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听听当年亲历现场的女护士怎么描述这件事

平安评过去 2024-07-30 19:08:58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有一位年轻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们创造了突破机会,最终壮烈牺牲。这一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激励后人的楷模。然而近年来,一些人开始质疑这一事迹的真实性,认为它可能是被夸大或虚构的。那么,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一起听听当年亲历这一场景的女护士王清珍是如何描述的。她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见证了黄继光的英勇壮举,她的讲述将还原历史的真相。黄继光堵枪眼的事迹真的是编造的吗?还是确有其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亲眼见证黄继光烈士的牺牲场面

1951年,20岁出头的王清珍从山东省立医学院毕业后,怀着救死扶伤的赤子之心,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医疗队伍。彼时朝鲜战场烽火连天,双方激战正酣。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护士,王清珍从未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但她对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无比自豪。

来到朝鲜前线后,王清珍所在的医疗分队奔波于各个军营,随时准备为伤员们实施救治。每当夜幕降临,炮火就会在天边燃起,照亮了大地。紧接着,便是一波波伤员被抬了回来。有的人身上带着枪伤,有的人断了肢体,更有些人已经奄奄一息。王清珍和其他护士们忙个不停,她们用仅有的简陋医疗设备为伤员们止血包扎,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条宝贵的生命。

有一次,一名负伤的战士被抬了回来,他的肚子中了一枪,伤口正在渗血。王清珍连忙为他做了紧急手术,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她只能勉强将子弹取出,却无法彻底止住伤口的大出血。就在她焦急万分的时候,那名战士用微弱的声音对她说:"护士同志,我知道自己伤得不轻,您还是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那些伤势较轻的同志吧。"说完,他便永远闭上了眼睛。王清珍泪流满面,她明白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更体会到了前线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

就这样,在朝鲜战场上,王清珍见证了太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凋零。有时候,她甚至会在梦中回想起那些伤员的面容,还有他们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些景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前方的战火是多么的惨烈,而志愿军战士们又是多么的可歌可泣。正是这份对革命事业的赤诚热爱,支撑着王清珍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

1952年10月的一个凌晨,王清珍和其他医护人员被传唤到了上甘岭战场的一处残垣断壁旁。只见几名战士们泪流满面,他们拉着王清珍的手,央求她去救救一位牺牲的战友。王清珍循声而去,待看清那具遗体时,她不禁浑身一震...

黄继光临危不惧的英勇表现

1931年1月8日,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仅有几亩承包地,靠种地维持一家人的温饱都捉襟见肘。黄继光自小就得给地主家做长工,放牛割草,过着辛苦的生活。194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更是让黄家陷入了绝境,黄继光和几个弟弟们都被饿得在床上动弹不得。

1949年2月,家中粮食早已所剩无几,母亲邓芳芝只得带着几个孩子去乡亲们家化饭度日。就在这危机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了中江县城,结束了黄家几代人受尽剥削和贫困的悲惨命运。从此,黄继光一家重拾了幸福的生活。

1951年3月,20岁的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他对共产党无比热爱和感激。同乡钟发玖回忆说:"共产党给我家分了田地,我怎么能不保卫这一切!"保卫新生活的决心,正是黄继光义无反顾走向战场的原因。临行前,乡亲们送给他一条绣着"可爱祖国"四个字的手帕,黄继光将它交给了母亲,嘱咐她想念自己时就拿出来看看。

1951年6月,黄继光来到丹东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随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担任通信员一职。虽然只是后勤人员,但黄继光仍全身心投入工作,表现优异,不久便被提拔为营参谋长的通信员。起初,黄继光有些失望,以为离前线越来越远了。但很快他就意识到,通信员的工作至关重要,有时甚至要在战火纷飞中传递命令,因此他纠正了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在朝鲜战场上,黄继光屡立战功。1952年4月的一次战役中,敌人的重机枪阻击了中国军队的进攻,黄继光临危不惧,趁敌人换弹药的空隙,一个人爬到敌人身边,用手榴弹将其歼灭,为部队的突破创造了条件。由于这次英勇表现,黄继光获得了嘉奖,并被授予"三级战斗英雄"称号。

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夺取597.9高地。在进攻的最后关头,一个敌人的火力点阻碍了部队的进军。营长决定派出黄继光执行危险的爆破任务,黄继光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利用体型小的优势,趁夜色掩护爬近敌人的地堡,但手榴弹只炸掉了一角。危急关头,黄继光瞬间做出了英勇的决断...

