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古城遇见空谷幽兰,这波穿越我给满分!

句句章章 2025-02-09 19:30:37

暮暮朝朝,句句章章

这是第2041篇原创文章

当江南古城

遇上自带"文人滤镜"的春兰

这场时空交错的雅集

连李清照看了都要连夜打飞的来打卡!

兰韵城隍,春芳雅集

春日的慈城古县城

青砖黛瓦间,微风轻拂

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丝古韵与花香

今天,这里将迎来一场别具一格的兰花展

也是一场与古城文化深度对话的机会

行走其中,好像化身为“兰亭”名士

踩着青石板穿过雕花门廊

这边春兰“宋梅”正在表演“十八瓣”绝技

那儿“汪字”兰用淡绿唇瓣写意江南

不愧为花中君子,风度翩翩

绿谷明月、三彩蝶、飞天凤凰……

兰花花名别致,品类多样

梅瓣,似梅花般有傲骨

荷瓣,大气又不染尘埃

水仙瓣,亭亭玉立,颇具女子之美

更有牡丹瓣、菊花瓣……

“各种花草(形态)都可以在兰花中体现出来,所以说兰花是奇花异草,有丰富的文化。”宁波市风景园林协会兰花分会副秘书长范振华说,“正和慈城千年古县城一样,历史底蕴深厚久远。”

兰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诗经》中,就有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的记载,这里的 “蕳” 即指兰草,描绘了人们手持兰草,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春游的场景。

孔子对兰花更是情有独钟,他曾感慨:“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以兰花自比,赋予了兰花高尚的品德和君子的风范,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象征,自此,兰花与君子的形象紧密相连,开启了兰花文化的先河。

屈原也是一位爱兰成痴的文人,他在《离骚》中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通过种植、佩戴兰花,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他的诗篇让兰花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升华,使兰花成为了君子、佳人的象征,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唐代,散文《植兰说》问世,这是迄今所知对兰花栽培方法最早的记述,标志着人们对兰花的认识从单纯的欣赏逐渐深入到栽培技术的探索。

不少文人墨客也都对兰花喜爱有加,李白曾以“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的诗句,借兰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王维则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其养兰之法也体现了他对兰花的珍视。

苏轼的“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黄庭坚擅长栽种兰花,并对兰蕙进行了分类,他的 “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千五七花,香不足者蕙”的论述,为后人辨别兰花品种提供了参考。

郑板桥的墨兰图,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兰花的神韵,融入了画家的高洁情操和人生哲学,成为了经典之作……

兰花雅集也应运而生。

最初,兰花雅集可能只是少数文人之间的小型聚会,随着兰花文化的普及和人们对兰花喜爱程度的加深,兰花雅集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到了近现代,兰花雅集更是成为了兰花爱好者们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

在千年古城,遇见一株兰的优雅与风骨

展出时间

2月8日(正月十一)8:30-16:30

2月9日(正月十二)8:30-14:00

地点

关注句章是座城,随时随地带你领市面▼

文字/梨枝狸

摄影/梨枝狸 鬼灵精怪

编辑/鬼灵精怪-完-
0 阅读:2
句句章章

句句章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