一个国库亏空、政局不稳的烂摊子。

老实说,“雍正”接手这样的皇帝位并非好事,从此他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缝缝补补”。

说得好听点叫“励精图治”,不好听的叫“赶鸭子上架”,当皇帝一刻别想闲!

自从当了皇帝,“雍正”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整顿吏治、改土归流、摊丁入地、废弃贱籍、增设军机处等等。

或是“雍正”手段太过强硬,以致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因此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并不好。

甚至野史中把他批的罪大恶极,“童林、吕四娘”这样的小人物反倒成了英雄。

本质上来讲,“雍正”是一位政清爱民的好皇帝,其功可与汉武帝、唐太宗相媲美。

雍正是一位简朴皇帝,当他得知“象牙席”的制作过程后,不忍劳民伤财遂下令“不可再造”,这种沿用数千年的“权贵爱物”从此人间绝迹。

说到这儿,或有朋友更好奇了:“象牙席”究竟长啥样,制作过程能有多复杂?

先说“象牙席”长啥样,以故宫发现的为例,其长216厘米,宽139厘米,重2.2斤左右,席面主体以象牙薄片制成,背面用江南丝绸包裹。

乍一看,这不和普通的草、竹凉席长得差不多嘛,普通人都能编的东西,有什么珍贵的?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张“其貌不扬”的凉席,制作过程中需要60位能工巧匠,连续工作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

首先仍是材质,象牙就是坚硬骨骼,本身几无韧性可言。

要将这种“大象骨头”做成能屈能伸,展开、铺展后不留痕迹,其工艺难度之高,过程之繁琐不是语言能形容的。

这里仅简单阐述:第一步先将象牙浸泡在特制药水中(什么药水不细说了,反正不是醋),目的是将“大骨头”泡软、泡出可塑性的韧劲。

这期间要有人不间断地翻搅和阴干,然后继续浸泡,光这一道工序就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泡至半软后,匠人们开始将象牙切割塑性,请注意,“第二步”才能切割,先切割容易把珍贵的象牙损坏。

第三步,匠人们要将象牙切割成大小、厚度基本统一的方块或条状。

然后再将每一块“象牙片”精心打磨,使其更加圆润有光泽。

最难的是:要将这些象牙片切磨成2毫米的篾丝。

暂且不提“工艺复杂”的问题,试想,这可是给皇帝做凉席,用料是珍贵的象牙。

古代匠人稍有出错就犯了杀头之罪,一般工匠能做、敢做这样的活计吗?

因此这60人必须是“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

这还只是“浸泡”,有了象牙篾丝才能“编织凉席”,上手的同样是资深绣娘。

这里有个细节,象牙片是有纹路的,因此编席时必需沿着象牙的弯曲方向,顺着篾丝纹理编织。

如果是普通草席,万一有错还能将篾丝抽出来重编,但这是象牙席!

“象牙篾丝”只能用一次,过程中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还没完,编织“象牙席”对环境也有要求,刚泡好的“象牙篾丝”质地脆弱,编制过程中会逐渐风干发硬。

为避免象牙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整个制作过程要在湿暖的南方地区进行。

语言很难形容其难度,光是想象就令人咋舌了。

“60人耗时2年编一张凉席”,这也算骇人听闻的大工程了,由此足证古代皇帝的优越!

当雍正帝听说“象牙席”的粗略制作过程后,心底不免一阵酸楚,据说他还专门咨询了安南使臣。

使臣以为雍正帝喜欢,特意洋洋洒洒,添油加醋地将“象牙席”描述的十分惊艳。

刨去人工、时间成本,光是一张“象牙席”的用料就需要猎杀数百头雄象。

世所共知,中国少象,且大象是吉祥瑞兽,要猎杀数百头攻击性极强的健康“雄象”,其难度和所耗时间不言而喻。

为一张“凉席”,不知道要搭多少条人命呢?听得雍正帝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以今天的眼光看,将“象牙”打磨到2毫米的厚度,这本身就不可思议。

当然,今天有精密机械辅助,将“骨头”打磨至“毫米厚”或许能轻松实现。

但这里说的是数百年前的清朝,甚至是数千年前的西汉,那时的古人“纯手工”打磨象牙,且要磨至2毫米保证不断,今人能做到吗?

还没完,如果细看“象牙席”,它不是用“象牙块”简单串起,而是用不足2毫米的“象牙丝”编织而成!

且不说“编织技术”如何,单就“不足2毫米”这一概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哪位高人能“纯手工”打磨出这样的象牙丝片?

何况制作一张象牙席需要成千上万的“象牙丝片”,且要一次性编织成型!

这么看,“象牙席”不是一般的劳民伤财,大概也是雍正帝封存、现代专家说它“不可复制”的主要原因。

后经寻找、统计,目前存世的“象牙席”有5张。

两张在故宫,一张在山东博物馆,还有两张下落不明,算起来只有3张存世。

单说故宫里的“象牙席”,历史记载始于雍正帝。

它们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又经后续的百年战乱,究竟是怎么传至今天的?这段故事已无迹可寻。

这2张“象牙席”也是幸运的,在新中国的光芒照耀下,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的细心发掘、照料下,它们终得重见天日,再次向人们展示皎白身姿。

0 阅读:19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