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多到无法切除,胃壁形如蟾皮,中医抽丝剥茧,将问题一一化解

冯春祥的笔记本 2024-08-28 01:24:06

大概是2017年年初的时候,有一位胃息肉患者来门诊找我,是一位女士,当时已年过六旬,她年轻的时候肠胃功能就不太好,一着凉就容易胃胀、胃痛,岁数大了以后症状愈发明显。

家人对她的身体状态有些担忧,劝她去做了一个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为多发性胃息肉,息肉数量非常多。做检查的医生告诉魏女士,她胃内壁就像蟾蜍皮一样,全都是小疙瘩。

这种情况对西医其实相当棘手,患处面积颇大,如果动手术将息肉全部切除,那势必会让胃功能严重受损,但只切一部分又不解决问题,更无法抑制风险。

那段时间,患者跑了不少医院,但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两难之下,她只能回家静养了几年,期间一直坚持复查,结果息肉病情不退反进,数量和体积都在上升。

就是在这个时候,患者偶然看到了电视台对我的采访,了解到我对息肉、结节等病变有所研究,于是才来门诊找我。

初诊时,患者说自己有胃胀、胃痛的症状,是老毛病了,年轻时就不能吃凉的东西,一吃就难受,胸腹胀痛厉害,还容易拉肚子。

中医来看,这是脾胃虚寒的典型症状,她长期有脾阳虚的问题,阴寒内盛,寒性凝滞而主痛,所以有胃痛的症状,其特点就是一旦遇凉,疼痛更为明显。

脾负责水谷精微的运化,为四肢百骸提供气血,脾虚则无法正常运化水谷,饮食在胃中停聚,所以她会有胃胀的感觉。

更可怕的是,患者从年轻时就有脾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时间一长,体内来不及运化的水湿就会聚而成痰,痰湿在胃壁上聚结,就形成了胃息肉。

她胃壁上这么多息肉,可见其病情拖延是有多严重。如果在年轻时就能下定决心去解决所谓的“老胃病”,那根本不会有这种局面。

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患者因脾胃虚寒而有肠胃症状,又兼有胃息肉,解决办法应以健脾温胃为基础,再加入化痰散结的药材。

基础方我选择的是“健脾消结汤”,该方是我结合临床经验自拟的一道方药: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兼有散结之力;茯苓利水渗湿,又可健脾;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也有燥湿利水之功;又加入干姜、砂仁等温脾、散寒的药物,

在此基础上,我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入了白僵蚕和蜂房,借助两味虫药的散结药力,来快速清理胃壁上凝聚的痰湿,以图让息肉体积尽快缩减。

事实证明,这个思路是行之有效的,那些所谓的“老毛病”其实不怎么顽固,反而息肉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看到逐步化解的趋势,后来又经过几次巩固,患者摆脱了息肉的威胁。

0 阅读:2

冯春祥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