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唐建文:一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播

丰润融媒 2024-12-12 10:25:41

“今天给您说一段别开生面的婚车队……”醒木一响,“冀东段派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唐建文在唐山市路南区万顺书场开讲。唐建文,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万顺书场创办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冀东段派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唐建文出身于曲艺世家,从青丝到白发,他为曲艺事业奉献大半生,用一颗初心坚守、传承唐山的曲艺文化。2024年第三季度,唐建文荣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好人榜”。

家庭的熏陶与滋养

唐建文的母亲段少舫是一位评书、鼓书表演艺术家。唐建文四岁时跟随母亲接触曲艺,五、六岁便可以登台表演简短曲艺节目了。年幼时唐建文常随母亲起早贪黑,走南闯北巡回演出,忙时有时会把他寄养在当地农民家,演出周期结束后,母亲再将他接走。唐建文就这样耳濡目染长大,开启与曲艺的不解之缘,上学后成为学校的故事员。从部队退伍后唐建文与母亲段少舫共同完成了《朱元璋演义》《呼延庆出世》《节振国大闹燕春楼》等中长篇评书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1976年,唐建文母亲开办万顺书场。各地名家相继来此演出,唐山的老观众又有了听书的场所,小小的书馆一度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后来,母亲住院了,病得很重,万顺书场不得不暂停运营。弥留之际,母亲对他的最后一句叮嘱是:“万顺书场你再想想办法开……”

这句没有说完的叮嘱,牢牢地刻在唐建文心里,成为日后他重修再建万顺书场的强大动力。

在文化传播热土上不懈耕耘

2018年10月,唐建文利用母亲遗留下的300多平方米的房产,放弃了高额的租金收入,重开万顺书场。他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肩负起曲艺文化传承的重任。为了坚守这块曲艺阵地,他说服了老伴儿和家人卖掉了自家一套房产,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陆续投资近百万元对万顺书场进行扩建装修和设备购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一应俱全。唐山曲艺演员老中青少四世同台,每周在此演出,退役军人、残疾人、少年儿童一律免费入场,每年公益演出、公益培训近百场。

2022年,唐建文争得各方支持在万顺书场增设了以曲艺为主题的《曲艺史话说唐山》展览。搜集极具代表性的曲艺老物件、老照片、各类曲艺伴奏乐器、作品、手稿及名人手札为展品,有些物品已传承五代达120余年,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该展览展记述了唐山曲艺200余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研究唐山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积累了重要的文史资料。让广大观众在观看曲艺节目的同时,领略唐山曲艺文化的厚重和渊源,从而使唐山曲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如今万顺书场被评定为河北省“燕赵老字号”和“河北省曲艺人才工程培训基地”,不但具备演出和培训功能,也为我国北方曲艺艺术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大量的曲艺资料,为唐山市打造了一块传承曲艺的文化宝地。有人问唐建文靠什么来支撑这个产业,他的回答是:“我们靠的是群体,靠的是对曲艺文化的自信。再艰难的事,只要有人做,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让文化传播能够接续传承

“要想弘扬曲艺文化,要从孩子抓起。”唐建文说。2018年,唐建文一边操办重开万顺书场,一边开始曲艺文化进校园工作,为培养曲艺后继之人而奔忙。唐建文在滦州横渠实验小学(原滦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孩子们评书、快板、乐亭大鼓和相声等曲艺文化。他住在学校,通宵达旦编创节目;白天怕影响孩子们学习,只要是非上课时间,就让孩子们轮流找他排练;他不计时间、不讲报酬、克勤克俭的精神,不但收到了可观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感动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更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

在教学的过程中,唐建文对孩子们倾注了真挚无私的感情。滦州横渠实验小学有一个跟他学说评书的徐同学,这个女孩子天赋极高,可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多年,后因母亲身患重病,不得不前往天津手术治疗,但孩子让她放心不下。为了让她母亲安心治病,唐建文主动担当起替他照顾孩子的责任。唐建文将徐同学从滦州转学到离家最近的东新街小学,然后接到家中,与老伴、女儿一起照顾孩子。直到现在徐同学还一直在跟随唐建文学习评书,而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唐建文既做到了授业又做到了育人。“我们只考虑付出,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就是她获得成功。”唐建文说。

六年来,他为该校编创、辅导了相声《谁的家长好》、快板情景剧《文明执勤小交警》、《韦公训子》;鼓曲联唱《红烛颂》、《悠悠鼓韵唱滦州》等十余个曲艺节目,所创编的节目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其中鼓曲联唱《悠悠鼓韵唱滦州》登上了中华文化万里行全球华人传统文化春节晚会。并成为滦州旅发大会重点演出节目。2022年,唐建文又在唐山市路南区东新街小学,开辟了曲艺进校园的文化阵地。为他们编写了大型群口快板《校训歌》,全校学生共同演唱,使曲艺节目成为学生们的行为准则。他辅导孩子们演出的群口快板《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才艺展演一等奖。

“未曾学艺先学礼”。学曲艺不单单是一门艺术,孩子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历史典故和待人接物的礼仪。孩子们在学习曲艺文化的同时思想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家长和老师们都反映:孩子们学习曲艺之后,腰板挺直了,精神气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孩子们更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播者。

“我热爱曲艺,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行当里出过烈士,有过英雄,无论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和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都涌现过诸多既可歌可泣又委婉动听的壮丽篇章。我虽已年近古稀,但我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助推弘扬社会正能量,尽一些绵薄之力。”唐建文说。(李彪夫、王昊)

0 阅读:0

丰润融媒

简介:唐山市丰润区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