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是全球和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我们眼睛里的晶状体像一块透明的玻璃,能让光线顺利穿过,但当晶状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混浊,光线无法正常通过,视力也就受到了影响。

常见症状
01、视力下降
这是最明显的症状,看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就像隔着一层雾。
02、颜色感知改变
看颜色时觉得不够鲜艳,色彩变得暗淡。
03、眩光
在强光下,比如白天的太阳光或者夜晚的车灯,会感觉光线特别刺眼,还可能看到光晕。
04、视野缺损
晶状体浑浊使患者视野产生不同程度的缺损。
危险因素
01、年龄增长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02、眼部疾病
像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等。
03、全身疾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低钙性白内障等。
04、外伤、药物
外伤、药物(糖皮质激素、氯丙嗪等)、中毒性白内障。
预防和治疗
01、预防
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02、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可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将混浊的晶状体取出,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恢复清晰视力。
本文作者

刘小丽
副主任护师
眼科副护士长
重庆市眼科护理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眼科专委会日间护理学组组员

胡静
主管护师
重庆市眼科专科护士,重庆市日间手术护理专委会委员。
责任编辑:阳光