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拓跋鲜卑是“五胡”中最晚崛起的,但其实他们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
早在公元295年,晋朝还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时候,拓跋禄官便把部族分为三部分,一部居住在上谷郡以北、一部在代郡参合陂以北,一部在定襄郡的盛乐城,大致范围是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河北张家口之间,俗称代北地区。
此时的拓跋鲜卑像一头孤狼,注视着晋朝的一举一动。
十五年后,晋朝的“八王之乱”已进入尾声,匈奴刘渊也在晋南崛起,为了对抗刘渊并匡扶晋朝社稷,缺少兵马的并州刺史刘琨,开始向拓跋鲜卑借兵。
在一次次出兵南下的过程中,拓跋鲜卑逐渐渗透到山西北部。
由于刘琨有求于拓跋鲜卑,在交往中根本没有议价权,为了满足他们的欲望,刘琨便把娄烦、马邑、阴馆、繁畤、崞县的汉人向南迁徙,把这五个县全部让给拓跋鲜卑。
公元315年,晋朝册封拓跋猗卢为代王,食邑为代郡和常山郡,正式在政治和军事层面,承认了拓跋鲜卑(代国)的诸侯地位。
此后数十年,拓跋鲜卑以代北为根据地,不断的东征西讨,打下广袤的疆域,到了拓跋什翼犍时代,号称“东自濊貊,西及破落那,南距阴山,北尽沙漠,率皆归服,有众数十万”,并任用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完全是一个不输燕赵、雄踞代北的政权。
当然了,随着苻坚和王猛带领秦国崛起,继燕国之后,拓跋什翼犍自然也败亡了。不过苻坚的人还怪好嘞,不仅没有清洗慕容垂等燕国诸王,还保留了拓跋什翼犍嫡孙拓跋珪的性命。
这就给燕、代留下复国的希望,只要时机一到,他们便能卷土重来。
于是在“肥水之战”的三年后,即公元386年,慕容垂登基称帝,建立后燕国。拓跋珪也在旧部的支持下即代王位,并任命长孙嵩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张袞为长史、许谦为右司马,王建、和跋、叔孙建、庾岳为外朝大人。
同年,拓跋珪改称魏王,定都盛乐,北魏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当初拓跋什翼犍娶了慕容皝的女儿做王后,拓跋珪就是他们的嫡孙。而慕容垂是慕容皝的亲子,和慕容王后是亲兄妹,那么慕容垂就是拓跋珪的舅爷。
从政治权谋的角度来看,拓跋珪复国大概率得到慕容垂的帮助,北魏也是后燕的附庸。
那北魏是如何反客为主,击败后燕定鼎中原的?
答案很简单,北魏和后燕的定都位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后燕定都在中山,位于河北的核心地区,当初刘秀、曹操、石勒就是凭借河北称霸中原的。但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有个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条件——山西极度衰落,没有割据政权。
既然山西没有竞争对手,那么河北政权可以轻松控制太行八陉和燕山,以此做为天然屏障,进而攻略四方。
河北的威名,从此奠定下来。
但慕容垂建立后燕的时候,北魏也在代北崛起,这样的格局,完全打破了刘秀、曹操、石勒等人的成功惯例。
在那个年代,代北是农牧经济交界的地方,这意味着北魏能得到大同的粮食,给军队提供后勤保障,也能得到草原的马匹,用来武装大量骑兵。
对于乱世政权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代北有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
代北的正北和东北是内蒙古草原,向西渡过黄河是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榆林、河套,一旦收服这里的游牧部族,北魏就能获得广阔的战略纵深。遭到河北入侵的时候,完全可以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在这里和敌军运动作战。
而从代北沿着桑干河一路向东,便能经居庸关夺取燕山屏障,或者经飞狐口翻越太行山进入幽州腹地。这样一来,代北政权就在地缘战略上包围河北。
从代北向南进军,通过雁门关、宁武关一线,便进入忻定盆地,兵临晋阳。攻破晋阳再向东出井陉关,便可以在河北纵横驰骋。
可以说,河北政权能不能立足,关键在于能不能控制太行山和燕山,而一旦山西出现强势政权,凭借居高临下的地理环境,河北政权就很难达到目的。
这是慕容垂和后燕的困境,这也是拓跋珪和北魏的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拓跋珪带领北魏发起一系列征服战争。
公元388年,拓跋珪在弱落水南岸(内蒙古赤峰)击败库莫奚,缴获大量马匹和牛羊。
公元389年,拓跋珪击破高车、吐突邻部,迁徙部落回代北。
公元390年,拓跋珪联合燕军袭击贺兰部,击败舅舅贺讷。
公元391年,拓跋珪自五原金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渡黄河,兵锋直抵代来城,击破刘卫辰,俘获三十万匹马、四百万头牛羊。
同年,拓跋珪在南牀山击败柔然,迁部落回代北。
经过短短几年的战争,拓跋珪基本扫平代北的东北、正北、正西方向,不仅整合了游牧部族的力量,有了战马和骑兵,还得到广阔的战略纵深。
紧接着,拓跋珪向舅爷慕容垂发起挑战。
早在击破柔然的那年,拓跋珪感觉实力强劲起来,便和后燕断绝关系,不再做舅爷慕容垂的附庸了。慕容垂大怒,认为拓跋珪是反叛——你能有今天都是我给的,怎么能这样对我?