黄继光用生命堵枪眼的细节

危急关头,黄继光瞬间做出了英勇的决断。他趁着敌人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的位置,突然从掩体后窜了出来,拼命向敌人的地堡冲去。敌人见状立即狂射,子弹在黄继光身边炸开,火光四射。但黄继光仿佛置身事外,他奋不顾身地一直冲到了地堡前,用自己的身体牢牢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就在这时,黄继光高喊一声:"向胜利冲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敌人一时手足无措,开始胡乱射击,试图击毁黄继光。可是黄继光已经用双手死死抓住了地堡前的沙袋,任凭敌人如何射击,他都纹丝不动。子弹在他身边炸开,溅起的泥土和碎石不断击打在他的身上,但他仍旧咬紧牙关,坚持不动。

见黄继光成功为部队创造出一个火力盲区,其他战士们趁机向地堡发起了猛攻。在黄继光的掩护下,他们很快就攻克了这个最后的火力点,夺取了597.9高地。可就在这时,一颗流弹击中了黄继光的背部,他的身体瞬间瘫软下来,鲜血很快就浸透了他的军装。

见状,其他战士连忙上前将黄继光抬了起来,发现他的背部有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血窟窿,伤口正在不断涌出鲜血。大家赶紧用绷带为他包扎,可是由于失血过多,黄继光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这时,一名战士发现黄继光的手中死死攥着一个沙袋,无论如何都拽不开。最后只能用刀将沙袋割开,才把黄继光的手掰开。

黄继光在撒手之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战友们说:"同志们,597.9高地就在前面,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啊!"说完这句话,他便永远闭上了眼睛,永垂不朽。战友们泪流满面,他们用军用毡毯为黄继光遮盖住身体,等待后续的医疗分队前来收殓。

就在这时,一队医护人员赶到了,为首的正是王清珍护士。她循声而去,待看清黄继光的遗体时,不禁浑身一震。只见黄继光蜷缩着身体趴在那里,背后的军装已被鲜血浸透,中间有一个血肉模糊的大洞,可见当时他所遭受的痛苦有多么巨大。王清珍赶紧让战士们将黄继光的遗体平放下来,她发现黄继光的手中还紧紧攥着那个被割开的沙袋,无论如何都掰不开。最后只能用匕首将沙袋割开,才能将他的手掌摊开。

王清珍看到黄继光的遗体后,终于明白了他是如何壮烈牺牲的...

王清珍对质疑者的严厉谴责

王清珍看到黄继光的遗体后,终于明白了他是如何壮烈牺牲的。她迅速指挥战士们将黄继光的遗体抬到一旁,并让其他护士烧热水,用湿布为他擦拭身体,缓解肌肉的僵硬。随后,王清珍亲自为黄继光清理伤口,用绷带为他包扎好。

尽管王清珍在战场上见过无数伤亡,但黄继光的牺牲仍让她痛彻心扉。她难以想象,一个年仅20岁出头的小伙子,怀着怎样的热血和勇气,才能不顾生死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们开辟出生路。黄继光的英勇事迹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击打在王清珍的心坎上,她觉得自己这一生再也看不到比这更伟大的事迹了。

就这样,王清珍将黄继光的遗体妥善保存起来,等待运送回国的命令。而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也很快在前线传开,无数战士们为之动容。有人说,如果没有黄继光这一壮举,597.9高地恐怕就无法拿下;也有人说,黄继光是当代的"卫青、霍去病",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1952年11月,黄继光的遗体被运送回国。在火车经过的每一个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前来,向这位年轻的英雄敬献最后一程。当火车到达北京时,更是有数十万人涌上街头,高呼"永垂不朽"的口号。毛主席亲自为黄继光的遗体覆盖了鲜花,并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就连黄继光的家乡中江县,也在举国上下的关注中,迅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蜕变成了英雄之乡。黄继光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无数青年学生受到他的感召,纷纷报名参军,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中去。

然而就在黄继光牺牲70年后的今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然开始公开质疑他的英雄事迹,称其系虚构编造。他们以所谓"科学理论"为依据,试图证明黄继光根本不可能用身体堵枪眼。这种做法无疑是对革命先烈的亵渎和侮辱,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彻底否定。

得知此事的王清珍,当即勃然大怒。她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决然站出来为黄继光的事迹作证,她亲眼目睹了黄继光是如何壮烈牺牲的,绝不允许任何人对此加以诽谤和质疑。王清珍严词厉色地斥责那些质疑者是"居心叵测""无可救药",她们是在故意破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对英雄的罪大恶极。

结尾

"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王清珍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她坚信只有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华民族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她呼吁全国人民要共同捍卫英雄的名誉,维护民族的尊严,绝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诋毁和玷污...

0 阅读:0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