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见证各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情况,这就是它们的价值,也值得人们怀念!老物件勾起多少人年少的回忆,忆往昔峥嵘岁月,世上的老物件更替,还记得曾经的老物件吗,晃隔如世,你是否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呢?知道的老物件多,说明你的年龄越大了。
1、小旗杆,摆地摊的用來掛招牌、广告、幌子之类的东西。玉田丰润一带的人在清兵入关后担任清军的宣传员,负责剃头并用乐亭大鼓宣传清朝的政策~留头不留发,杆子上挂着小旗子(圣旨复印件),下边可以挂剃头用具和简单乐器!
2、油印机,30年前,学生考试的试卷,都是用这个印刷的。铁笔蜡纸,钢板,是配套的。有专门的钢板用刻笔在蜡纸上刻出需要的字或图案,再把腊纸夹到油印机的纱网上,在油印滚筒上抹上油泥,在纱网上慢慢滚动,白纸上就会印出刻好的字或图案。是以前印传单,试卷的必备用品。
推轮式油墨油印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在使用它,先是将文稿用刻笔刻在腊纸上刻制成印字模,然后将字模粘在油印机丝模上,再在丝模上均匀的涂上油墨,就可以推轮印刷了。该油印机结构简单,当年在无激光打印机的时候,也是唯一印制文件及表格的办公设备,随着印数过多印模会模糊不清,该要换版模了,使用它会给人弄一手的油墨。
3、有的地方叫元宝篮,有的地方叫要饭筐。各地叫法不同晒,一般没盖,有些专门用來盛食物的加一个盖。
4、我们这儿叫辕吊,这个是过去用三到四匹马拉大马车的驾辕马身上的东西,牲口拉大车时,驾辕牲口背上的搭背,用以承受车辕下压的重量。老物件真有年代感
5、祙楦子用来补袜子和给袜子上底。鞋楦子用来把鞋撑大撑宽,使其更合脚。鞋楦子有头和后跟,中间是活的木块榫子,可加减,使鞋楦子变化长短。这个是袜子板,补袜子用的,我们小时候妈妈在发黄的电灯下给我们补穿破了的袜子,笑破不笑补。这就是我们儿时的生活。
6、这个老物件叫联筋,这就是过去农村,农村种地种了谷子呀,高粱啥的搞他打,打完了收拾了那个粒儿,完事儿上磨米所磨米去,就是小米儿还是大黄米,他就是专门干这个的米子,高粱都得他打的,他的名字就叫连襟
夏收小麦脱啦之后,因夏天妇女们怕浪费小麦杆捆在里面的麦子,她们把把它佈满场上让太阳晒,然后妇女都拿把连竿排好队,你一计我一计地打下去,把剩余的麦穗打下。
7、是农民种玉米麦子等用的,前边牲口拉着,后边人扶着的播种器具,叫耧。种谷耧是农具的一种,现在都不用了。我们祖先就用这木制楼地搂,祖祖辈辈都用它,脚踏土块,手摇楼,眼睛还看稀和调。
8、独轮车,淮海战役几十万民工推着独轮车支持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山东的农民百姓,就用这东西,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然后他们推着独轮车隨着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几百万的民工功不可没。
过去50年代有,手推车,也可说交通工具,也可以运输工具,可以拉推年老人,走不动路的人,病人,小孩,怀孕,可去接人用,也可收运送粮食,杂物等等,农村人,老年人,中国人民的年代智慧和创造。
9、那个像倒扣着的有许多眼的瓦盆,五十年代还有卖的我家也用过它的作用不是烘烤鞋和棉衣物的,它的作用是在上面烙饼名子叫支炉由于那上边的小孔有通气的功能所以在饼上就会出现许多烙糊发黑或微黄的小圆点,原来有一句和天花病人开玩笑的话形容那个人脸上的麻点就叫:支炉烙饭饼。(用剩米饭无在白面里再烙饼烙好之后饼面上出现各种颜色的点有黑有黄有白(米飯粒)用来形容病人脸上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麻坑,当然是很不道德的也是很不礼貌的。不过就因这句话使得许多人都认识舌记住了支炉这一物品。
10、这个不太规整的小铁件又超出了我的认知,问了很多友友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有知道的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