公元395年5月,慕容垂处理完国内的事以后,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统兵八万讨伐北魏,命范阳王慕容德和陈留王慕容绍统兵八千,做为后援部队,随时准备支援。
拓跋珪听闻燕军来袭,直接带着人口和牲畜狂奔千里,跑到五原(河套地区)等待燕军。
8月,慕容宝统领燕军终于追到五原,和拓跋珪隔黄河对峙。
那年慕容垂已经70岁了,随时都可能驾崩,而就在慕容宝来五原的路上,拓跋珪就派人堵在中山和五原的必经之路上,导致慕容宝一直得不到中山的消息,不知道慕容垂到底是死是活。
所以在两军对阵的时候,拓跋珪命人在阵前喊话:“若父已死,何不早归”,你爹死了,赶紧回去继位吧,再不回去就被人抢走了。
听到这个假消息,慕容宝方寸大乱,燕军人心浮动,根本没法打仗。
好不容易坚持到10月份,慕容宝再也扛不住了,决定相信拓跋珪的话,回中山继承皇位,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慕容宝统领燕军连夜撤退。
发现燕军撤退,拓跋珪指挥魏军昼夜不停的追,终于在参合陂追上了,然后发动突然袭击,“燕兵走赴水,人马相腾蹑,压溺死者以万数”,剩下的四五万燕军束手就擒,太子慕容宝单骑出逃,数千文武官员和军械粮草都成了魏军的战利品。
魏军大胜。
原本拓跋珪准备释放燕军将士和文武官员,但王建说:“好不容易打赢了,再放回去不是养虎为患么,下次再来就不一定能打赢了。不如都杀了吧。”
拓跋珪觉得有道理,“乃尽坑之”。
数万兵马战死在参合陂,慕容垂是咽不下这口气的,公元396年3月,慕容垂亲自统领燕军讨伐北魏。然而走到参合陂的时候,慕容垂见到遍地尸骨,精神受到强烈刺激,身体机能急转直下,4月就驾崩了。
真是天意助魏不助燕啊。
至此,北魏再也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同年7月,拓跋珪出动四十万大军经雁门关直捣晋阳,并派偏师出居庸关袭击幽州,策应主力大军的行动。
面对北魏的强大攻势,镇守晋阳的辽西王慕容农战败,山西就此纳入北魏的版图。
攻克山西以后,北魏对后燕便有了更完整的地理优势,于是拓跋珪亲自统兵出井陉关,一举攻克常山郡,以此为突破点,“守宰或走或降,诸郡县皆附于魏”,北魏纵横河朔。
公元397年2月,慕容宝屡战屡败,便逃离首都中山,奔往慕容氏的发祥地龙城,“燕之朝臣将卒降魏及为魏所系虏者甚众”,10月,中山城破,河北纳入北魏的版图。
此后,后燕逐渐分化为北燕和南燕,但都是不入流的小型割据政权。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大同),即皇帝位,史称道武帝。
北魏,至此定鼎中原。
二、
如果把北魏定鼎中原的过程,看成一场舞台剧的话,代北的地理环境应该是大舞台,拓跋鲜卑的骑兵是你来我往的演员。
没有演员,舞台还是舞台,可要是没有舞台,演员便不能成名。
所以北魏能定鼎中原,拓跋鲜卑的骑兵能征善战只是次要因素,代北的地理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
这个看法,北魏名臣崔浩也提到过。
有一年北魏爆发大旱,代北出现大饥荒,很多大臣都提议迁都邺城,就近征收河北的钱粮物资,但崔浩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山东之人,以国家居广汉之地,谓其民畜无崖,号曰牛毛之众。今留兵守旧都,分家南徙,不能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情见事露,恐四方皆有轻侮之心。”
拓跋鲜卑的人口不多,定都在农牧交错的代北,才能集中力量应付危机,一旦迁都到邺城,人口散布在汉人中间,根本团结不起来,时间一长,便会被汉人或其他部族分化瓦解。
崔浩又说到:
