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叛军、官军和回纥援军均对民生造成极大破坏

史海撷英 2024-11-20 09:34:30

漫读历史的长河中的朝代,相信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置身于能展现璀璨东方文化的大唐,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盛世大唐梦。这个屹立于千年之前的世界帝国,令无数人神往和叹息。很难想象到雄厚国力的大唐,却因为一场胡人的叛变国力急转急下。

很多历史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个源头定义成一种,“外患”——穷凶极恶的安史叛军,一路烧杀抢夺,洗劫沿途百姓。似乎从正史来看,安史叛军确实也是口碑和名声不怎么样。

生性残忍的安禄山在从范阳起兵进军中原的途中,为大儿子安庆宗报仇,屠杀了陈留郡六千余人,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手下大将攻陷颍川,屠城。手下大将如此,继任安禄山帝位的安庆绪也是如此,对于后方的大唐军民,无论投降与否都一律斩杀。《旧唐书・安庆绪传》记载:“其下潜谋归顺者众矣,贼皆易置之,以纵屠戮,人心始离。”

而战场对面,代表正义的“大唐军”的军纪如何呢,是否比安史叛军更加糜乱?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大唐军队对于百姓的祸害比安史叛军更加严重。

相州劫民

杜甫的《石壕吏》上就有一句话:“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是讲述大唐最大的惨败——邺城之战。书中抓壮丁的部队,居然是大唐军队中精锐的郭子仪朔方军。

大唐军九路节度使,却让已经强弩之末的安史叛军追着打。一场荒诞的败仗,却让原本望见平叛曙光的大唐百姓,又一次深陷黑暗。而在他们担心安是叛军得势是否报复自己时,首先迎来的却是大唐军队无尽的抢掠。

60万唐军兵败邺城,争相逃跑之余,也不忘祸害百姓,九大节度使之中除了王思礼和李光弼两部军纪严明。其余各部溃败的残兵如同土匪一般,在退回各自辖区的过程中一路烧杀抢掠,这些杀红眼的溃兵,甚至连地方官府也一并劫掠。这些抢劫的人中就以南阳节度使鲁炅部下最为残暴。导致无论是兄弟部队,还是沿途百姓对他们都是怨声载道,而当官军稳住阵脚之后,自知抢掠百姓罪孽深重的他也服毒自尽。

按理说,大唐军队劫掠百姓是默认行为,守南阳有功的鲁炅不会不知道这个官场潜规则,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部下剽窃得太狠了。自己唯有以死谢罪。《旧唐书・鲁炅传》记载:“时诸节度以回纥战败,因而退散,尽弃军粮器械,所过虏掠,炅兵士剽夺尤甚,人因惊怨。五日,至新郑县,闻郭子仪已整众屯谷水,李光弼还太原,炅忧惧,仰药而卒。”

洛阳屠城

如果说相州之战是因为各节度使各自为战,在兵败的途中这些临时组建出来的军队对于非属地唐朝百姓的抢劫,属于散兵游勇的话。那么在一年之后的洛阳屠城中,号称唐朝最能打的正规军——朔方军,他们的行径可谓是天怒人怨。而造成这次官军屠城事件的始作俑者正是一年前在相州之战中,胡乱指挥的监军——鱼朝恩。

安史之乱中,东都洛阳可谓是一座悲情城市,至德二年(757年),回纥和唐朝联军收复了被叛军占据2年之久的洛阳城,此时的洛阳城因为曾经作为大燕(安禄山国号)国都的缘故,并未造成多大兵乱。在联军占领洛阳之后,贪婪的回纥人就准备开始纵兵抢劫,原来回纥当时容易出兵的条件是双方拿下洛阳之后,洛阳城中财物全归回纥。好在太子李适果断召集乡绅,捐献金银,才让洛阳军民逃过一劫。不过虽然洛阳城中不让抢,但是周边的村落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不过好歹没有对洛阳造成多大的损失。

转眼到了第二年,回纥和唐朝联军经过相州之败后,又一次收复了洛阳。回纥和唐朝军队大败继任史思明皇位的史朝义,斩首六万,彻底的将安是叛军赶回了河北。不过打胜仗的回纥人为了防止唐朝再一次“耍赖”,不经同意就开始洗劫洛阳城。残忍的回纥人不仅抢劫财物,还将洛阳城中老小赶到了洛阳城中的大庙——白马寺和圣善寺中,纵火焚烧,造成了洛阳城中数万人死伤。

而此时的唐朝军队在干什么呢?第一次联军进洛阳的时候,是以太子李俶为主导,虽然唐朝军纪不怎么样,但李俶作为一代明君,该有的军纪还是有的。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唐官军还收敛点,并没有劫掠百姓。但到了第二次收复洛阳,已经是宝应元年(762年),这个时候李俶(唐代宗)已经登上帝位。

唐朝进入洛阳的军队。虽然挂着太子李适的名号,但统帅却是鱼朝恩,此时的鱼朝恩已经是朔方军的统帅,在得知回纥人纵兵抢劫之后。官军这边的反应首先是,稍微制止一下。但此时抢疯了的回纥人哪会听从他们的话。自知阻止不了的鱼朝恩也和一同进入洛阳的陕州节度使郭英乂一起加入抢劫的行列。打着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的名号,不仅针对洛阳进行洗劫,连周边的汴州和汝州也不放过。很难想象这场针对于平民百姓的抢劫是出自大唐军纪最好的神策军和朔方军之手。整个洛阳及其周边的抢劫持续了三个多月(光洛阳的大火就烧了1个月)。而在这场抢劫之后,洛阳周边众人,衣不遮体,甚至于发生人相食的惨状,《旧唐书》记载“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洛阳诸郡人相食。”

安史之乱中造成官军军纪败坏的因素有很多。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军队组成复杂:安史之乱时期,大量职业军人的消耗,导致大唐军队在后期征兵质量下滑,大批农民和市井之徒(封常清守洛阳就是靠着六万洛阳市井),这些人缺乏训练和忠诚度,多为“当兵吃粮”的观念,并非有精忠报国和马革裹尸的决心。虽然打仗不行,但却常祸害百姓,因此后期唐军作战,多为溃败也有此原因。

部队异地作战:安史之乱中大唐平叛军队,多为异地勤王军队,这些军队对于占领区百姓认可度不高,皆认为占领区即为敌区,因此纵兵抢劫之事习以为常(反正也不是抢自家人)。

大唐军制腐败:士兵抢劫也需长官默许,大唐在平叛后期,掺杂着很多降将和吏治腐败之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欲,而纵兵抢劫。

0 阅读:32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