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映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不断上演着“票房奇迹”,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1日19时27分,《哪吒2》票房突破90亿元,总票房已进入全球票房榜前26名,成为榜单中唯一非好莱坞影片。
然而,去影院支持《哪吒2》票房的观众,却在电影票上发现了不少端倪。读特新闻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有的观众买到了手写影片信息的电影票;有的观众购买《哪吒2》电影票,票面却印着其他影片信息;有的观众实付130元购票,票面仅显示55元,差价超70元……
手写影片信息
影院已无排片
青海省海东市的祁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她购买的《哪吒2》电影票,票面没有显示具体的影片信息,而是由工作人员手写了3人、2号厅、13:18、8排5-6-7等影厅、时间、座位号信息。
祁女士购买的《哪吒2》电影票为手写票。(受访者供图)
电影票显示,出票的影院为海东凤凰国际影城。祁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3张电影票是2月8日在该影院前台线下购买的,票面只显示了金额105元。“当时拿到电影票后觉得不太对,但是马上要开场了,就没有去询问工作人员。”
2月11日,读特新闻记者在猫眼、美团等平台搜索海东凤凰国际影城发现,该影院已无《哪吒2》的排片。记者以观众身份致电该影院,影院工作人员回应称:“《哪吒2》现在没有,今天机子坏了,播放器坏了,正在维修。”对于何时恢复排片,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后续可以在网络售票平台查询。
猫眼、美团等平台显示该影院已无《哪吒2》排片。
对于是否存在手写电影票的情况,该工作人员称:“票出着呢,二维码、座位号、时间上面都有。”记者进一步追问为何观众反馈手写影片信息,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你不要问我,我不太清楚,我是兼职。”
买A出B,票不对版
影院:场次替换
一位福建省龙岩市的观众晒出的电影票显示,6张电影票中,其中4张为正常打印的《哪吒2》电影票,2张票面信息显示的则是《唐探1900》,并手写了与另外4张《哪吒2》同一场次的观影信息。
6张电影中,2张为《唐探1900》手写《哪吒2》信息。(受访者供图)
读特新闻记者致电出票方万达影城龙岩万阳城厚品店,工作人员证实了确实有手动更改影片信息这一情况,并称因《哪吒2》近日较为火爆,可能存在场次替换的情况。
随后,影院经理回复读特新闻记者称,关于出现此类情况,实为误会,已和发行方作出官方解释和确认。“关于购票为A影片,出票为B影片的情况,需要和购票渠道确认,不排除个别黄牛渠道因两部影片价格差异做的小动作,影城检票以实际取出的票面为准。”
上海的陈女士同样遇到了“票不对版”的情况,陈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其购买了2张《哪吒2》的票,其中一张却显示为同期上映的《射雕英雄传》。“影院的工作人员让我把电影票给他,要求我出示购票记录,随后说可以直接进去看,票出错了,就把票根收走了,也没有检票。”读特新闻记者尝试联系相关影院上海中影国际影城合生汇CINITY店,电话无法接通。
实付金额与票面不符
最高差价超70元
除了手写电影票、票不对版外,更多观众遭遇了实付金额与票面显示价格不符的情况。据一位江苏省南京市的观众反映,其在微信“和卡生活”平台购买了3张《哪吒2》电影票,总价为394.2元,单张均价131.4元,而电影票票面显示的金额为55元,差价76.4元。该观众告诉记者,其投诉后“和卡生活”称票面价格与平台价格无关联。
平台价格与实际票价差价超70元。(受访者供图)
一位广东省惠州市的观众也表示,其在淘票票上实付59.9元购买的《哪吒2》电影票,而票面包含平台费在内显示的价格为38元,差价21.9元。记者注意到,该影票上标注的网络代售渠道为猫眼。
读特新闻记者致电猫眼平台核实,对于电影票差价,猫眼方表示,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技术服务费等成本,此外有些用户喜欢选座服务,也有一定溢价。有时候保险或一些周边服务,可能因页面展示的原因,被默认勾选上了。一般来说,票面显示的价格只是影院定的基础票价,实际支付的金额里包含了上述费用。
猫眼工作人员称,如果消费者遇到支付金额和票面价格不一样的情况,可以先登录购票平台查看订单详情页,里面会清楚列出票价、平台服务费、选座附加费等费用明细。要是发现存在没有提前告知的强制收费项目,用户可以在APP里的“客服中心”提交申诉。
光线回应“偷票房”
此前发过抵制声明
有网友近日发帖称,“哪吒停了300家影院密钥,因为被偷票房,损失了几千万”。这一传言在微博等平台登上热搜。
2月10日,据九派财经报道,光线传媒一工作人员回应此事称,“应该没有这么多票房损失,因为我们之前也发过一份《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观众如果发现虚假票、手写票等违规行为,我们会从电影官微等渠道得到举报。应该没有几千万的偷票房规模,具体情况我还要问一下公司。”
读特新闻记者查询该《声明》发现,手写票、虚假票、影城会员刷卡不出票、未按影片发行通知中票价标准结算等情况,均被列为偷漏瞒报票房重点涉及的行为。
业内人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电影院卖出的电影票对应的购票款,首先需要给国家上交电影专项基金和营业税,剩下的部分由影院、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片方分成。“影院分成大概占净票房 50%至52%,院线大概占7%,而制片与发行方则大概占40%至43%,具体比例会根据不同电影的实际情况调整。”
由于票房数据直接涉及多方实际利益的结算,因此国家要求电影院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上报每一张电影票的数据,且要符合实际观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