“旧都守兵既少,屈丐、柔然将有觊觎之心,举国而来,云中、平城必危,朝廷隔恒代千里之险,难以赴救,此则声实俱损也。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我轻骑南下,布濩林薄之间,孰能知其多少?百姓望尘慑服,此国家所以威制诸夏也。”
一旦迁都邺城,代北的军事力量空虚,柔然和夏国必然要侵扰。到时候从邺城救援代北,必须翻越太行山,困难太大了。可要是留在代北,不论四周出什么问题,都能出动骑兵平叛,非常方便。
崔浩的一番话,直接道破代北的地理优势,打消了北魏君臣的迁都想法。
正是凭借这样的地理优势,经过明元帝拓跋嗣的十五年休养生息,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征服——
以代北为基地屡次出塞讨伐柔然,缴获马匹百余万,牛羊无数,把招降的三十余万落柔然、十余万落高车安置在阴山一带,让他们种田放牧。由于牲畜和皮毛产量极大,导致北魏的牲畜和皮毛价格骤降。
经君子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喇嘛湾)渡过黄河,数次征讨夏国,直到攻破统万城,重新征服河西地区。然后以此为跳板讨伐姑臧,河西王沮渠牧犍投降,将凉州纳入版图。
自代北到濡水(滦河)、辽西,和幽州兵马在龙城(辽宁朝阳市)会师,用五年时间消灭北燕,夺取辽西走廊。
从代北到枋头、滑台,再渡过黄河进入江淮平原,一路攻破宋国的南兖州、徐、兖、豫、青、冀等六州,“所过郡县,赤地无馀,春燕归,巢于林木”,魏军驻扎在瓜步山,饮马长江。
如果说拓跋珪构建了代北征服战的初始版本,那么拓跋焘则把代北的地理优势运用到极致,打造了代北征服战的终极版本。
经过数十年的征服战争,北魏的疆域就变成了这样:
三、
随着北魏的疆域达到极盛,汉人门阀世族也在北魏崛起,逐渐开启了汉化的进程。
早在拓跋珪消灭后燕的时候,就有大量的汉人官员归降,例如高阳太守崔宏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博陵令屈遵被任命为中书令。
崔宏出身于清河崔氏,曹魏司空崔林的六世孙,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论政权如何更替,他们家都能跻身最高层,延续家族的门第。崔宏归降北魏后就做到吏部尚书,名满朝野。
其子崔浩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著作郎、博士祭酒的官职起家,逐渐进入北魏的核心决策圈,“凡军国密谋皆预之”。
正因如此,崔浩才能在迁都问题上发表意见。
公元431年,拓跋焘发布了一道诏书:“今二寇摧殄,将偃武修文,理废职,举逸民。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颍、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周邦”,命令州郡官员把诏书规定的数百人,都礼送到平城。
清河崔氏和其他门阀世族们世代联姻,卢玄就是崔浩的外甥,所以这次拓跋焘大规模任命官员,一定离不开崔浩的影响。
随着他们入仕北魏,意味着以崔浩为代表的汉人门阀世族,逐渐在北魏形成一股强悍的势力,可以和鲜卑勋贵相抗衡。
此外,自从永嘉南渡以后,大量世族名流就到凉州避难,他们繁衍一百多年,直接让凉州成为文教兴盛的地方。公元439年北魏攻克凉州,拓跋焘又把凉州士人都礼聘到平城,让他们创办学堂传播文教。
于是,读书讲学的风气在代北蔓延,那些骑马征战的鲜卑勋贵子弟,也在这股风气的影响下变得敦厚有礼,以至于可以凭借知识学术入仕,做到尚书、太守的高位。
史书上写道:“魏之儒风始振。”
既然儒学在北魏产生了影响力,那么逐渐汉化的鲜卑勋贵子弟,便会和汉人门阀世族形成文化共识,进而推动整个北魏的汉化进程。
这是个润物细无声的事,讲究水到渠成,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
但崔浩认为数十年的时间太长了,他等不了,便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毕其功于一役,在有生之年彻底把北魏汉化了。
他没有想到,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很多人的性命。
拓跋焘晚年的时候,崔浩已经升为司徒,统领北魏朝政,在工作之余,他陆陆续续做了三件事。
首先,崔浩继续大力提拔汉人入仕北魏,而且起家就是郡太守的高官——“专制朝政,尝荐冀、定、相、幽、并五州之士数十人,皆起家为郡守。”
这些人和拓跋焘几乎没有关系,完全是崔浩一手提拔的党羽。
其次,崔浩开始著书立说,把《易》、《论语》、《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都注释了一遍,并暗示党羽们向拓跋焘建议,收缴北魏境内的儒家经典书籍,印发崔浩注释的版本,做为学术和意识形态的唯一标准。
自古以来,只有圣人才能制定学术标准,只有皇帝可以指明意识形态的方向,现在崔浩这么做,目的就是做北魏朝野的政治领袖。
最后,拓跋焘命崔浩撰写《国记》,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下来,不要为先祖们隐晦。拓跋焘的原意是记录历史,留给后人看,结果崔浩写完以后,直接刻在平城郊外祭天的大石上面,给过往的路人观看。
北魏定鼎中原以后,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政权,但祖先毕竟是漠北鲜卑人,如果一定要深究的话,拓跋氏和北魏勋贵都不能算是中国人,没有资格做北魏的统治阶级。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能做北魏的统治阶级,领导北魏继续向前走呢?
答案很简单——以崔浩为代表的、自汉朝传承下来的汉人门阀世族。
那成为北魏的统治阶级以后,又要做什么呢?
用崔浩的话说:“大整流品,明辨姓族”,他要在北魏推行九品中正制,把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改造成魏晋一样的门阀世族政权。
事情到这里就很明显了,崔浩通过提拔官员培养了势力庞大的政治集团,通过著书立说成为北魏的政治领袖,通过撰写史书否定了拓跋鲜卑的合法性,再向前走一步,便是彻底改变北魏的政治属性。
随着崔浩的目的一步步显露,北魏勋贵们感受到巨大的威胁,直接向拓跋焘说,崔浩撰写史书是“暴扬国恶”,再纵容下去可就不得了啦。
面对北魏勋贵们的愤怒之情,拓跋焘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到底是纵容崔浩改造北魏,还是留他的性命?到底是偏袒北魏勋贵这些原始股东,还是偏向汉人门阀世族这些打工人?
几乎没有犹豫,拓跋焘便做出选择——诛杀崔浩,打击汉人门阀世族,团结鲜卑勋贵,维护北魏原始股东的利益。
公元450年,崔浩和幕僚、属吏共128人,全部夷五族。崔浩在清河崔氏的同宗、在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的姻亲全部夷族。
拓跋焘杀的血流成河,以崔浩为代表的汉人门阀世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北魏的汉化进程也遭遇严重的挫败。
说到底,北魏的政治属性由皇帝和掌权的政治集团决定,没有彻底掌握政权,就想改变政权的属性,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崔浩有雄心壮志,却输的干干净净。
然而,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江大河,数十年后,一个汉人女子掌握了北魏的政权,并接替崔浩扛起北魏汉化的大旗。
(篇幅太长,北魏的洛阳部分下篇发吧)
用户12xxx92
好文[点赞]崔浩死的原因分析得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